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式教学

时间:2022-05-09 04:45:07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式教学

编号:H1(2016)20-02-02

孔子说:“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四书”之一的《中庸》也讲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问,是古人治学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手段。提问式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指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查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巩固知识,纠正错误,运用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式。问题提得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强化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反之,如果问题提得不好,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受阻,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提问呢?本人认为,我们在提问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只有能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一些刚毕业的新教师热衷于追求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常常提出“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殊不知学生的齐声回答并非他们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应尽量避免。

其次,要讲究提问的科学性。语文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要处理好提问的层次性。有时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技巧,注意把握好其中的层次性。当然,这样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以及生动的语言技巧,使学生在层层推进的课文学习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最后,要把握好提问的整体性。这里所说的“整体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指有些总结式的提问要能起到统概全文的作用。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语文教学中那种教师先点名,后提问的“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是极不可取的,如果这样,其他学生因预知提问与己无关而袖手旁观,不动脑思考,以致达不到提问的整体性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文章中心的有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最后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在课堂实践中,提问还要注意把握最佳的时机。《论语・述而》中,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在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时候,以及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教师通过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去启发学生,是效果最好的。课堂中的提问也不能太过频繁,要把握好提问的密度,如果一个问题未解决,就提出下一个问题,于教学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提问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教师在精研文本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于教学的实践中去。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东县灵官镇关丰小学 421600)

上一篇:新手妈咪必知 宝宝问题小百科 下一篇:高校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