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创新

时间:2022-05-10 06:04:3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习惯了太阳东升西落,习惯了雨来伞挡,光来眼闭;默许了老师独占讲台,学生独留台下;无可挑剔你讲我记,两不相干,这样你侬我侬,意欲何求?然大雁飞过总有痕,青春人儿走过,岂无声?既然不能,我们为何不迎接挑战,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来一点创新,来一个脱胎换骨,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真正地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一种师生都乐于接受的融洽氛围呢?

面对这样的挑战,在自己的课堂上,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把音乐艺术引进课堂,让大家一起感悟音乐带来的魅力。音乐是什么?有人说它是山涧的一泓清泉;有人说它是大地上的一声惊雷。而我要说它是语文课堂中一股新鲜的血液。它洗涤了学生的课堂睡眠,扫荡了学生那茫然的神情。带给课堂的是默契或兴奋!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歌曲都情有独钟,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把学生的这种才能发挥出来,而且可以让其往深的发展。

1、谱曲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亦是元杂剧的扛鼎之作。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本文的内容了解,熟悉并记住呢?在介绍作者及大体情节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每人在本文选一两段文字谱曲(自己谱曲或借用别人的)。并能唱出来,上课时来一个拉歌比赛。同学们热情都很高,还问长问短,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我把那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男女生对唱。要求歌词只能是课文中的,不能更改。男女生可共用一段,即男生如唱了某一段,但女生针对这一段还有更好的曲子,不妨再唱一遍,比比高低,看谁唱得好,曲子配得妙,感情把握得准!经过这一部分学生就基本上把握了整个课文的感情基调,了解了窦娥的情感变化。

第二部分:选男女和唱得好的,把精彩的曲词当堂教给大家。整个课堂就充满了一片歌声。大家快快乐乐地记住了“歌词”(课文),快快乐乐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部分:分析精彩曲词。「滚绣球是本文非常重要的一段曲词。我让学生给它配上不同的曲子,不断地去演唱它,体会它,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它,最终把它完全弄清消化为止!

2、配乐

在教《长亭送别》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阳关三叠》,营造一种离别的氛围,当感伤的情绪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时,我们可让学生齐背柳永的《雨霖铃》感受离别的难舍难分!这样,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品读《长亭送别》这篇文章,困难指数就会降低,有时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就是人的课堂,就是情感的交流所。不能平平淡淡,死气沉沉的度过,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他们,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规律。当然,凡事总有个度,都要适可而止,不可为了投其所好而刻意为之。恰到好处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快乐掌握知识才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上一篇:秋天中的语文 下一篇:阅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