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改革探索

时间:2022-05-07 03:08:27

高职院校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改革探索

摘 要:随着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兴起,汽车鉴定评估需求越来越大,许多高职院校根据市场变化,纷纷开设汽车定损与评估专业,为市场培养输送汽车鉴定评估人才。但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建设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本文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教学、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四个方面对该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改革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的开设时间都不长,课程建设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学科理论与操作实践相脱节,无法满足就业需求。因此,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使课程建设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十分必要。

一、明确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以岗位就业为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的确定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对相关岗位的工作和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进行认真分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从实用性、针对性的角度开展课程教学模K设计。

2.以真实工作任务开展实践。汽车鉴定评估工作对岗位人员的实操能力和经验要求较高,理论教学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必须转变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围绕具体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完成具体汽车鉴定评估工作作为实操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

3.实施开放式教学。汽车定损与评估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根据相关职业资格的学习要求向学生分发任务书,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取所需知识,来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课程教学改革

1.确立典型教学工作任务。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通过市场调研、专家论证、与技术人员合作等方式确立典型教学工作任务,并结合职业技能培养规律,按照由易入难的原则科学设计教学工作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职业资格所需要的技能。

2.优化教学情境。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是一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操型课程,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操作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必须让学生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处于真实或者几近真实的模拟工作环境。因此,在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开发上要充分考虑岗位工作实际,全面体现职业特点,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进入角色打下扎实基础。

3.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汽车市场相关政策规定的掌握、汽车市场行情和走势的把控、汽车定损与评估的技术方法、相关鉴定评估文书的撰写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步入岗位工作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教学方法

1.实例教学法。汽车定损和评估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采用以实际案例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汽车定损和评估过程中直接掌握处理各种情况的工作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典型案例素材,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

2.分组教学法。在实际工作中,一项工作的开展和完成常常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汽车定损评估工作常常需要团队配合完成,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可采取分组教学方式,由教师下达具体学习任务,学生分成若干工作组分别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可以根据汽车评估流程模拟实际工作情境,学生可以按照二手车评估市场的岗位设置进行角色扮演,对业务工作洽谈、委托书签订、方案计划拟订、技术检测、评估估算以及相关文书撰写等过程进行情景模拟。为了使教学情境更加接近岗位工作实际,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实施定向人才培养。

四、课程考核

在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考核方面应当将理论考试与实操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考核,强调技能操作,通过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的具体工作表现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选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汽车定损与评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将课程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鉴定评估汽车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万英.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3(3).

[2]何宇漾.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

上一篇:从词汇与句法界面的双向互动角度理解花园小径... 下一篇:职教园区建设的双元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