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因分析

时间:2022-05-10 12:58:34

水运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因分析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水运企业的管理力度,提升整体竞争力,做大做强水运企业,成为新时期企业决策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水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研析水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水运企业略加指路。

[关键词]水运 可持续发展 分析

我国水网发达,在四大水系中,遍布着诸多的水运企业,其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作业流动分散,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容易出现大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等背离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为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待思索水运企业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已经成为水运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水运企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内容。

1 外部竞争因素的从优抉择

1.1 竞争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水运行业属于分散性行业,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具有市场占有率的决定性优势。因此,水运企业选取合适的竞争战略既是市场中客户需求差异化的需要,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需要。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水运企业应根据所处行业特点和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成本领先、差异化经营和集中经营这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中选择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战略。

1.2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水运企业无论选择哪种发展战略,都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任务。与企业实物资产不同,核心竞争力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从而使企业与竞争对手产生质的差别,成为企业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具有特色的服务理念和方式方法,是各水运企业赢得客户的主要内容和最直接的途径。首先要培育一支高水平的水运人才队伍。其次要形成有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第三要勇于创新,跟踪世界科技的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后要培育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2 内部发晨因素的凝练

2.1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优化人才成长机制和环境。在人才使用上,要重水平、重能力、重实绩,在于人才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择业进市场,招聘进市场。在人才培养上应有新思路、新观念,对中青年专家的培养要有总体规划,要形成梯级人才网络,要舍得投入,走缝合型人才建设之路。

其次要完善劳动管理用工体制。建立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劳动管理体制,实行劳动合同制,保证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的实现,废除终身制;实行劳动合同制,打破固定工与合同工、干部与工人的界限,促使员工努力工作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的素质。

再次要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根据企业的长中短期目标,确定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而且要以人力资源部门为轴心,构建内部统一的结构体系。

2.2 强化财务风险防范

水运企业经营决策者和管理者应认真分析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行业竞争变化、利率及汇率的变化,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防范之一是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防范之二是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要针对各自的规模、经营状况等,具体分析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筹资的可行性论证,再做出具体的决策,以寻求低成本的资金和最佳的运作方式。防范之三是要剧顷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兼顾企业各方利益,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3 建立全员安全文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在人本至上的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水运企业必须要创建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时时想安全、事事关联安全。

一是要把人为本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以满足船员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一名船员都有激情参与其中、形成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这是安全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

二是要以行政指令性的方式,要求全员参与是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船员,只有全员参与,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气氛,使得安全文化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要把安全氛围的营造与安全环境的建设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的领导应该为职工创造一种“责任制”的管理环境,使职工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

四是要把宜传教育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将安全文化教育融人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抓深、抓细、抓实、抓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

水运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在新时期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力物力基础,但要想做大做强,还必须要强化、利用外部环境,发掘内部的各项潜能,从而提升水运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发展循环经济问题探析 下一篇:浅析会计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