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5-10 04:24:58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管理在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效果。 方法 于2014年1~12月针对本院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实施相应的综合管理,分析比较综合管理前、后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情况及手术室的满意度。 结果 综合管理前、后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率分别为1.5%、0.5%,手术室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9.72±2.01)、(29.01±1.89)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b)-016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n reducing the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ain reasons of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The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and satisfaction of operation room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ackaging quality defect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before the management was 1.5%,and after the management was 0.5%.The scores of satisfaction of operation room before the management was (29.01±1.89) points,and after the management was (29.72±2.01) 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urgical instruments;Packaging;Quality defects;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手术器械包装指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不同类型、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进行检测、组装、配置附加物品及包裹闭合或密封的工作流程[1],是手术器械灭菌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工作环节[2]。手术器械种类多、数量大、结构复杂,装配、排列、摆放要求不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装环节难免出现器械物品、数量不全,器械装配、排列、摆放错误,附加物品配置及标签信息错误等质量缺陷[3],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影响患者的医疗安全[4]。为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14年1月起实施手术器械包装综合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12月随机抽查的1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综合管理前的包装质量研究对象,以2014年1~12月随机抽查的1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综合管理后的包装质量研究对象。综合管理前、后抽查的器械包类型、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综合管理前,手术器械的包装由非固定护士负责,包装操作流程为:检测器械的清洁度和性能核对器械的清洁度和性能配置器械包内物品器械装配核对装配质量封包。经分析,导致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有:①包装岗位采用轮岗制,包装护士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②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包装护士对器械的熟悉程度及包装质量要求的掌握有所欠缺;③器械时有更新或包装要求变化,包装护士未能及时掌握相应的包装要求和技术;④部分手术器械装配难度大,装配时因缺少相关参考资料作为核对依据和技术标准而容易出错;⑤个别包装护士的质量和风险意识薄弱,未能严格按照包装流程规范操作;⑥手术器械的配置变化时,手术室未能及时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更改器械的配置清单。针对以上原因,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了以下综合管理。

1.2.1 成立手术器械包装小组 经科内考核选拔,安排4名技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专门负责手术器械的包装工作,2人/组。另设立组长1名,负责包装岗位工作的统筹安排、日常管理和质量监控。

1.2.2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 ①定期组织包装岗位业务学习,加强手术器械的包装方法及技巧等培训,提高包装护士对手术器械的名称、规格、结构、材质、性能、物品数量、清洁度和性能检测方法及标准、装配方法、排列顺序、摆放方式等包装知识的掌握程度;②请手术室医生讲解新器械以及各种复杂、特殊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性能要求、装配方法、排列顺序、摆放方式、物品配置及包装要求等,提高包装护士的业务能力;③器械更新或包装要求变化时,及时组织包装护士加强学习和了解;④定期组织包装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5],加强风险教育,增强其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1.2.3 编制《手术器械包装参考图谱》 为提供直观、规范的手术器械包装参考资料,借鉴相关文献[6]的方法,对新器械以及部分识别、装配难度高、易出现包装质量缺陷的复杂、特殊手术器械进行实物拍照后,按专科分类及制作目录索引,编制了《手术器械包装参考图谱》。每种器械的参考图由图片和文字说明组成,图片包括单个器械结构图、成组器械装配图和整体摆放图,可直观展示器械的形状、结构、装配、排列顺序和摆放方式等[4],文字部分主要说明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物品种类、数量、装配方法、排列顺序和摆放方式等[7],并对容易混淆、出错的部位和部件进行重点标注和说明。

1.2.4 及时更新手术器械配置清单 加强与手术室的沟通和协调,手术器械的配置要求变化或增加新器械时,及时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更改手术器械的配置清单。

1.2.5 规范包装操作流程 完善《手术器械包装操作流程》,规范包装环节的操作:①包装前由1名包装护士通过目测及利用带光源放大镜仔细检查手术器械的清洁度,如器械有无腐蚀斑点、残留物、锈迹等[8],然后检查器械性能的完好情况,如器械关节是否灵活,咬合面是否吻合、橡胶类导管是否通畅、老化等,清洁度不合格的器械则返回重新清洗,性能不全的器械则按规定进行更换;②另1名包装护士核对器械的清洁度和性能后,根据手术器械的配置清单配置器械包内的物品;③双人核对器械物品配置无误后,由其中1名包装护士借助《手术器械包装参考图谱》进行装配、排列、摆放及放置化学指示卡,另1名护士核对无误后,进行封包及贴上相应的标签;④双人核对器械包的标签信息,完成包装流程。

