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08 09:51:31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摘要]初中是中学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中数学全程,因此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显的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加上在充满热情的课堂气氛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使我们的教学成绩稳中有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热情;兴趣;积极;开放性试题;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下面我就结合我六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和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

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同类项”这一节,这堂课首先由问题:小李有长方形(长为a,宽为b),正方形(边长为x),正方体(棱长为y)各2个,小刘有同样的图形各5 个,两人合起来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有几种算法?由学生列出代数式:(1)2×4Χ+5×4Χ或(2+5)4Χ(2)2ab+5ab或(2+5)ab(3)2x3+5x3或(2+5)x3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找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且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和举例子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整堂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创设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就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为此,每节课教师都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来营造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还应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无论正确还是错误,这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可以通过教具移动圆周角顶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应当认识到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证明;当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或外部时,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就是很好的体现这种模式。

三 、应用性、探索性、开放性试题在中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份量,这是考察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试题,也是时代赋予的特色

例如:一个钢筋三角架在边长分别是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要再设计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且有长为30厘米和50厘米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几种?

分析:此题是开放发散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题中截法似乎较多,实质上只有两种,即12厘米,30厘米,36厘米和10厘米,25厘米,30厘米。

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提问,作业的编制应该重视推出开放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像这样设计的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那样的轻松自然、那样的和谐,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因此,我认为,新教材适合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群体,新教材能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面大部分对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对教材再次研究,教学中必须做很多的过渡,尽量减小梯度。尽管这么做,教学时间会紧,但面对全体学生,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初中生学习法与能力培养》任勇

[3]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蔡上鹤

上一篇:拼音教学十字法 下一篇:《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