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的运用让课堂绚丽多彩

时间:2022-05-09 04:35:41

多媒体的运用让课堂绚丽多彩

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诱发动因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寻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灵活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创乐学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投入到学习中去。灵活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旦激发了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创造和再加工,将原来冗长的文字叙述通过声音和形象表达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集中简练,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教学中,当遇到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与生活贴近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有效地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并能化难为易。同时运用多媒体通过学生视觉与听觉双重通道的刺激,引导学生去想象文学形象所包含的意义,使学生加快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现代化教学媒体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直观、更形象、效率更高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大脑的开发,智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径,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来充当教学的主角。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会高涨,就更能深刻地体会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好适合的问题,针对文章的主旨及知识构建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搜集材料,然后展开讨论,整理成文,互相交流。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资料有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网查找资料。通过使用现代教育媒体让学生积累材料,进行自主探索、研究。

在学习《天上的街市》一文后,出示了探究性练习题,提示:在对全文阅读,筛选出重要信息的基础上,请变换角度,从某种特定需要或特定身份出发,进行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1)作者为什么要改编“牛郎织女”的故事。(2)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3)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图片,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5)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构想呢?如何表述出来?这是一组开放型的讨论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自主地进行探索、研究。

四、运用多媒体,增大容量,加快节奏,提高效率

语文知识有繁、多、杂的特点。如果学生不注意方法,学起来就可能会逐渐感到困难,甚至渐渐失去兴趣。由此我发现,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可进一步吸引学生,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言、文字的环境中,让教学内容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可以给学生更多地听说训练的机会,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的知识更多、更深入、更全面、效果更好。

五、适度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能通过教师的范读来直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可是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又是良莠不齐,标准的教师朗读太少,这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此时,语文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诵读媒体资源在课堂上播放,以起到示范阅读的效果。同时,丰富的感情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朗读情感的变化,这时我们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将声音、图象和文字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文本文字中所包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当然我们不能够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朗读资源,教师饱含情感的课堂阅读还是不可缺少的,毕竟这才能架构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

总之,我们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实践课堂,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无可替代的选择,它是当代语文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跨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并探讨在教学中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的现代化之路!

上一篇:名著人物形象探究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