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隧道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7 10:57:53

血管隧道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隧道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治疗组患者于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血管隧道技术;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 治疗组3例(7.5%)患者存在广泛性脑水肿并脑梗死, 少于对照组的10例(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管隧道技术;重型颅脑损伤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8.03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常出现广泛性脑水肿继发性脑梗死等并发症, 直接导致抢救成功率下降及致残率增高。为了提高其疗效, 本院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血管隧道技术共40例, 现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治疗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15~68岁, 平均年龄45.3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3~5分12例, 6~8分28例;均存在脑挫裂伤。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13~70岁, 平均年龄43.5岁;术前GCS评分:3~5分11例, 6~8分29例;均存在脑挫裂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患者于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血管隧道技术。具体如下。手术要点:①减压骨窗尽可能磨平碟骨嵴。②星形状剪开硬脑膜清除血肿及充分止血。③在侧裂血管两侧硬脑膜下各放置明胶海绵一块并缝合固定在两侧硬脑膜下方, 同时在骨窗边缘的脑表面大血管两侧以同样的方法放置明胶海绵, 形成血管隧道。再用可吸收人工脑膜修复脑膜。术后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抗血管痉挛、清除自由基等治疗。所有患者6 h后复查头颅CT及之后间断行CT检查, 必要时查核磁共振成像(MRI), 主要观察脑组织水肿变化及脑梗死的发生情况。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预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价:5分:恢复良好, 有轻度功能缺陷;4分:轻度残疾, 可独立生活, 能在保护下工作;3分:重度残疾, 清醒, 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分:植物生存;1分:死亡。4~5分为预后良好者, 1~3分为预后不好者。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术后脑梗死发生率 术后第7天复查头颅CT或MRI, 治疗组3例(7.5%)患者存在广泛性脑水肿并脑梗死, 少于对照组的10例(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预后情况 治疗组患者预后良好29例(72.5%), 多于对照组的18例(4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病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存在脑挫裂伤患者, 侧裂区域存在脑挫裂伤出血, 该类型患者在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因急性脑肿胀或术后脑水肿高峰期间往往会出现侧裂部位和大脑表面血管受骨窗边缘和碟骨嵴的卡压, 受压变形血液循环受阻, 继而加重脑水肿, 脑血管损伤和痉挛等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导致脑血管梗死, 脑血流循环障碍, 加重脑组织损害, 有文献报道[1, 2]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约为30.2%, 死亡率及重残率高达48.8%~60.0%, 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术后广泛性脑水肿继发脑梗死发生的原因很多, 主要与原发的脑组织损伤有关, 是继发于脑组织损伤后出现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但术后骨窗卡压侧裂血管及骨窗边缘血管会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加重脑组织水肿, 导致颅压进一步增高, 为此形成恶性循环, 引起脑内高颅压低灌注现象, 从而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大量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导致脑血管进一步痉挛[3-5]。脑血管痉挛及血小板粘附聚集两大原因导致脑梗死。因此,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如何预防广泛性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大难题[6, 7]。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应用血管隧道技术, 用明胶海绵支撑一条“隧道”, 有效地保护骨窗缘下的重要血管, 减少其受压从而减轻回流静脉的回流障碍, 使血管循环障碍得到改善, 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力, 能有效地预防广泛性脑水肿继发脑梗死的发生, 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8, 9]。

本院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血管隧道40例, 血管两侧放置的明胶海绵均用3-0丝线与硬脑膜缝合并固定在脑膜下, 硬脑膜采用扩大修补使脑组织有较大的空间, 最大程度保证脑组织良好的血液循环。本组研究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结果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4, 5]。

综上所述,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血管隧道技术其支撑作用可减轻占位效应对脑表面血管的压迫, 让脑表面血液流动得到一定的保障, 减少回流障碍引起的脑肿胀、脑水肿, 缓解脑的高颅压低灌注状态, 从而改善脑组织的供血、供氧, 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郝磊.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 2012.

[2] 林宜生, 漆松.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塞32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4, 20(4):343-344.

[3] 屠传建, 柳建生, 宋大刚.经颅多普勒对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中华创伤杂志, 2011, 27(3):221-223.

[4] CsokayA, PatakiG, NagyL, et al.Vascular tunnel con_st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brain swelling Cause by trauma and SAI1.Neurosurg Research, 2002, 24(2):157-159.

[5] 张宪雨.构建脑血管隧道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杂志, 2015, 53(1):141-143.

[6] 赵黎明, 李连, 刘寿堂, 等. 血管隧道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中的研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01):182-183.

[7] 沈一问, 贺志华, 宋惠明, 等. "血管隧道"技术防治重型颅脑伤后脑梗死. 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4):676-677.

[8] 胡辉华, 常会民.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脑保护措施的临床运用. 重庆医学, 2013, 42(11):1286-1288.

[9] 黄良珍, 刘朝晖, 彭浩, 等. 去骨瓣减压联合血管重建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的影响. 医学杂志, 2015, 40(11): 934-937.

[收稿日期:2017-03-03]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 下一篇:余俊毅:好好卖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