1.2.6 明确职责 制订《手术器械包装岗位管理方法》,明确包装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编制《手术器械包装登记表》,登记表的内容包括器械名称、数目、检测情况、操作者、核对者等,要求手术器械包装各主要环节的操作者均需签名。建立不合格品追溯制度,对存在包装质量缺陷的手术器械及时进行追溯,落实相关责任及原因分析,对相关责任人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1.2.7 加强督查和反馈 包装组组长及护士长随机检查、考评包装环节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反馈手术室的意见,对包装岗位工作中的不足给予改进。定期进行手术器械包装工作的考核及总结,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评价标准

①包装质量缺陷:评价综合管理前、后分别抽查的1000个手术器械包的包装质量,如出现器械物品、数量不全,清洁度、性能不合格,器械装配、排列、摆放错误,附加物品配置及标签信息错误,漏放化学指示卡等情形之一即为包装质量缺陷;②手术室满意度评分:采用自编《手术器械包装质量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手术室的满意度,该调查表在参考文献[9]的基础上设计,主要对手术器械的物品数量、清洁度、性能、装配质量、标识信息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不满意”到“满意”分为1~3分,总分30分。综合管理前、后分别发放、收回有效调查表,各80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综合管理前后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比较

综合管理前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率为1.5%,管理后为0.5%,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综合管理前后手术室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综合管理前手术室满意度评分为(29.72±2.01)分,管理后为(29.01±1.89)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实施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包括包内质量缺陷和包外标识质量缺陷[10],前者主要包括包内物品不全、清洁度不合格、器械性能不佳、装配、排列及摆放错误等,后者主要包括标签上的手术器械名称、规格与内容物不相符等。实施综合管理前,由于包装岗位采用轮岗制,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掌握存在差异,有些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手术器械的构造、性能及包装方法等了解不透彻,未能及时发现器械包的物品数量不全以及装配、排列顺序、摆放方式的错误,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及慎独精神,质量控制标准执行不严,工作时只求数量和速度,对相关规定执行不力,未能严格按照包装操作规程进行包装,加上包装有疑问时缺乏参考的图谱和依据,影响了包装护士对手术器械的有效识别和质量控制,从而导致存在包装质量缺陷的手术器械进入灭菌及使用环节。相关研究[11]表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器械包装质量缺陷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缺陷中所占比例最高,因此,有必要根据导致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器械的包装质量缺陷。

3.2 综合管理的效果分析

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有效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及患者的安全[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管理后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综合管理前(P

综上所述,手术器械包装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器械的终末质量[16],提高手术器械的包装质量对手术安全尤为重要。本院通过加强手术器械包装环节的综合管理,提高了包装护士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其质量和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率,从而为临床手术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毅,王会如,王峥崎,等.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发展现状及监督管理调研[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1):383-384.

[2] 姜华,冯秀兰,郝淑琴,等.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6-28.

[3] 赖珍霞,袁瑾蔓.手术器械包装环节多发质量缺陷特征和补救措施模式[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6):655-656.

[4] 向艺,郑宣冬.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301-303.

[5] 苏爱莲,许少英,袁小玲.综合干预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清点班护士锐器伤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9):404-405.

[6] 秦年,曾爱英,黄浩.图谱识别系统在特殊手术器械包装中的质量控制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693-694.

[7] 田桂登,杨兴玉,侯秋华,等.加强包装环节管理提高手术器械包装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60.

[8] 黄淑萍.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清洗流程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15-116.

[9] 朱琳,李莉,梁绍基,等.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腔镜器械流程化管理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 19(15):1831-1834.

[10] 黄伟芬.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的质量缺陷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1,17(4):119-120.

[11] 曹永革,王丽君,孙月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缺陷的多发环节及防范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4):273-274.

[12] 焦丽玲,刘文红,赵俊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手术医疗器械清洗包装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 28(14):1-3.

[13] 朱清平,陈义连.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在优质护理中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72-73.

[14] 刘玉秀.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控制[J].医学前沿,2014,3(18):383-384.

[15] 黎果培,练秀琼,庞伟芳.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2012,10(5):490.

[16] 莫惠梅.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包装环节的质量缺陷及对策[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4):93-94.

(收稿日期:2015-01-29 本文编辑:李秋愿)

上一篇: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药物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 下一篇:成人胫骨远端内侧梭标样Ⅱ型锁定板在大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