曲阜话语气叹词浅议

时间:2022-10-20 01:13:46

摘 要:言语交际中表达语气的方式有很多,语气叹词是语言中能够表达语气的结构成分之一。曲阜话中的语气叹词因表达语气的不同导致在音高上呈现出不规律性,但总体上叹词的语气表达功能与音高平、升、降以及降升类型表现出整体的一致性。以语音为分类依据,曲阜话语气叹词有17类,主要功能是表达疑问、感叹、祈使、应答、否定、提醒、不满和应急反应等语气。除了从语音和意义角度分类外,曲阜话语气叹词还可以从使用的情景机制、句法构成和句法位置方面进行划分。

关键词:曲阜话 语气 叹词

一、引言

语气是表达人类情感意识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中属于语用范畴。赵元任(1992)认为,语气就是说话的口气。王力(1954)指出,语言对于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叫作语气。吕叔湘(1993)认为,语气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语气包括语意和语势,狭义语气指概念内容相同的语句,因使用目的的不同所生的分别。孙锡信(1999)认为,语调或语气词等不同的手段表达了说话人不同的情绪,在交际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这不同的情绪就是语气。齐沪扬等(2002)指出,语气是说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随说话内容而表达的一种情感和态度,反映了说话人的意愿和心态。从语法形式和意义的角度来说,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针对句子命题的一种主观意识。这些观点都认同语气本质上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从语言功能层面通过语法形式表达了主观情绪。

表达语气的语言因素有很多,赵元任(1992)认为,包括实词、副词、连词、语法形式的变化、感叹词以及语调变化。房玉清(1992)认为,语气表达主要借助于语调、语气助词和叹词。胡明扬(1991)认为,表达语气的手段是语音、词汇和结构,语音手段主要是句调和重音,词汇手段主要是部分连词、副词、叹词、疑问代词和语气词。张斌(2000)认为,首先用是语调,其次是语气词,以及某些词语和结构格式来表示语气。齐沪扬(2002)认为,话语中句子表达的具体语气是由句子中的语调、词语、语法格式、语气词和语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语调、句式变化、语气词和其他语气成分是语气结构成分的三种主要因素,其他语气成分指助动词、语气副词和叹词。在言语交际中存在一个语气系统,涵盖词汇、句法和韵律三个子系统,构成系统的各种结构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词汇语气系统主要是语气词、语气副词、语气叹词、助动词、疑问代词以及部分连词等,句法语气系统主要包括句式、人称以及时态等,韵律语气系统包括语调、停顿等。

基于语气结构系统的表达手段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意义,吕叔湘(1993)把狭义语气分为三类:与认识有关的直陈、疑问语气,与行动有关的商量、祈使语气,与感情有关的感叹、惊讶语气。王力(1954)把语气分为确定、不定、意志和感叹四种。丁声树等(1961)把语气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测度和停顿等。胡明扬(1981)提出语气和语气调的表情、表态和表意三分法。齐沪扬(2002)认为,给语气分类应该依据两点:语气可以表示说话人使用句子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以及语气可以表示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态度或情态。按照第一个依据分出来的是语气的功能类别,按照第二个依据分出来的是语气的意志类别。

叹词在词法或句法中不占据重要地位,在交际中只起到表达情绪的功能。吕叔湘(1993)认为,感叹词表达语气,激动时感叹之声先脱口而出,此后才继以说明的语句。邢福义(1991)认为,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应的声音。黄伯荣、廖序东(1997)认为,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因此叹词是一种表示情感、意志或呼应的声音的词。汉语中叹词一般位于句首,也有后置的情况,句首叹词先于句义表达出来,后置叹词则承接句子,所以叹词在表达语气时要依附于其所在的句子。

