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激励性评价

时间:2022-05-08 09:16:36

浅谈初中英语激励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为了实现上述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尝试激励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初中英语课堂激励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体现素质的教育观,体现教师与学生和谐合作、平等相处、双向交流的教学观。

2.主体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评价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形式、参与状态和参与效果。学生要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人文性原则

科学的评价原则应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认知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兴趣、方法策略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同时,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教师的感受、需要和处境,尊重教师的意见,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

4.激励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以科学目标为向导,以评论结果反馈为手段,促使教学工作的改进。因此,应通过课堂教学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初中英语课堂激励评价的策略

1.进行因材施教

激励性评价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基础上的,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点与行为方式,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我对成绩历来很好、作业卷面干净整洁且正确的学生,只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或Excellent!等简单的褒词来表达赞扬;而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学生,就要抓住优点,用略为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和赞扬,例如:“What a beautiful handwriting! If only be more careful!”“I'm so glad to see your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I'm pleased that you ha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 now. Thank you!”“Try again,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得到老师关爱和呵护的期盼,教师要力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对那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表扬他们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和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教师一句温和的鼓励和指正,一个亲切的微笑和手势,都能使学生变得勇敢、自信。

2.提升评价广度

以往“一言堂”的英语课堂教学,把“教”和“学”对立了起来,课堂中缺少互动,因而评价的机会少之又少,课堂的有效评价也更无从谈起。如今,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多了起来。在此基础上,结合班与班、个体与个体的差异,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建构合理有效的评价机会,并实现多维分层、因人而异、实事求是的评价模式,这是有效课堂的实现是一个基点。

英语课堂的词汇教学,往往采用教师新授――学生跟读――学生个别读――学生齐读的进程方式。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做出评价,另外,我会要求学生个别的最后一位同学,既要读出单词还要对其进行拼读。这样即对语音语调进行了评价,还能对其听课效率和短暂性记忆的能力有一个评价,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此外,作为教师,课堂中我们也不要一味追求个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从内心上轻视部分学生,课堂中的每位学生都应受到关注和评价。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每个环节中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从容和自信,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3.开展瞬时评价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此外,激励性口头评价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比如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多说,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让同桌互相交流,然后教师做出相应的补充,并对学生不同的表现进行不同评价,还要捕捉学生的语言闪光点给予肯定型的评价,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4.巧用体态语言

与口头语相比,体态语的词汇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常常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会起到某种暗示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往往会给课堂带来亲切、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爱和情,产生一种愉快,向上的求知欲,当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可能由于害羞、紧张或心里没底答不上来,如果教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微笑着向学生提示一下或建议学生和教师一起答,学生的紧张感很快就会消失,谈心时带着真诚的微笑,如待自己弟妹般地拉拉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循循善诱、虚寒问暖,总会赢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吐露心声,以便对症下药,及时正确地帮助他们,当然这种信任是要有长期的基础的。手势是课堂的第二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表达感情,又可以激励学生,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在教室里躬身听学生问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时,微笑着向上翘个大拇指;问题回答得精彩时,鼓掌以示祝贺等。这样可以更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喜欢你的英语课堂。

5.开展竞赛活动

初中生一个很大的心理特点就是好胜心强,不甘落后。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因势利导,开展各种竞赛或比赛活动,来满足他们好胜的心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分排,分行表演对话。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比赛氛围中,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自强,自尊,自爱的精神,同时也充分发挥了集体教育的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的两个班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互助,竞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成绩。

总之,初中新课程英语教学评价应作为一个探索性的、动态的、发展的课题来研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一线教师的共同探索与实践,抓住新课程的本质,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反思中求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英语学科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城南中学)

上一篇:对“你幸福吗?”的感想 下一篇:探究相亲类节目的生存优势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