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

时间:2022-05-10 02:48:26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1-000-02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势头迅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状,对未来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问题 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从跃然出世,经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呈现破竹之势。仅今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就达4万多亿元,是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两倍。银行之间理财产品争夺战也不断升级,收益率疯狂飙升,短短三周的时间部分债券和票据投资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竟由5%飙升至7%,让投资者大快人心。

一、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发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分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可细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新股申购类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QDII产品以及股权类信托类理财产品。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总体特点是:发行量及募集金额总量创下历史新高;在投资币种上,由于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迅速,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了结汇,相对于外汇理财产品,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期限结构上,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加强,一年期以下理财产品占90%;在产品销售方面,信用类和利率类更受投资市场追捧。

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意义

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将银行理财市场融资涵盖其中,银行理财对未来货币政策必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理财产品作为连接资金供应方和资金需求方之间的桥梁,能够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推手。一方面,随着国内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存款转移现象严重,银行吸存压力增加,通过理财产品的发行汇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另一方面,资金需求方需要一个吸收资金的渠道,通过选择理财产品筹集资金,促进不同银行间的竞争,推动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其次,理财产品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平滑经济,2008年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需要紧缩货币加以应对,但这种急刹车似的政策紧缩引起的信用环境收缩会不会导致经济停滞下滑还很难说,而理财产品在资金上的输血就起到了平滑经济的作用,防止货币环境急速紧缩带来的经济侧翻车。

三、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火爆的理财产品市场仍有不少健康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发行繁荣背后难掩同质化短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弥漫着浓厚的简单模仿和跟风的“羊群效应”,银行理财产品内容相近,投资品种有限,缺乏差异性和层次化。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银行的创新能力有限。第二,银行业设计动力不够。第三,银行在产品设计和定价上缺乏主动权,监管机构开放的银行投资范围不够宽,银行能够开发的理财产品也有限。

(二)理财业务分业经营,制约了发展空间

我国实行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这种限制控制了业内风险,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限制了个人理财产品拓展的空间。银行、保险、证券各自为自己的客户理财,三个市场割裂,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增值。

(三)有效风险管理不强,致使客户信任缺失

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有风险的。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负收益、零收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投资者遭受损失后便会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信任缺失。这样无疑给刚刚起步不久的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了负面冲击。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两方面――客户和银行。

在客户层面,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无疑是本“天书”。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时大多看不懂说明书,不了解理财产品,不清楚其产品的结构设计,盲目购买,最终无法承担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而遭受损失。

在银行层面,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风险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信息披露不透明。操作不透明,银行产品私募性质很强,客户不能完全知道资金的投资流程;产品研发不透明,特别是结构性产品,要清晰披露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将投放于哪个市场,具体投资于什么金融产品,产品本身风险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风险揭示不透明,银行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缺乏完整信息披露机制,销售人员管理存在漏洞,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第二、缺乏统一的风险评级标准。目前,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产品风险评级标准,而相对应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价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客户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之间的匹配全由银行自己说了算。这不但容易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还会加大银行的销售责任,理财产品一旦出现投资损失就会导致客户集中投诉的情况出现。

四、健全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建议

(一)创新产品设计,实施品牌战略

各商业银行业要建立有效的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建设,努力塑造一支素质和专业过硬的研发队伍,多做理财产品的市场调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银行应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开发设计提供多种金融功能、选择性更强产品,提高个人理财产品的金融含金量和科技含金量。此外,加强品牌效应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个人理财产品的个性和风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商誉,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认同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商业银行应制定品牌战略,将品牌竞争策略纳入企业整体战略之中,与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策略相配合,明确并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重视品牌发展的科学规划,注重品牌的统一、连贯、有效的沟通和传播。

(二)放宽经营政策,允许银行混业经营

综合性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允许金融的混业经营。当前,客户对银行的理财要求是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一揽子的保值增值服务,但我们的银行目前基本上只能设计一些简单的金融理财服务方案。因此,政府应对现有限制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政策法规进行修改,从而使各商业银行可以解除经营政策上的束缚,大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

(三)统一衡量标准,建立风险评定标准体系

银行必须恪守职业准则“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各银行间应通力合作,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产品风险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衡量标准。商业银行不仅要对理财产品,还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将某一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卖给同一风险承受能力级别或更高风险承受级别的客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匹配,避免出现误导销售的情形。

(四)加强监管引导,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监管部门既要放手鼓励和支持银行的产品创新、市场尝试和探索,又要保护投资者利益,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和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立足市场,转变经营思想,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推进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世亮.制约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十大因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5).

[2]彭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问题及对策.生产力研究.2010(2).

[3]韩雪萌.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须遵循风险匹配原则.金融时报.2011.6.30.

[4]崔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时代金融.2010.7(总第420期).

[5]王光宇.正确看待银行理财发展中的问题.银行家.2011.7.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议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境外资金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