叹词与拟声词的分合学界一直未形成统一意见,吕叔湘、熙(1979)把叹词归入拟声词,胡裕树(1995)将拟声词归入叹词,黄伯荣(1991)、张静(1987)都把叹词与拟声词分为两个独立的词类。叹词与拟声词都是描写声音的词,拟声词摹拟人和自然界中各种实体事物的声音,在语音上有所选择,受到语音系统的制约,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稳定的、对应的。叹词摹拟的人声具有某种感彩,有的叹词在语音上比较模糊,可以超越语音系统的限制,由于情感表达的方式和声音是复杂多样的,叹词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不像拟声词那样固定和对应,一个叹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叹词和拟声词在语法功能方面有相同之处,都既能作独立语句也能作句子成分,但是两者也存在差别。首先是词的构成方式和重叠形式有区别:叹词构词方式只有两种,分别是单音节A式和双音节AB式,A式通常重复一次或两次,特殊情况下可以重复多次,AB式只有一种ABB的重叠形式;拟声词的构词方式和重叠形式比较多样,孟琮(1983)列举出的北京话拟声词构词方式主要有单音节A式、双音节AB式、四音节ABCD式,A式可以重复一次或多次,AB式重叠有ABAB式、ABB式、AAB式、AABB式等。其次叹词与拟声词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有区别:叹词在句中独立使用或单独成句,拟声词在句中主要用来作为附加成分修饰动词或者名词充当句子的状语和定语。因为在意义和语法功能上都有较大区别,因此把叹词和拟声词分为两个独立词类更合理。

二、曲阜话的语气叹词详解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在1987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曲阜话归属中原官话蔡鲁片,钱曾怡等(2002)将曲阜话归为山东西区西鲁片。曲阜话中语气叹词的语音变化细微而复杂,依据音质特点对叹词进行分类,共得到17组语气叹词,分别是[a]啊、[?]哎/唉、[? jia]哎呀、[? j?u(u?)]哎呦(喂)、[?u]噢/哦/呕/喔、[ji]咦、[?a?]昂、[m、n、?]嗯、[?an]安、[xa]哈、[x?]咳、[xa?]吭、[x??]哼、[??、??]啧、[??i]嘁、[p?ei]呸、[?i?、?a?]喏。

(一)语音特点

曲阜话语气叹词在语音上具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是发音不稳定,受语境影响,部分表义相同的叹词读法不同,存在多个语音变体,如表示同意的叹词“嗯”既可以读成[m42],也可以读成[?42];其次是音高调值不固定,同一个叹词的调值受说话者情绪或语境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变化,语气意义也会产生变化,如[ji]读阳平表示疑惑语气,读去声表示遗憾后悔语气,表指示的[?a?]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是中平调,也可能是高平调;第三是音长具有辨义作用,汉语中音长一般不起辨义作用,但是曲阜话中某些叹词音长的不同造成在语义功能上的差异,如表示应答语气的[?a?]在应答祈使句“过晌午早子点儿回来”时,如果发音短促音长较短,表现的语气是痛快地答应,如果拖长发音,语气上就表现为不耐烦的情绪;第四是有自成音节的辅音,汉语音节结构一般由声韵或者单独由韵母组成,声母不能自成音节,但是曲阜话叹词中的[m、n、?]等辅音可以构成音节;最后是叹词中音素复杂,有的音素没有被归纳进音系中,曲阜话音系中的音素都是呼气音,但叹词中有吸气音“[ts?、??]啧”用以表达赞叹或责备的语气,某些叹词中有[j]声母出现,如“[? jia]哎呀”“[ji]咦”“[? j?u]哎呦”等。

(二)语气意义类别

基于音质的17类语气叹词在曲阜话中主要表达疑问、祈使、应答、否定、提醒、不满、应急反应、惊讶、醒悟、遗憾、得意、赞叹、惋惜责备、轻视、厌恶以及蔑视等语气。

1.[a]类叹词以“啊”作为书写形式,音高和音长变化复杂,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祈使、追问、惊诧以及强烈的应急反应等不同的语气。

表祈使语气时用在祈使句末尾,与前句间略有停顿,语义功能上表示进一步的叮嘱与缓和祈使的语气。

(1)你呆家里玩,白出去,啊!(白:别)

(2)给我捎斤茶叶来,啊!

表追问语气时用在问句之后,以追问的方式构成反问句,加强不满或责备语气。

(3)我多咱说哩你不好来,啊?我多咱说来?(多咱:什么时候)

(4)你这么着拖子,心里好过子来,啊?(你这样拖着,心里好过着呢,啊?)

表惊诧语气时位于句首,后接说明意外或吃惊的语句,根据诧异程度声调呈现不同变化,较短的阳平调表达略感意外等较轻的诧异度,重降升调表示震惊等较重的诧异度。

(5)啊?明天他不来了?

(6)啊?这是怎么能哩啊?(能:弄)

表示强烈的应急反应时语音上表现为长而重的去声调,音高频率也较高,一般用来表达遇到较强烈的外部刺激。有学者认为这种声音是一种生理反应的表现,和语句功能关系不大,所以不能归入叹词。叹词传达信息和表达某种情感,应急反应时的“啊”既传递受刺激的信息,又表达了主观感受,而且通常在“啊”之后还有后续小句,所以“啊”声音兼有两种功能,可以归入叹词范畴。

(7)啊!疼死我了!

