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的自制力

时间:2022-05-08 08:55:54

论儿童的自制力

【摘要】自制力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成长标志,它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儿童的自制力容易受家庭教养方式、作业的难度以及学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制力的缺乏对儿童日后的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家庭、学校应重视儿童自制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制力 学习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83-01

最近,家里的姐姐一直跟我抱怨她家的孩子自制力太差,一直拖拉作业,非要死活看着逼着写才会磨磨蹭蹭地开始做作业,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的作业竟要做到十二点多,有的时候逼紧了,就会哭闹;在学校里老师也反应上课会容易出神,思想不能集中,做事磨蹭,自制力差。

一、自制力的含义及其表现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妄为,不考虑行为的后果。

自制力对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人的自制力。一个人要在实际的生活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懒惰、犹豫不决等;另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的行动中抑制住自己的冲动行为。

自制力是人的一种坚强的意志品质,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表现出应有的忍耐力。自制力强的人能够做出不需要别人敦促的事,不说不恰当的话,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制力差的人在做出决定时会害怕犹豫,优柔寡断,做事容易拖拉,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感情用事,喜爱哭闹。

二、自制力缺乏的表现以及出现的原因

自制力差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最新研究表明,做事拖拉、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儿童,长大后会出现很多麻烦,除非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制力低的孩子成年后会面临很多问题,一个是生理方面的疾病,比如“牙齿疾病、超重、高血压、呼吸困难等”;第二个是心理上的疾病,包括抽烟、酗酒,有可能成为单亲父母,也容易陷入财务危机,更有可能犯罪。

对于自制力缺乏所造成的这些现象,可能有各种原因,但是大多数时候家长根本不会静下来想想孩子不愿写作业的原因,而是加以辱骂或者是教训,殊不知这样会更加加剧孩子不愿意学习,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能跟作业的难度,学习周围的环境,缺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关,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争取孩子的学习早日进步。孩子自制力缺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作业的难度。有的时候,作业的难度超过了孩子所了解的知识程度,孩子会不愿意去做相关的作业,并且作业的难度大,很大程度上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孩子会更加不喜欢做作业。

2.学习周围的环境。在班级里,当孩子在认真学习的时候,可能同桌的无意的打断,或者外面的异常声响,对于一个儿童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孩子会注意干扰而忘记自己的作业;在家中,每当孩子正努力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会不时的过来问“累不累”以及“饿不饿”这样的话,其实无意当中就打断了孩子的思维,使孩子不能再接下去学习。

3.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在15分钟左右,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应该二十分钟左右的时候休息一下,有的家长忽略了这个细节,只知道一味的让孩子尽早把作业做完,而忽视了给孩子休息的时间,不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4.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是锻炼自制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保证在校期间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可以增强儿童的意志品质。参加体育活动,可以磨练坚韧、刚强的品质。参加团体锻炼,还可以培养勇敢、团结、机智、互助等意志品质。儿童如果能把从体育锻炼中培养的坚韧意志用到学习中去,就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克服困难。

三、促进儿童自制力发展的策略

由前述可知,儿童自制力的发展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儿童自己这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促进儿童自制力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要明确意识到,成人在儿童的社会化以及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其次,由于儿童言语发展比较早,语言的认知基础比较好,因此,我们可以较早地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

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想改掉孩子自制力差的毛病也不是一天能为之的事情,纠正孩子的这个坏习惯,家长必须做好打“持久战”这个心理准备,大概要做到以下几点:

1.长远目标具体化。家长要想短时间内增强孩子的自制力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家长必须给孩子设立一个大的长远的目标,并帮助孩子将这个大的目标具体化到每一个小步,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一步一步带领孩子去实现每一个小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诱惑,都要鼓励孩子不能放弃。

2.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干扰。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去打扰孩子,当一件事情完成的时候,要给孩子必要的休息时间,以缓解学习带来的劳累。

3.家长的陪伴鼓励。其实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家长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孩子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需要家长的鼓励打气;当孩子胜利地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需要家长的夸奖赞扬。家长需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与孩子交流谈心,让孩子知道你一直都在他身边,给他不断地加油打气。

4.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在孩子平常的生活中注意观察,从孩子感兴趣的事中找出一件,让孩子加以坚持,也能够帮助孩子锻炼自制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正确的,但不应该给予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毕竟他是个孩子,他正处在一个应该自由玩耍的年龄。家长应该多给予孩子个人空间,多与孩子交流,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微笑,多一份未来。

参考文献:

[1]卫宇,儿童自我控制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汪明,促进儿童自制力的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4]但菲,儿童自我控制能力[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上一篇:初中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