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谐消费模式的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时间:2022-05-05 04:26:44

基于和谐消费模式的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摘要] 与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消费模式,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消费模式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消费模式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消费模式 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推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要改善消费环境。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人们的消费行为有密切关系。消费模式是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它既是社会的产物,又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消费模式,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良性发展。

一、我国现行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发展,仅2007年GDP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同时也为其付出沉重的代价: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地区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的发展,还要考虑社会的和谐发展。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消费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从投资效益、环境效益和对消费需求的合理拉动来看,我国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都不尽合理,消费在GDP中比例持续偏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一直徘徊在60%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贡献率8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70%左右的水平。可见,消费与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地不和谐,现行消费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1.消费观念不正确

由于受西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居民不论收入水平高低普遍出现了膨胀消费和虚荣消费的现象。表现为在消费方式上竞相攀比、竞争和模仿,在消费中刻意追求豪华型消费、炫耀型消费、奢侈型消费。从表面上看这种消费方式可以刺激经济的持续增长,使暂不具备条件的消费者提前过上舒适的生活。实质上会使需求总量和消费层次不断提升,不断升级的消费欲望不仅要求大规模地消费,而且还要追逐消费时尚和流行产品。这就势必会导致产品寿命的大大缩短,人为提高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废弃物的增加。

2.消费预期不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消费需求不足仍是经济运行重要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消费预期不容乐观:(1)收入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就业不足,导致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不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认为,我国每年约有2400万人需要就业,而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来测算,每年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能提供1100万个就业机会,供大于求1300万人的就业矛盾十分尖锐。经济转型、结构升级、企业转制等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使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困难加大。这就降低了居民预期收入。(2)消费支出增加。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有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及因国企中的破产、兼并等改革,使居民预期支出增加。收入不稳定和消费支出增加也会影响到居民消费倾向。统计表明,1995年~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0.8360下降到0.7570;同期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从0.8305下降到0.7849。

3.消费结构不合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依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别过大的问题。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消费模式正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过度;而在中西部省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大多数地区的经济还只能满足温饱。这种差异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按照恩格尔系数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进入小康社会生活阶段,但是农村消费结构正处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度。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报显示,尽管2007年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但是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仍快于农民,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达到3.32∶1。公报数据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这反映了城乡之间消费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4.消费环境不和谐

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消费索取的不合理会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引起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危机;消费排放的不合理则会造成温室效应、空气质量下降、水质污染、植被破坏和人类疾病。当前我国企业每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GDP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社会环境问题也很多,假冒伪劣商品和服务充斥市场,特别是食物中毒,影响人的生存的事件不断出现。“环保民生指数2007”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对公众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60.7%受访公众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

二、构建和谐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引导消费者更新消费观念,培养消费者和谐消费意识

蒂伯.西托夫斯基将未来寄托到了法律和教育上,个人满足的非理性和相互依赖使限制自由选择成为必要。所以,在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原则缺乏共识前,政府应加强示范和引导,广泛开展全民消费教育。首先,政府应当通过网络、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和普及文明、健康、新型的消费模式,控制不必要的消费需求,抑制过度包装。其次,在学校教育中应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聚群消费和盲目消费等不和谐现象,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消费观教育,使和谐消费内化为他们普遍的消费观念。

2.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增强人们的消费预期

应加快就业制度改革,高度重视居民的就业与再就业,确保居民有稳定的持久性收入。根据生命周期及持久性收入的消费原理,决定人们现期消费的是他们长期的、持久性收入,否则他们会将当期收入储蓄起来,以确保其各个生命阶段的平均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树立消费者信心,使城镇居民有良好的社会预期、乐观的消费心理。应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建设,降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自费支出的比例,弱化居民的医疗预防性储蓄动机。应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方面把全面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拓宽非义务教育的奖、贷、助、补、减的资助绿色通道,改善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局面。只有完善各项福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费倾向。

3.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应主要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控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继续扩大,调整消费政策等方面入手,使得我国不同地区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化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我国应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增加居民消费预期的基础上,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少收入差距,增加农村居民和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为提高其净收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不同收入居民有不同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我们要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动趋势,开发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尽快挖掘不同阶层的消费潜能,实现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最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提升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消费模式,比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发展农村经济,这将极大地促进不发达地区人民的积极性。

4.加强环境成本内在化价格体系,改善居民的消费环境

环境成本内在化使环境要素反映在产品的价格内,从而环境要素有了合理的定价机制,各地的环境标准从低环境标准条件下的低环境成本产业转移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有益的非污染产业。然而现有的价格体系并不能完全正确反映自然资源、原材料和制成品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鼓励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费的不和谐模式。为此,必须彻底改变目前不合理价格体系:按照资源耗竭的边际成本计算产品中包含的环境成本,建立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价格体系,使消费者和生产者明了能源、原材料,以及产生废物的环境代价;要加大对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处理废水、废气、废渣,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使用国家稀有资源,进一步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强相关环境治理会计信息的披露等。

参考文献:

[1]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2]马惠:消费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商业经济文荟,2006.3

[3]news.省略 060916/n245375312.shtml,2006.9.16

[4]finance.省略,2008.3.3

[5]王红: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商业时代,2007.6

[6]尹世杰:消费和谐与和谐社会.消费经济,2007.2

上一篇:中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陷阱的形成机理探... 下一篇:浅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