语气词和叹词的“啊”在句法上有所区别,前者不能独立使用,只能依附在句尾或句中,后者独立使用,和前后的小句存在一定的停顿。

2.[?]类叹词的代表是“哎”和“唉”。“哎”发音较为响亮,只能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呼应以及吃惊或惊讶两种语气。呼应包括招呼、提醒或应答,“哎”表示招呼时有长去和短去两种调值,前者一般用于远距离呼喊,后者用作近距离的提醒或引起注意,有时采用连续短去调的方式表示更强的语气。表示应答时语音的长短和轻重表达不同的情绪,语音长和重对应情绪饱满的程度较高,反之情绪饱满程度较低,“哎”在曲阜话中只能用于远距离的应答,近距离的应答不使用这个叹词。

(8)哎!我说那个推车子哩白往前啦!(我说那个推自行车的不要往前啦!)

(9)哎!递给我那本儿书。

(10)哎哎哎!你别哭了,行啵?

(11)甲:小明,家来吃饭。(家来:回家)

乙:哎!这就来。

“哎”表示吃惊或惊讶的语气时可以使用高升调或降升调,后者表示的吃惊程度更深。

(12)哎,你怎么着呆这里也?

(13)哎,要变天啊?

“唉”音高是较低的降调,声音不响亮,通常用在句首或句末表示叹息,语句往往包含由于客观情况和主观愿望相悖引发的后悔、遗憾和无奈等情绪。

(14)唉!早知道这个样就不叫他起了。(起:去)

(15)唉!老大不小哩了,咱也说不动他。

3.[? jia]类叹词可以看作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合成叹词,字形上用“哎呀”表示,发音响亮,主要表达说话者某种较强的情绪,语调短促时表示突然想到某事或意识到某种情况,语调较舒缓时表示不赞成或否定对方的做法。

(16)哎呀!我忘了拿钱包了。

(17)哎呀!你这是干么也?(你这是干什么?)

作为应急反应叹词,当遇到某种突然的刺激时,因情绪激动或紧张脱口而发出声音。

(18)哎呀!忒凉了!

4.[? j?u(u?)]类叹词用“哎呦(喂)”来代表,其余书面形式有“嗳呦、唉呦、啊呦”等,在语句中表吃惊或意外、不满以及应急反应的语气。

表吃惊或意外语气时发音短促,“哎呦”中“哎”发音较重,“呦”读轻声且音长较短;“哎呦喂”中“呦”发音更轻,“喂”则较重。该语气能单独使用“呦”来表示。

(19)哎呦!你怎么来喽嗳?

(20)哎呦喂!这是怎么能哩啊?(能:弄)

(21)呦!还希厉害哩!(希:挺)

表示不满语气时“哎呦”通常有两种读音:一种是“哎”读低重的长平调,“呦”发较短的轻声;另一种是“哎”读较短的平调,“呦”读音拖长。使用“哎呦喂”时,三个音节音长均匀或者音节“喂”稍长。该语气不能单独使用“呦”来表示。

(22)哎呦!你可别这么说。

(23)哎呦喂!考上大学就能了啊?

表示应急反应时读音有两种:一种是前重后轻,另一种是两或三音节都发较为均匀的长平音。这种语气不能单用“呦”表示。

(24)哎呦!这么热啊!

(25)哎呦喂,这么难受嗳!

5.[?u]类叹词常见书写形式为“噢、哦、呕、喔”等,表示醒悟或否定语气。这类叹词在普通话中也存在,胡明扬(1981)认为,它们是一组读音相近功能相似的词,区别仅是开口度大小。

表示醒悟语气时有两种发音:一是开口度较大,长降调,声音拖长,带有突然明白过来的意味;另一种为短降调,表示突然想起来或意识到某种情况。

(26)哦!这么回事儿啊。

(27)哦!我忘了给你捎来了。

表示否定语气时用于带有反问性质的话语前,否定对方的意见或看法,带有不满情绪,读短降调。

(28)哦!你叫我走我就走啊?

