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散打教学中运动员的力量专项训练

时间:2022-05-08 12:38:16

浅谈高校散打教学中运动员的力量专项训练

摘 要:力量是散打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从散打运动角度讲,没有力量的打击,对对手就没有威胁,因此,力量素质专项训练是散打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其中力量素质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散打教学; 散打运动员; 力量专项训练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57-001

散打专项力量是指完成散打动作所需要的力量,根据力量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散打专项耐力、散打专项相对最大力量和散打专项速度力量。散打运动专项力量的核心就是快速力量,因此,快速力量耐力就是散打专项力量的核心。有很多学者都认为武术散打的力量主要是以速度力量为主,同时还体现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的能力。

一、目前高校散打教学中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及观察,目前在高校散打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并没有一套很系统的具体的理论体系,教师们在实际的训练操作过程中大多凭的是自己的经验直觉进行练习,除了一些普遍运用的方法手段,每个教师还有自己的独到方法特点,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合理的因素或是不合理的因素。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器械力量训练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运用杠铃哑铃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在器械上的单一势必在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也比较单一,这样的后果就是队员的力量不够全面,导致运动水平不能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2.力量训练不够科学严谨,对于力量训练的各个要素把握的不是很严格,根据自己的直觉经验比较多,这样就可能违背一些科学的力量训练,对力量训练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对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结合的不够合理,可能原因是对散打运动力量和散打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与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要素认识的不够深刻有关。

二、在教学中散打专项力量训练手段

1.器械力量练习

1.1杠铃哑铃类力量练习:通过肌肉的收缩克服杠铃哑铃重量,达到训练力量的效果。根据要发展的力量类型,选择不同的负荷,运用杠铃哑铃对队员进行力量训练也是运用最多的。

1.2打沙包抱摔沙人:结合散打踢打技术动作方法,连续击打沙包3至4组,每组3分钟,组间给予不同要求的时间间歇。抱摔沙人练习,根据散打抱摔的要领,做近似散打摔法的练习,来发展运动员的腰腹肌力量,训练过程中以抱摔的个数和时间间歇来控制训练的负荷。

1.3模仿性练习:利用滑轮拉力器、橡皮条、捆绑式小沙袋等模仿散打技术的击打、鞭打和踹腿等动作,用轻杠铃哑铃快速平推等来发展出手的速度力量等。练习时应注意动作完成的幅度和规范性。根据散打比赛技术动作的运用和比赛的强度来确定练习负荷。

2.徒手力量练习

徒手力量练习主要在器械力量训练后进行空击和对抗摔的练习,使器械力量练习的效果转化到散打技术力量的运用上,或是直接进行空击练习来发展运动员的快速力量。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散打的力量训练主要采取以杠铃哑铃为主的力量练习,这些手段比较单一,与散打专项所需要的力量有较大的差距。

三、高校散打教学中运动员的力量专项训练策略

1.注重力量平衡发展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完成抱、扛、摔技术需要最大力量;拳、腿的击打既要快速又要有力量,需要肌有较强的快速力量(爆发力);而在激烈攻防过程中要反复完成技术和战术动作,并保持较高的质量,则对肌肉的力量耐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散打运动的力量素质显示出了肌肉参与数量多、涉及部位广、收缩形式多变、表现性质复杂等多种特征,因此在力量教学训练中必须重视全身力量素质的训练,合理采用多种训练手段与方法,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刺激,保持各个部位肌肉力量的平衡,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弥补专项训练手段缺乏带来的不足。因此,基础力量训练一直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广泛重视。

2.突出绝对力量训练

不失时机地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自身的绝对力量,而且对于运动员爆发力的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发展绝对力量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个途径是通过增加肌肉的横断面面积来发展绝对力量。这种途径在增加肌肉体积的同时能使运动员体重增加;另一个途径是通过改善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支配肌肉工作的能力,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改善肌肉协调和肌间协调能力来发展最大力量。这种途径能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但不会引起肌肉的肥大。在散打运动员专项提高阶段应该特别注重强化运动员大肌肉群的绝对力量训练,其中主要以深蹲、卧推为主,来发展大肌肉群的绝对力量。

3.强调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对于体育运动中人体重心的稳定、力量的传导、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散打是一项融踢、打、摔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机体各个不同部位肌肉力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更是如此,无论是拳法的击打、腿法的踢击以及摔法运用中的推、拉、拧、转,还是在相互揉摔僵持中维持身体的平衡都离不开腰骸等肌群的发力和配合,尤其在贴身摔法的运用中还需要不断克服来自对方的瞬间变化阻力,同时还要控制、平衡、把持自己的重心,从而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而完成这些动作的原动力主要来源于腰、背、腹的肌肉力量,因此在散打教学训练实践中教师十分重视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

4.重视专项力量训练

教师都十分重视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这已成为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以保证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所采用的练习手段要充分考虑散打比赛中技术动作的用力方式、动作结构、能量等特点,从而使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迅速向专项技术进行转移,切不可本末倒置,以一般力量训练来代替专项力量训练,使得力量素质向非专项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童世斌.浅谈散打运动中身体素质练习[J]体育科学研究,1996(4):38

[3]商伟.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2005(2):36

[4]陈小平,黎涌明.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J]体育科学,2007,(9):99

[5]阳亚雄等.散打运动员中的耐力和有氧训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

上一篇: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下一篇: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