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提高辅导员角色认同的对策

时间:2022-05-07 11:18:43

民办高校提高辅导员角色认同的对策

摘 要: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是辅导员从自身的经历中逐渐确认自己辅导员角色的过程,是自身和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在学生整体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辅导员的角色认同,对于提高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维护学校的稳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正因如此,民办高校必须准确把握辅导员角色的现状,给予辅导员角色准确、合理的定位,采取措施提高辅导员的角色认同,进而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得到充分提高。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234-02

辅导员的角色认同即辅导员对自身从事的职业认同程度,包括个体和社会对辅导员职业价值的认同程度,使辅导员认识到“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份工作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的角色认同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辅导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认同感,就会对个人的前途丧失信心,对辅导员职业产生厌倦,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层面的工作得不到保障。正因如此,增强辅导员的角色认同,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而且对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性提高起到促进性作用。正因如此,民办高校要对辅导员的角色地位做出准确定位,通过明确其主要职责和功能来增强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从而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质量的真正提高。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辅导员角色在思想政治工作者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生活态度都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扮演着学生管理者角色的辅导员“是学生品行的示范者,是大学生问题的研究者、组织者、教育者”,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眼光去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大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要学”,而且做到“会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事务管理,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引导[1]。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楷模和身边最近学习榜样,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充分运用情感力量,体察学生、亲近学生、温暖学生、呵护学生,向学生传文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要帮助大学生总结学习经验、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以炽热的真情、浓浓的爱意感化学生,当好学生的“守护神”。作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者,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对学生的求职方法与技巧进行指导;疏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向大学生宣传国家、学校等各方面的就业政策,通报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工作程序等信息:为大学生推荐求职单位或岗位;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跟踪考察大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因此,辅导员才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认同的现状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状况直接决定了其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以长春市某民办高校为例,该校辅导员是一支有朝气、有活力、年富力强的辅导员队伍:平均年龄29岁,从事辅导员工作超过5年的占95%,超过60%的辅导员具有研究生学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稳定,对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贡献。近年来,长春市某民办高校在党委的领导下,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严格辅导员的准入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走上辅导员岗位。在严把入口关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岗位培训,着力提升辅导员的思想境界、业务能力、协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稳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使多数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感有所提升。

尽管如此,但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辅导员的自身角色认同仍然存在着弱化趋势――缺乏方向感和目标、感到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比较迷茫、对前途表示担忧、不清楚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正是由于自我角色的迷失,导致这部分辅导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多数辅导员在选择这项职业的原因是就业的压力,认为辅导员职业只是过渡和职业生涯中的跳板,只有少数人是由于喜爱这项职业才从事辅导员工作。正因如此,极少有人愿意将辅导员作为毕生从事的职业,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希望转任专职教师或走上领导岗位。当问及“是否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时,绝大多数辅导员不希望长期从事这一工作[2]。原因在于工作内容琐碎,大到学生的就业、升学、校园安全稳定,小到检查宿舍内务和课堂出勤,工作成效难以得到认可,使辅导员很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职业成就感,对辅导员的角色认同产生消极影响。不仅如此,辅导员角色错位问题在民办高校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没有赋予辅导员岗位教育职能,辅导员无所不教、无所不管、无所不能,责任无上限、工作上无底线;权责不明晰,工作任务的随意,辅导员整日出于应付繁杂事务的状态,没有时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潜心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了解学生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也不能自觉学习、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大大降低了辅导员职业的自我认同。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少辅导员是来源于留校工作的本校毕业生,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由于自身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缺乏号召力和引导力,面对现实生活中学校、社会、家庭相互之间交叉复合作用带给青年学生的苦恼缺乏切实可行的专业化指导,虽然学生表面称其为老师,但内心却不以为然,使这些辅导员处于职业困惑之中,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使辅导员角色认同感大大降低。在工作成效方面,辅导员工作在短期内看不到量化的工作成果,使得辅导员工作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和认同,进而产生了较低的自我认同感。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方面,由于辅导员既不是专职教师也不属于机关干部,没有相关的学科依托处于明显的劣势,使辅导员对个人的进一步发展丧失了信心。

三、提高辅导员角色认同的策略

提高的辅导员角色认同,关键在于辅导员自身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正确认识。就辅导员自身而言,要善于自我定位,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善于从思想政治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转变观念,树立明晰的工作目标,处理好来自家长、学生、单位、社会等不同层面的角色期待,逐步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

民办高校要稳定辅导员队伍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刻认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下大力气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使辅导员能够认识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思想上领路人,使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首先要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为辅导员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努力提高辅导员的生活待遇,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来增强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在工资待遇的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到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给予适当倾斜,在绩效补贴方面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长春市某民办高校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调整辅导员绩效工资,设立辅导员完成任务奖,使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了一定提高。除此之外,要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和表彰奖励制度,对学生满意度高的辅导员给予肯定和褒奖。2012年秋季开学以来,长春市某高校为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了辅导员创新基金,激励辅导员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对于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采取特殊政策,进行重点培养,让优秀人才在优质环境中快速的健康成长,切实增强了辅导员角色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其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过程中,要建立明晰完善的发展晋升制度,确保辅导员在技术职务的评定上与教师、政工干部享有同等的机会,并在某些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为教学、科研能力强的辅导员提供转岗的机会,使其看到良好的发展前景,提高其角色认同感。长春市某民办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细则中规定,辅导员在课时总数的计算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执行不同的标准,解决长期困扰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难的问题,让辅导员通过工资待遇的提高、晋升前景的广阔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自己的角色。再次,必须彻底改变现有德育工作方式,各部门要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做到专项工作专人负责,辅导员各司其职,避免出现“凡是和学生有关的工作全部找辅导员”,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辅导员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职业价值[3]。最后,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岗位培训,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辅导员进行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教育,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解决辅导员由于不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能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的问题,使辅导员的自身素质真正得到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是辅导员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建立高效高质的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了肯定性的角色认同,才能使辅导员这一群体焕发勃勃生机,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凤龙.略论如何提升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素养[J].北方经贸,2013(6).

[2]高文娟.对开展传媒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为例[J].北方经贸,2012(10).

[3]张钊,赵贵臣,仲晨星.关于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4(11).

上一篇: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必要性和对策探究 下一篇:论专题教学对德育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