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益的途径

时间:2022-05-09 02:17:21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益的途径

[提要]本文分析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益的障碍。通过介绍国内外商业银行提高效益的措施和启示,提出发展人才战略和创新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盈利能力;中间业务;人才竞争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19日

相对国外银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服务、品牌、产品、管理理念和体制上都处于劣势。商业银行效益水平是保持和增强自身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崔钧(2003)的“以资引智”理论认为,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引智”、“引制”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提高业务水平能起到“催化”和“助推”的良好作用。Berger Allen N(2006)认为可以通过开设各种理财中心抢占高端客户市场来提高银行效益。

一、我国银行提高效益的障碍

(一)人才流失。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拓,其对本土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强。外资银行会以高薪、出国培训及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吸引国内商业银行中高素质的人才,国内商业银行可能成为外资银行的“人才培训中心”。流失优秀人才将使外资银行的竞争如虎添翼。其实,金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人才的竞争。

(二)业务扩展能力不足。一是存、贷业务的竞争。中外银行在存、贷款业务方面的竞争,重点不在零售业务,而在于批发业务,尤其是对优质的批发客户的争夺。外资银行在选择客户时,通常都挑选非常优秀的客户与其发展业务关系;二是业务范围上的竞争。我国的银行法仍则坚持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四业分管。外国银行会依仗全能银行或其一系列子公司的业务优势来争夺客户,而我们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不但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妨碍了自己去积累全能银行综合服务的经验;三是中间业务的竞争。中间业务由于收益高、风险低,占用少或不占用风险资产,平均占到国外银行利润总额的40%以上。而国内发展较好中资银行,也只占到10%左右。

二、我国银行提高效益途径回顾与启示

(一)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介绍与启示。建设严格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不论是已完成股份制改造,还是正在进一步酝踉股改方案,在引入和实施现代法人公司治理结构中,运行机制跟过去相比是有了一些管理方式和形式上的变化,但未在组织制度创新这个根本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优化资产结构方法介绍与启示。资产质量是影响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减少风险产品的数量;二是建立以减少风险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减少不良贷款。建立审贷分离制提高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减少或排除贷款过程的人为干扰,确保决策和审查环节的正确性,减少信贷风险;建立和健全信贷工作岗位终身责任制,权责分明,密切协作,提高效率,减少失误。据测算,低成本资金要占全部存款的30%以上才能实现盈利,所以优化资产质量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扩展中间业务方法介绍与启示。银行的利润分两块: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从近几年看,我国商行盈利水平依赖利息收入的程度在整体上是历年递增的,这表明多年来的经营收入单一的局面不但没有改观,反而略微有加重。2006年工、中、建三行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为9.49%;中国银行因占有国际结算优势,是唯一一家占比超过10%的银行,为13.47%。这与国外商行非利息收入占比40%-60%的水平差距太大。美国花旗非利息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英国巴克莱银行更高达73%左右。

(四)提高整体素质措施介绍与启示。提高整体素质,可以说是通过增加自身的形象来达到提高欢迎程度从而提高银行效益的途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储蓄、会计、出纳等一线临柜人员服务形象抓起,一线临柜人员服务是反映银行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这要求储蓄、会计、出纳人员转变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新知识,在掌握传统业务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证券、投资、保险、国际业务等新的业务知识,并将市场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等一切有关经济的学问与知识运用到储蓄、会计、出纳业务中去,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优化银行的服务形象和服务手段。

三、国外商业银行提高效益途径介绍与启示

(一)积极竞争高端客户强占市场的措施。近年来,各家外资银行纷纷通过开设支行和各种理财中心进军个人高端客户市场,为富裕客户提供量身定制式的投资理财服务。国内的外资银行如瑞银集团、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皆在华积极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将客户群锁定在拥有十万美元以上的高端客户。例如,花旗银行于2004年6月在上海开设了首家个人财富管理中心,去年又在上海连续新开设了两家主要面对个人高端客户的支行。由于外资银行有开展财富管理的丰富经验和手段,且能为客户提高个性化服务,为高端客户配备高级理财规划师,其优势明显优于各大中资银行。

(二)实施品牌战略巩固市场的措施。外资银行,特别是国际大银行集团由于有几百年历史,其品牌锻造深度明显强于中资银行,且注重产品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产品在社会公众中的吸引力。如:花旗银行在信用卡、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业务上,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品牌-Citibanking。

(三)积极创新业务品种发展业务的措施。在信用卡、网上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间业务等方面,外资银行具有强大的实力。仅以汇丰集团的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为例,两家银行可提供的比较有特色的服务品种就达上百种。在市场细分,提供特色化产品方面:汇丰银行为高收入客户设立一种名为“卓越理财”的户口,为中等收入消费者推出“伙伴”计划;花旗银行为高收入客户提供了一系列的业务品种,包括支票账户、周转卡、晚餐卡及优先服务花旗金卡等,吸引了相应的客户群体。

四、结论与建议

(一)大力发展人才战略

1、树立企业文化,减少人才流失。企业文化产生出的价值观能够培养责任感及企业依存感,能激励每个员工把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

2、完善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建立一个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机制。确定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改革薪酬福利制度。根据风险收益情况和技术难度要求确定岗位任职条件和报酬标准,高风险高收益高报酬,依岗设酬。对于关键岗位的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实行年薪制,实行福利方案的个性化。

(二)大力发展创新业务

1、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上文已经提到了我国银行中间业务与国外银行的差距,要保证我国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行利润的比重。

2、发展信用卡业务。我国商行要增加信用卡发卡量,同时还要提高信用卡功能,加强客服工作。如此才能提升信用卡的竞争力,争夺更多的客源。

3、开发新的结算业务。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人民币结算业务优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资金清算系统,结算网络和账户系统。

4、发展信息咨询。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和信息资源优势去提高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水平,在信息咨询方面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益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均有很大差距,我们应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银行的发展之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实施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同时,积极转变传统业务发展方式,发展中间业务,改变经营收入失衡的现象,夯实资产质量的基础,创新业务品种,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盈利水平,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留住并善用人才。这样才能去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和应对今后将持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局面,才能增强和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蔚华.战略之道——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6.

[2]崔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经纵横,2006.6.

[3]辛树森.个人中间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4.

上一篇:网络贷款发展中的问题 下一篇: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