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公益参与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时间:2022-05-08 07:19:04

个体公益参与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摘 要】个体公益参与中主体为客体创造全面发展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主体全面发展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丰富了人们之间关系的内容,而且生产着公益精神,这种精神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关键词】个体公益参与;个体公益精神;个体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类的自由、平等、解放为归宿。因此,对个体公益参与的研究必须体现出对人本身的反思。这种反思以对个体公益参与中人的行为为基础,但归根到底是为了更深刻地反思人自身。

一、个体公益参与是社会创造个体全面发展前提的一种方式

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个体的现实性,主体为客体提供全面发展的物质手段就是为客体创造全面发展的前提。个体公益参与的客体对主体来说总是某种物质手段的“缺乏者”,即在某个方面客体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与主体相比是不完善的。个体公益参与是一个主体无偿或低偿向客体提供一定的个体发展的物质手段的过程,因此就这个过程的客观结果来看,它为客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是促进了个体的全面发展的。例如,一个捐赠者向某地区的一个学校捐赠了教学设备等物品,直接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从而不仅使得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条件,而且教育质量也有大幅提高。这些捐献的教学设备直接就成为这一地区人们发展的物质手段。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公益参与是一个创造个体发展前提的过程。

二、作为个体的一种实践存在方式,个体公益参与本身也是一种个体全面发展的形式

个体公益参与不仅仅是一种达到个体全面发展的手段,就其本身矛盾的展开过程看,它本身就是一个个体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个体的这种实践方式在与当代传统或主流实践方式的对比中将会得到更好的理解。我们说个体发展的前提是个体的现实性,首先是一种对个体发展的物质手段的占有,但是,这种占有仅仅是个体发展的前提而不是全部。个体的全面发展是个体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个体在智力、技能等方面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劳动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是应该以个体本身为终极目的的。个体公益参与在本质上就体现了这一终极目的。个体公益参与中主体的“无偿或低偿”的让渡之物一般是以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出现的,就个体公益参与不是以占有某种物质手段为目的来看,它就是对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主流”实践方式的一种超越,更不用说在此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人间真情的意义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交往最主要的表现为一种交换,与之相随,人们的最主要的实践方式也是为这种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即商品的生产。与个体公益参与这种实践方式相比,商品交换中的个体都以获得对方的产品为根本目的。雪片般满天飞的广告、推销专场等不管被赋予多少光环都不能掩盖一个简单的目的: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以便更多地在占有别人的劳动――获取利润。而且,从个体公益参与的主观目标和客观结果来看,它促进了个体之间发展前提的平等性,这种行为的目标和结果和传统主流的人们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传统的个体行为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从而形成阶级差别,因而是以不平等为目标的。这种对比说明个体公益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体现着主体的发展。

三、个体公益参与丰富了主体和客体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

个体公益参与是个体的一种实践方式,正如人们在生产中产生出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一样,这种实践也使主体和客体之间发生关系,这就是个体公益参与中的主体和客体的互助关系。比如在个体公益参与的具体形式――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这种志愿服务能够使被救助者充分感受到社会关爱,其取得的效果甚于一般的金钱救助;同时,也让志愿者通过与弱势人群的接触,了解困难境遇、感受被救助者的自强不息,从而获得自我身心的发展。”还有在大学生的支边行动中,他们与当地人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好多年,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这本身就是对个体公益参与者现实关系的一种丰富。同时这种丰富了的现实关系也使得人们有理由相信,物质追求并非是人之生命的全部内涵,而且也不应当是。同时,这种关系也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建立一种物质追求之外的良好关系也是可能的。

四、个体公益参与的过程生产着一种社会精神价值――公益精神

这种精神形态价值成为社会价值总体的一部份,而个体公益参与者是这种精神价值的最主要的生产者与受益者,表现为个体的社会理想与信仰的产生,从而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在市场中人们之间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人们在这里感受不到最能体现出人类文化特性的人文关怀,人们之间发生的最主要的联系就是物质交换。市场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精神不可能在这里寻得解脱和自由,更别说全面发展了。试想一个人如果沉迷于“物欲世界”而不得解脱,怎么能说是全面发展呢?另外,诸如良心道德、人间的善和美等精神性的东西在市场中是不能用以交换的,也是找不到买家的。既然找不到买家,当然在市场中也生产不出这些东西来。但是,在市场中生产不出来这些东西,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这些东西。恰恰相反,社会呼唤人间真情,培育人文精神所做出的种种努力都表明,我们太需要这些东西了。那么,生产这些东西的场所在哪里?就在个体公益参与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一定会发生情感上的碰撞,从而彼此了解、理解对方。当我们知道了彼此的真实而美好的意图时,我们怎么能够不为这份人间真情而感动呢?正是这些美好而真实的个体心理和情感体验给予了我们建设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希望和动力,它较之空泛的说教和歌颂要强过几百倍。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性的东西也成为社会价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同时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精神支持。

总之,个体公益参与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实现形式,也在本身发展过程中促进着个体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公益参与构成了人的最根本内容。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社群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参考[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教学管理改革的观念更新与构建 下一篇:从“大义灭亲”到“亲亲相隐”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