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5-06 06:06:37

提高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摘 要】《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作为我校的一门文科经管类学生的公共必修学位课程,本文就其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VFP 提高 方法 效果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已成为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即经济管理类、文科类各专业学习数据库系统的首选课程且是一门学位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技巧与调试能力,并结合数据库的操作管理功能,实现信息管理与查询功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同时,Visual FoxPro编程语言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的主要语种之一。本课程从基础入手,贴近等级考试大纲,在理论部分进行精辟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则从计算机考试模拟系统的操作界面作为切入口,贯穿各个知识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机操作能力。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具备可视化程序设计的能力。

1.首先让学生了解学习了这门课程能做什么

要达到开局良好,怎样上好第一堂课,除了简单介绍VFP的发展历史、特点,重点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学习VFP,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能带来什么帮助。VFP可以说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包含了数据库和程序设计两大部分,它的简单、易用、好学,使得单个的FoxPro开发者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编写一个成熟的桌面或Web应用程序,这使得普通用户,特别是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在学习VFP后很快就可以编写一个简单实用、安全、容错性强的数据库系统。因为我们学习VFP的大部分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并非主要学程序设计代码,而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利用VFP来帮助处理事务。

适时引入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的模拟考试系统如图1所示,此系统是我校进行计算机基础和语言课的考试系统,学生们一下觉得VFP原来早已接触,只是不知道是用它来开发的,一下拉近了学生和VPF知识的距离,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觉得不陌生而且还提前用了一学期。通过对实例的课堂演示,学生对使用“VFP数据库程序设计”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会对VFP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图1 计算机的模拟考试系统界面

2.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在多媒体教室大屏幕投影的授课方式,将有关知识点精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效率高,图文并茂的课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譬如“数据库的建立与操作”这一章节,有大量的命令格式、功能及说明的介绍,选择典型的命令做成课件,用大屏幕放映,配合VFP系统运行命令讲解,直观性强,便于学生理解接受。采用多媒体教学还便于增加互动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彻底地领悟所学的知识。

3.利用网络平台,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上机实践

VFP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众多的数据操作命令、各种各样的属性设置需要通过上机动手操作来验证和理解。利用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求索学堂,把这门课上网,相关课件等教学资料全部上传到网站上,为同学们共享,利用论坛互动平台、答疑解惑。采用机房的多媒体设备,将上课的内容涉及操作的部分一边讲授,同学们一边上机,保证了理论教学的质量。在网络平台和机房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便于教师因材施教,适度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

4.采用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理念

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授课还是上机实践,均以提高动手能力为基础教育模式,以案例为驱动,提出上机任务后,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选择解决问题所使用的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应用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案例针对性要强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案例。案例的讲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性。因此,案例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由简入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准考虑,“以兴趣为主线,以实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

根据我对学生们的了解,有些学生对前面所学过的各种命令理解得不够深入,以至于在程序设计时不会使用,还有一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差。在学习表单这章时,为了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就感,我设计的本节案例仍是如图1所示的模拟考试系统,通过表单浏览数据表修改数据表记录添加,其中所隐含的教学内容有“命令按钮的设计”和“文本框的绑定”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学习能力差些的学生只完成前一个任务,稍差些的学生尽可能的去完成二个任务,而对部分学生却要求他们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完善表单的功能。例如:对图1中的几个按钮的事件代码的编写,大部分学生对各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完成了如下程序的设置:

第一题: Go Top

ThisForm.Refresh

上一题: Skip -1

ThisForm.Refresh

下一题: Skip

ThisForm.Refresh

最后一题: Go Bottom

ThisForm.Refresh

但是,学生们在运行表单时发现,当前数据表的记录是第一条或最后一条时,单击表单中“前一个”按钮或“最后一个”按钮时,会提示错误信息,问题出在哪里呢?启发同学们联系实际来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一些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很快找到突破口,正确修订了程序,例如:“上一题”按钮的程序如下:

if recno()>1

skip –1

endif

ThisForm.Refresh

6.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上课和上机的教学效果如何,同学们对所应该掌握的又掌握了多少?及时评价效果这一步尤显得关键且必要,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心里非常希望老师对自己的成果给予肯定,既而产生成就感。所以,在每次上新课之前,安排5至10分钟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完成得好的同学表扬,并将作业通过大屏幕给所有的学生欣赏,或让做得好的学生上讲台操作,给其他同学讲解他(她)是如何完成这次作业达到优秀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会形成良性循环,每一次上机课上他们尽快尽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争取老师能奖评他们的作品并展示给其他同学学习。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的同时,给其他学生以触动、启发,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7.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我校近年来投资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求索学堂,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学习资源库,通过该资源库,学生可获取教学课件、案例代码,可通过视频教程同步实践操作,在线答疑、网络互动平台可以提供在线答疑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8.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提高VFP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而且深深的感觉到设计好的案例教学法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也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法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谭浩强.Visual FoxPro及其应用系统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杨潞霞.《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园地,2007(3).

[3]方玮琪.Visual FoxPro 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06(2).

[4]李春葆.中文版Visual FoxPro 6.0高级实例开发指南[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0.

[5]伍俊良.Visual FoxPro课程设计与系统开发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春葆,曾慧.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于Visual FoxPro[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结合排序法在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歌声与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