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职业指导课程设计与案例的融合

时间:2022-08-27 01:30:21

共探职业指导课程设计与案例的融合

【摘要】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郎道尔教授在1870 年提出和创立,不久就被广泛应用于法学院、商学院的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case)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对典型事例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它突出学生为中心,师生进行交互式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

【关键词】职业指导课 课程设计 案例教学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3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的同时,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职业发展中出现不少新问题,国务院在国办[2009]3号文件中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特色,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是每位授课教师关注的焦点。在实际教学和研究中,笔者发现把案例教学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同学们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能由内到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教学是教师主导下,学生认识、接受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单向灌输和居高临下的特点过重,势必束缚和阻碍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发展。而案例教学法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进行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经过教师精心准备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交给学生,由于精选发生在身边同类、真实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且每一个案例“卖点”突出、各不类同,对青年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讨,在分析案例、讨论案例、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能由点到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受中学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不少大学生仍把中学应试教育“课堂记笔记、课后看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僵化学习方法和习惯延续到大学学习中,被动式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案例教学法从活生生的具体事例出发,由“点”入手,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辐射到一串串知识点,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启发、讨论、分析中形成“面”上的知识点,进而提炼出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指导理论。从案例讨论、分析的实践中推出的“理论”是来源于学生原生态的思考,更容易让学生在案例中把所要掌握的知识理解并记牢,并顺畅地应用。

3.应用案例教学,理论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出发,源于实际、亲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既符合青年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还让他们获得不亲身实践也能在课堂上接触、处理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机会。在案例教学中,实践通向理论的途径变得通畅,理论与实践得到自然紧密的融合。

二、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

1.精选教学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它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与学生实际越接近,教育效果越明显。这要求老师要细致地观察学生在求职期间的生活,群策群力收集具有典型性、影响性的案例素材,供集体备课使用。选取的案例,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展开讨论;二要有弹性的伸缩空间,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多角度的思维;三是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强,能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课堂组织。在课堂组织设计中,一是将学生分为4~6个小组,每组6~10人,同时准备投影仪、多媒体、道具等教学设备为案例的展开做好准备;二是做好教学案例的充分展示,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准备或案例分析,写出分析提纲和思路;三是案例教学要与小组讨论紧密结合,设计出讨论辩论、指导点评、归纳总结等步骤;四是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角色扮演。

3.营造课堂热烈讨论的氛围。课堂中,学生们能否围绕演示的案例进行热烈的讨论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进行课堂案例讨论阶段,教师要注意控制讨论进度,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角色投入和全程参与,让学生相对独立去分析、发现、探讨,找出破解问题的最佳方案。课堂上案例讨论时,有些教师习惯倾向于自己的总结,却不重视学生的总结,这恰是容易被忽略的教学关健环节。案例教学法关健点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总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化观点,善于总结学生的总结,多给予学生认可、肯定的鼓励。同样的知识点,让学生全部或部分总结出来,比老师直接说出来的效果好得多,且影响力更大。

三、案例融合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要综合课程内容,职业指导涉及多学科内容,惟有将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取得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职业指导的目标,统整职业生涯规划、哲学、职业道德、法律、人际沟通、身心健康、艺术、就业指导、经济学、创业教育等学科的内容,合理设计,使各门学科通过相互联系、渗透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综合是课程价值取向上的“人本化”和“实用化”的统一,教学内容选择上的相互渗透,教学过程的相互融合。

总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发展举足轻重,学生对该课程指导水平的要求与日俱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站在“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发展是学生之魂”的高度,积极思考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设法改进教学手段,努力进行教学创新和有益尝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丽红.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 2007(25)

[2]匡淼娟. 知识转型:审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角[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04)

[3]钱菁. 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11)

[4]李召旭. 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5)

[5]朱春阳. 基于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构想略述[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上一篇:研究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ESP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