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古文经典 濡养自然情怀

时间:2022-05-07 11:32:37

立足古文经典 濡养自然情怀

【摘要】 培养学生立足古文经典 濡养自然情怀,从传统文化经典中领会自然意识、自然思想、自然情怀,让学生受到自然精神的熏陶,从而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文经典自然情怀

随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日趋紧张,自然、自然观这一关系人类现实存在和未来命运的哲学范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文新课标中多次提到要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要求“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逐步加深“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利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培养自然意识,关注自然生态这一严峻话题是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而语文教学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自然意识、濡养学生的自然情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精神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都是最具根源性,富有奠基意义和最能彰显民族心理本质性特征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认同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并与自然相融相依”。中国古代文化同样不例外地体现了中华先民对自然――这一所有情感思想的起源和终极指向所做的探索性研究和独特阐释。

在粤教版的教材中,专门安排了一个“认识自然”的单元,由徐迟的《黄山记》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周涛的《巩乃斯的马》三篇文章组成。其实如果我们注重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化选文部分同样蕴涵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先进辨证的自然思想以及对自然尊重热爱的深厚情感。利用好教材中的古文经典也许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自然情怀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

那么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经典中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自然意识、领会怎样的自然思想、培养怎样的自然情怀呢?

首先,从古人对自然的神圣崇拜中学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以万物之灵长自居的意识无限膨胀,对自然缺乏敬畏和尊重,破坏植被、污染水源、乱砍滥伐等等随意践踏破坏自然的行为充斥着这个世界,所以要在学生心中种下对尊重自然的种子,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些思想在教材古文经典中可以随手拾来。

孔老夫子站在滚滚而逝的江水之滨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正是人类在永恒宇宙面前对自身渺小与短暂的最真切概叹。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将人类在浩阔宇宙时空面前的渺小感孤独感更是宣泄的淋漓尽致。感叹自然伟力、时光永恒与人类渺小短暂的文字在教材中几乎随处可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李白更是直接唱出“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诗句。

对自然的敬畏更升华为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遵从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告诫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本身在自然中的束缚与认识到的自然广阔无垠、永恒久长,足以引起人们对自然磅礴宏伟的气魄、深沉博大的气度、包孕万物的胸襟产生敬佩和景仰之情,而早早扎根与心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会让人类日后与自然相处的行为中多几丝审慎,少几分轻浮和傲慢,这样我们才能在挥舞屠刀砍向美好的自然生命的时候有罪恶感,才会有对自然美好生命的怜悯和尊重。这无疑会对创造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有裨益。

其次,从古人与自然的亲近中感受美好自然,从而热爱自然,感受生命生活之美。

古人从不仅敬畏自然的磅礴伟力,以虔敬之心仰望生育养育生命的自然,也对自然造化赋予的神奇美丽充满着喜爱之情。在古人笔下,自然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明丽的湖光山色,深邃的大漠隔壁,浩瀚的宇宙星空,写不尽画不完的美景常使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在教材中,既有“洪波涌起,山岛竦峙”的激情峭拔,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吞云吐日。既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深情缱倦,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杀凄厉。。在古诗词中还有着丰富的色彩组成了一幅幅色彩明丽、优美动人的画面:“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明丽的色彩组合,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刻画的生动优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的红色点缀了无穷无尽的碧绿,西湖美景带来的视觉享受让人陶醉。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更是用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瑰丽壮美的画卷。其实不仅是这些优美的诗句,很多的山水小品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足以让人心襟动荡,比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桐庐山水真让人对美丽自然留恋向往,生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之意。

大自然在古人的文字里变换多姿地展示着丰富多彩的美,美丽而多情的自然赋予了我们太多美好的记忆和情愫,研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从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命。

再次,从古人对自然的效法中学习回归自然、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领略自然之美,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固然重要,但与自然还处于一种想分离的状态。其实自然孕育的人类,原本是自然的一份子,与万物同生同源、同体同构、同体与共。正如西谚:你来自尘土,必将归于尘土。来自自然的人类也必然回归自然,融于自然。而只有真正认同物我同袍的道理,我们才能真正认识钟灵毓秀、神秘莫测的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滋养,学习生存发展的哲理,从而真正实现古人所追求的天地浑同、物我一体的崇高境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饮酒》等将人摆脱世俗嘈杂、抛弃功名利禄,而回归自然、执着本性时天人两忘、与物俱化的悠然陶醉之情描摹的优美动人,以致后人常常以他作为一种精神的坐标。对自然的回归并不仅仅存在于像陶渊明、王维这样的山水田园诗人的心中。在古典文学中,融身自然,从自然中学习生命生活道理的看法同样俯拾即是。

自然是吾友,自然是吾师。《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直接化身为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从翩跹飞舞的蝴蝶感受自然的无穷魅力,从喧嚣的人生走向了无穷的逍遥之境。

这些都强调人要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习自然之道以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能真正做到逍遥于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先进》中,孔子对曾皙所描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的适性随意、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生活也充满向往,也同样追求一种天地浑同,物我一体的生命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的进程,以自然为最高法则,追求返朴归真的思想引领了中国文人的生命。

人与自然、自身天性以及自然规律相合的追求,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引导人们走向和自然融为一体。在文化经典中引导学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固然很难,但对于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克制自己容易膨胀的物质欲望,追求宁静淡薄、超然洒脱的风尚无疑是重要的。

比尔盖茨做慈善,就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经典引导他超然洒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曾向搜狐财经表示:“我们都有一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规则”,而这就是孔子的话,可见,比尔盖茨已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的炉火纯青。他明白了中国老祖宗的舍和得的关系。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的道理,所以他做慈善,乐此不疲。 事实证明: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当比尔盖茨学了《弟子规》 和《孝经》后,就道出了人间真谛: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他明白了,无论你是富翁还是乞丐,无论你是天子还是平民!可见,中国文化也能让世界名人与自然、自身天性以及自然规律完美相合,中国文化也濡养和成就了世界名人。

自然滋养了中国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让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诗意。教材选择的古文经典中有丰富的素材,可以让我们领略古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感受自然情趣、培养自然精神、濡养自然情怀,从而认识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

用经典塑造思想,用文化滋养人生,愿我们能充分利用教材经典中的思想引领当今青少年站在更深刻更高远的层面上建立崭新的自然观,从而让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让世界因人类对自然的尊重、敬畏和理解、利用、保护而更加美丽多彩。

上一篇:谈谈语文教育的文学性 下一篇:探究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