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05-08 06:54:19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0年4月-2005年12月于本院感染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0人的肝功能、HBV-DNA、抗核抗体(ANA)谱及中医证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病证规律。结果:ANA阳性和ANA阴性两组患者多数具备肝郁脾虚表现,而兼肝胆湿热型、瘀血内结型、肝肾两虚型表现者ANA阳性组比例明显高于ANA阴性组(P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性肝炎:中医证型

中图分类号:R259.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795-02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身免疫因素尤其重要。而自身免疫因素又与性别、情志、遗传、病毒感染、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2000年4月-2005年12月于本院感染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0人的肝功能、HBV-DNA、抗核抗体(ANA)谱及中医证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出内在规律。

1 临床资料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采用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两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680例患者中,男362例,女318例;ANA阳性(滴度大于l:320)者62例中,男8例,女54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8个月;有家族史9例,8例为女性;有过敏史16例,无性别差异。

1.1 ANA与慢性乙肝病情的关系 ANA阳性的患者病情多迁延难愈,反复加重。

1.2 ANA与乙肝病毒的关系 对两组病人ANA阳性或阴性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

1.3 ANA与慢性乙肝肝功能的关系 对两组病人肝功能分析发现,ANA阳性组病人GGT水平明显升高,CLB升高的同时,A/G倒置。而且ALT/AST、IBIL/DBIL明显降低,部分病例出现倒置。

1.4 ANA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关系 ANA阳性组和ANA阴性组病人肝纤维化诸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ANA阳性组均明显高于ANA阴性组4。

1.5 ANA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关系 在对病人中医证型分析中发现,两组患者多数具备肝郁脾虚表现,而同时兼有肝胆湿热、瘀血内结、肝肾两虚表现者ANA阳性组比例明显高于ANA阴性组。

2 讨论与分析

随着检测手段和精确度的不断提高,慢性乙肝病人ANA阳性率也不断上升。多数学者认为,ANA滴度在1:100以下的弱阳性时,一般多为假阳性;只有ANA滴度在1:100以上时才会影响乙肝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才具有诊断免疫性肝炎的意义。临床研究发现:乙肝病毒能够诱发免疫性肝炎,而自身免疫异常又能加速乙肝病情的发展恶化。并且,遗传因素和情志变化、其他病毒感染以及药物诱导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观察还发现:性情抑郁,或长期情感压抑,或精神受到打击都是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的诱发因素。这与中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理论密切相关。由于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单纯治疗乙肝难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应用免疫抑制药又能加速乙肝病毒的复制。因此,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常可起到缓解病情、减轻临床症状的效果,部分病例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上一篇:杨少山名老中医脾胃病诊疗经验撰要 下一篇:不同层次伤寒教材建设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