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人口转移与金融助力

时间:2022-05-06 11:28:10

新型城镇化:人口转移与金融助力

随着党的十报告“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及要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新框架的明确提出,“城镇化”一词又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关注与热议。而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及在转移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在不断考验着政府。新型城镇化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这的确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与此同时,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应以怎样的作为来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金融从业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任务。因此,从人口转移的角度关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特点及对金融的需求,剖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就涉及经济金融政策与实践方面提出相关建议,能使金融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特点引发新需求

当前,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融入”意识强烈,其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多。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批批的进城务工人员离开了农村老家,投身到了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进城务工在改善他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他们以全新的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需要他们,他们同样也需要城市。所以,新生代务工人员不再局限于城市赚钱、回村消费,举家进城并成为其中一分子已经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显然,推进城镇化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城市生活的高频率快节奏,也影响着城市新居民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对方便快捷的ATM、银联卡、网上支付等金融业务的需求很快便会成为必然。

新转移人口既要安居又要乐业,这对金融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城镇化、新转移人口的安居乐业意味着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如住宅、学校、医疗机构、公共设施等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业扶持力度。这些基础设施项目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必不可少。而与农村新转移人口就业与创业休戚相关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金融业的信贷支持。金融业只有因地制宜,提供相宜的金融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达到双赢的目的。所以,城镇化建设使金融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关键在于如何定位与把握。

新转移人口将更关注户籍与农村,金融业应从中找准切入点。从当前现状来看,城市户籍大多与住房、就业紧密关联。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新转移人口市民化,除必要的政策外,他们自身及与其相关的产业依然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农村土地承包转让等流转过程中同样如此。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即便有政策倾斜,农村新转移人口也不得不面对城市生活带给他们的高成本,或是在城镇创业所需要的高投入——因为市民化的目标所在,他们只有“痛并快乐”地承受。基于构建和谐社会及建立普惠制金融体系的需要,金融资本应适时介入,争取让每一位有金融需求的客户,都能享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及时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为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城镇排忧解难。

新人口存在新问题

新转移人口的加入使得城镇金融需求的主体结构发生变化,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及相关产品有待细分或重新定位。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金融业务大多是与有钱人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由城镇化推进的新经济时期,新转移人口因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而成为金融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由于新转移人口增加而带来的住房及社会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建、中小(微)企业的长足发展等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针对性较强的金融服务。同样,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主体在不同时期也会对金融服务提出多元化的要求。所以,金融机构只有时刻关注客户群体的变化,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才能实现共赢。

新转移人口自身物力与财力有限,未必能契合与满足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必要条件,从而很难甚至是不能获得信贷支持。农村新转移进城人口在住房就业等方面向城镇化融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金困难等问题,而像住房按揭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城镇商户贷款及普通贷款等,又都会要求提供收入或资产证明、保证担保人、抵(质)押物等。这些要求本是金融业务防范风险所必要的,但同时也会给农村新转移进城的人员带来很大不便。

新转移人口金融风险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弱,不利于他们有效享受金融服务。随着经济发展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推出的业务形式及开发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变化,加之金融业务人员的强推销,让本就金融知识匮乏的农村转移进城人员更是不知做何选择。即便是因需要而成为了金融机构的新客户,大部分的农村转移人口仍然对信用卡、网上银行、理财产品等部分金融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认识不到位,对其可能带来的损失也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进而给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新对策以及新建议

为了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破题”: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营性金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服务格局,发展壮大地方股份制银行,加快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信托公司等应将金融服务从大城市延伸至中小城镇,为城镇经济主体提供证券投融资和保险服务。

有效分析市场,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有效的市场分析更有利于金融业的长足高效发展,也有利于金融弱势群体有效享受金融服务。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定位好自己的客户群与主打业务,尽量采取差异化的战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细分客户、找准主要的客户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格局。

创新金融产品,以专业化的水准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针对不同的消费主体,量身打造适宜的金融产品是金融服务专业化的表现,也是适应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的主要思路。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适合的金融产品销售给适合的客户,让有金融消费需求的不同层次的客户,都能享受到高效的金融服务。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支付渠道,使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增多,对金融设施的需要压力也加大。据估计,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要转移的农村人口达1.2亿。所以,应依据城区扩建及人口增加情况,不断加大支付渠道建设,增加城镇ATM、银行卡受理设备数量,不断拓展银行卡使用范围,积极推广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业务,使人们真正感受到金融在身边,也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带给普通百姓的金融便利。

加强金融宣传,提示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的效果与效率。特别是对于新转移人口,强化风险提示,增强其规避与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上一篇:关键之策:盈利模式转型 下一篇:当“寒流”来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