6.[ji]类叹词书面形式为“咦”,表示疑惑、吃惊语气时读阳平调,表示追悔、遗憾语气时去声重读。这类叹词表示因为忘记做某事,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出乎预料,从而使说话者产生遗憾、懊恼的情绪。

(29)咦?怎么亮着灯,屋里没人儿嗳?

(30)咦?你怎么来来?(你怎么来了?)

(31)咦!你早说也!这会儿晚喽。

7.[?a?]类叹词用“昂”作为代表字,用于应答是非问句或祈使句,读中平调表示同意和肯定,读曲折调则表达不情愿的赞同。在祈使句答语中音长不同代表语气不一样,发音短促表明应答者心甘情愿地同意,曲折调发音则表明应答者不太心甘情愿。

(32)甲:你买新书包啦?

乙:昂,将买哩。(刚买的。)

(33)甲:过晌午早子点儿回来。

乙:昂。

8.[m、n、?]类叹词是自成音节的鼻辅音,以“嗯”为代表字。表示应答语气时发音和说话者情绪变化有关,情绪消极读低平调,情绪积极读重降调。

(34)甲:过来吃饭吧。

乙:嗯。

(35)甲:这个牌儿哩电视好子哩!(这个牌子的电视机好啊!)

乙:嗯,俺家哩也是这个牌儿。

表疑问语气时读高升调。

(36)嗯?你将头里说哩么?(你刚才说什么?)

表否定语气时读曲折调,音长较长,由儿童或女性对比较亲密的人使用,语气婉转,成年男性通常不使用。

(37)甲:这个褂子好看吧?

乙:嗯,真难看。

“嗯”类语气叹词在表意功能上和某些叹词具有相似性,如表示应答的“哎”以及表示诧异的“咦”,但是“嗯”与它们并不能互换。因为“嗯”类叹词音节中没有元音,即使有时前面加[?]元音,开口度也较小,所以音节响度较低,适于表达近距离的应答,不能代替“哎”之类响度较高的叹词。

9.[?an]类叹词读重升调,表示追问语气,用“安”作代表字。位于句首表示进一步询问,音长较短,用于句尾表示进一步强调追问语气时,通常使用升调。

(38)甲:你看见我哩钢笔喽么?(你看见我的钢笔吗?)

乙:安?你说哩么?我没听清。(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39)安?你说面儿里不开会啦?(面儿里:明天)

(40)你到底儿起啵,安?(起:去)

10.[xa]类叹词在字形上用“哈”表示,该语气叹词在许多汉语方言中都有。

“哈”表示提醒、劝告、叮嘱和禁止等祈使语气时用在祈使句句首或句尾,读中平调,用于长辈对晚辈、长者对年幼者说话的语气。语流中“哈”和祈使句形成一个短时时间间断,在加强祈使的同时,具有缓和语气的作用,去掉“哈”则祈使句命令意味较强。“哈”用在表示禁止的祈使句中,带有不耐烦、不满意的意味。

(41)别各处哩跑,呆家里玩吧,哈。

(42)给恁叔倒杯子水起,哈。(给你叔叔倒杯水。)

(43)你别再弄了,哈!

表达希望对方认同自己论断的询问语气时,“哈”和前面句子间隔较长,前面语句陈述说话者的论断,“哈”的使用带有征询目的,表达希望对方认同的语气。“哈”后面还可以缀上“是吧”,“哈”和“是吧”中间几乎没有停顿,“哈”重读,“是吧”语调略轻,两者都表示询问性语气,并列使用进一步加强语气。

(44)今年比年时热多了,哈?(年时:去年。)

(45)今年比年时热多了,哈是吧?

11.[x?]类叹词用“咳”作为代表字,其他书面形式还有“嗨、嘿、恪钡龋用于表示提醒或不满意、不如意的语气。表示提醒语气时多用在祈使句前,语气含有不满情绪。

(46)咳!白看了,快子点儿走吧。(别看了,快点儿走吧。)

“咳”用于陈述句中表示不满意、不如意等语气,读重降调,一般用来针对不合理的情况、不该发生的事或不可理喻的人。

(47)咳!给你也不清楚。(跟你也说不清楚。)

曲阜话中表示停顿的语气词“咳”和这里的叹词“咳”同音同形,但两者在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上不同,语气词“咳”依附于主语后作话题标记,叹词“咳”独立使用,通常只用于句首表达某种强烈的情绪。

12.[xa?]类叹词“吭”是表祈使的叹词,但比“[xa]哈”语气更缓和,听起来更亲切,有时有安抚、安慰作用,在语法结构上通常只用于祈使句的句尾。

(48)你学习起吧,吭。

(49)多穿点,吭,那里零下二十多度哩!

普通话中没有与曲阜话“哈”和“吭”对应的叹词,但是普通话中作为叹词表示祈使语气的“啊”和前面的祈使句有语气上的间歇,这与曲阜话“哈、吭”用法类似。

13.[x??]类叹词以“哼”作为代表字,用于表达得意语气以及不满、气愤语气。

表示得意语气时读降调,音长较长,语气缓和。说话者因某种客观现实和其判断相吻合,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某种别人不相信的情况,而应用此语气表达说话者的得意之情。

(50)哼!这回他老实了吧。

(51)哼!我猜哩没错吧。

表示不满、气愤语气时读降调,语气短促,表达说话者对某事或某人的反感态度。

(52)哼!说哩再好我也不去。

14.[ts?、??]类叹词书面形式写作“啧”,用于表达赞叹、遗憾以及惋惜责备语气,发音略带吸气,可以连用。表示赞叹语气时通常连用,连用时的数目与说话者情感有关,连用越多表示赞叹的程度越高。表达责备语气时只能使用单音节“啧”,读重降调,通常后接反问句来体现对对方行为的质疑或批评。

(53)啧啧,这么厉害!

(54)啧啧啧,这个闺女多俊呢!

(55)啧,怎么好人没好报呢?

(56)啧!怎么这么没大没小嗳。

15.[??i]类叹词一般读轻声,书面写作“嘁”,表达轻视或不屑的语气,其后常接否定句或反问句。

(57)嘁!这个么怎么也超不过八块钱。

16.[p?ei]类叹词书面形式为“呸”,表示厌恶、蔑视的语气,变体“啊呸”语气更重。

(58)呸!他还有脸说说哩!

(59)啊呸!他也忒不要鼻子喽啵?

17.[?i?、?a?]类叹词书面形式为“喏”,读中平调或者半高平调,调值不固定,表示提醒,有指示的作用,表述时往往需要作出相应的手势、眼神或动作。两个读音分别用于不同语境,[?i?]用于把某物交付或给予对方的情况下,[?a?]用于表示指示的情形中。在表指示的情况下如果缺少伴随动作,就会失去表达的意义。

(60)喏[?a?33/44],恁看看,这是我新买哩手机!(恁:你)

(61)喏[?i?33/44],装起来吧。

(62)甲:你说哩哪回嗳?

乙:喏[?a?33/44],你忘啦?就咱和老三起哩那回。

(63)甲:看见我哩杯子了么?

乙1:喏[?a?33/44]!(手指向桌子。)

*乙2:喏[?a?33/44]!(没有任何手势或眼神)

语气叹词表达说话者内心的情感态度,句首“喏”的主要功能是言语交际,在语用功能上和指示词比较接近,带有明显的指示功能。陆镜光(2005)称这种叹词为“指示叹词”。

叹词意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难以从叹词本身判断其表达作用,因此在探讨叹词的意义和功能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来考虑。刘宁生(1987)认为,叹词意义是促发并伴随自然发出的声音的情感,随后说出的语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叹词意义的注释。但是叹词前接或后续语句的具体意义不能直接被看成是叹词的意义,以避免随文释义。叹词按类别代表某种情感类型,具有一定的概括性,通过这种概括性类别的探究,叹词的表达意义有迹可循。

三、结语

(一)类别划分机制

曲阜话语气叹词除了从语音和意义角度分类外,还可以从使用的情景机制、句法构成和句法位置等方面进行划分。

根据使用的情景机制叹词可以分成应接词与触发词。应接词是指对别人话语做出反应的叹词,典型的应接词是表示应答的叹词,如表示追问语气的“[a]啊”和“[?an]安”。触发词是在某种情境中自发流露出某种感情的叹词,典型的触发词如主动招呼对方的叹词“[?]哎”以及表示提示的“喏[?i?、?a?]”,表示祈使、惊讶或赞叹的叹词也是触发词,使用这些叹词往往是因为触景生情。

从构成句子方式的角度,刘宁生(1987)认为,叹词分为独用和连用两类。独用指单个叹词在言语环境中就能表示明确意义,并且作为一个独立句子是自足的,但它并不排斥后接句,像表示应答的叹词“[??]昂、[?]哎、[n]嗯”等就是独用的。连用指叹词后面必须有后接句,否则无法表示明确的意义,“[ts?、??]啧”这些表示惊讶或赞叹的叹词较多地依赖于后接句。

根据在句中出现的位置,叹词可分为句首叹词和句尾叹词。句首叹词先于语句输出,引出后续的表达语句,句尾叹词则承接前面语句,表达说话者的某种主观情感。叹词的句法位置并不是严格粘着在句首或句尾的,而是和语句之间存在一定的节奏间隔。部分叹词的句法位置比较灵活,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句尾,如表示追问语气的“[a]啊、[?an]安”等。

(二)音高特征

汉语中叹词类别不能根据声调来确定,和其他词类在声调方面稳定的音高表现不同,叹词的音高具有丰富的变化,如阴平调叹词通常比阴平调其它词类的音高值高一些。即使同一调类叹词的音高值也不完全相同,如去声叹词中表示失望的“唉”和表示招呼的“哎”音高略有差别,前者是低降调,后者是高降调或中降调。

叹词在音高上的不规律性与其语义功能有关,如果把叹词的语气表达功能与音高平、升、降以及降升四种类型相联系,曲阜话语气叹词表现出整体的一致性。表达疑惑语气的叹词不用平调和降调,而是使用升调;表达低落情绪语气用低降调,并相应地延长音长,如同样是降调,“哎”和“唉”一个是高降,一个是低降,后者表达情绪低落的语气;表达否定语气多用降升调,如[m、n、?]类叹词或[?a?]类叹词使用降升调时,表示不同意或不以为然;平调一般有高低之分,高平调倾向于表示惊讶语气,低平调表示低落的情绪。

(三)语法特点

由于叹词一般独立使用,不与其他实词组合,所以通常认为叹词的语法功能比较简单。姚善友(1964)在谈到英语叹词的特点时指出,感叹词没有特殊的语法形式,但有特殊的句法功能。这种说法对汉语叹词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叹词独立使用构成一个非主谓句,可以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其所体现的语气要和语境相联系。语句中叹词作为独立成分,不能被排除出句子之外,叹词使用时起到修饰或限制全句情态的作用,与后边句子构成偏正关系。有的观点将叹词充当句子成分的用法称为叹词的活用,词类活用是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改变词性,是为了表达需要产生的一种修辞现象,这种现象离开特定语境就不复存在。叹词充当句子成分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普通的语句陈述用法,这种用法不会临时改变词性,也没有语义上的变化,叹词本身的意义仍然是信息传递的主体。邢福义(1997)认为,叹词有时虽然可以进入句子,但全都可以加上引号而不增添特殊含义,因此叹词充当句子成分,不是活用而是叹词的常规运用。

(四)语用功能

叹词是言语中思想感情直观化、主体化的外在显现,叹词本身构成一个信息实体,其语用功能主要表现在情感、评价和修辞三个方面。从情感功能方面看,叹词的产生源于人类强烈的感叹,当客观事物对感官产生刺激时,人们会发出惊异、恐惧、兴奋或愤怒等感叹,叹词正是对这种感叹声音的直接描摹,因此,叹词的运用对情感信息的传递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廖庶谦(1950)指出,一个语言上的感叹句,有时候如果没有感叹声音来帮助,甚至还不能够把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全部表露出来。从评价功能角度来说,叹词是说话者主观感情或意念的流露,在使用中蕴涵说话者的主观评价,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等等。在修辞功能方面,叹词能使话语言简意丰,口语是形式简洁、省略成分较多的语体,含有叹词的语句更能体现言外之意。

参考文献:

[1]丁声树,吕叔湘,李荣.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61.

[2]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3]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J].中国语文,1981,(5).

[4]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

院合作编纂.中国语言地图集[Z].香港: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1987.

[9]廖庶谦.口语文法[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50.

[10]刘宁生.叹词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3).

[11]陆镜光.汉语方言中的指示叹词[J].语言科学,2005,(6).

[12]吕叔湘,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13]吕叔湘.吕叔湘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4]孟琮.北京话的拟声词[J].语法研究和探索,1983,(3).

[15]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6]钱曾怡,蔡凤书.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与山东方言分区[J].中

国语文,2002,(2).

[17]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1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9]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0]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1]姚善友.英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2]张斌.现代汉语[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3]张静.现代汉语[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24]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J].方言,1992,

(2).

(张庆翔 高丽君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0444)

上一篇:融合MOOC,推动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下一篇:创新思维引领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