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时间:2022-02-28 06:50:26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摘 要]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合。礼仪渗透在文化、制度和道德之中,起着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礼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得体的礼仪能够塑造良好的形象,形象就是信誉,形象就是经济。明礼诚信是国际社会普遍奉行的商业价值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礼仪 经济 诚信 跨文化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合。礼仪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定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各种经济活动。无庸讳言,人人都在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所谓的经济人假设是指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所具有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自身目标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追求的是自身需求满足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的是报酬或收入的最大化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要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要遵守尊人尊己的“黄金法则”,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如今,合作逐渐代替竞争,礼仪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日益重要。礼仪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无论是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企业注重文化和品牌的创建,家庭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投资,大学生在就业前的各种培训以及终身学习等,都在追求投入与产出利益的最大化。而礼仪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际关系的剂、是现代竞争的附加值。

一、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现象分析

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都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庸思想。在人际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是强调集体主义,对个人隐私的观念极其淡薄。而在西方社会,《圣经》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讲究的是人生来是平等的、自由的,人们努力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突出自我。因此,在西方国家中,人们都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因此,中西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中西交往中礼仪文化和行为模式的差异。当前,我们这个时代是沟通、交流、合作、发展的时代, 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之间的壁垒, 早已为经济利益、互惠关系所打破,与异国、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礼仪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价值和功能日益彰显。

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不太注重礼仪教育,大家对涉外礼仪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在对外经贸活动不可避免地引起文化冲突――失礼的问题,常导致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正如北京中美礼仪教育家海迪・李(Hedy Lee)所说:“中国人富的太快,没时间学习与财富相适应的礼仪。”如《文汇报》刊登的题为《一口痰“吐掉”一项合作》的报道。某医疗器械厂与美国客商达成了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协议,第二天就要签字了。当该厂的厂长陪同外商参观车间的时,向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这一幕让外商彻夜难眠,他让翻译给那位厂长送去一封信:“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要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一项已基本谈成的项目,就这样“吹”了。

凯伦・布郎杰(加拿大形象设计师)说:“握手是陌生人的第一次身体接触,这五秒钟意味着经济效益。”人际交往中握手常常传达着很多信息。艾丽是中国某著名房地产公司副总裁。有一天,她接待了来访的建筑材料公司主管销售的韦经理。韦经理先伸出手让艾丽握了握,几分钟内就被艾丽送出了办公室,结果可想而知。艾丽在一次讨论形象的课上说明了原因。她说:“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不但不懂基本的商业礼仪,他还没有绅士风度。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像个王子一样伸出高贵的手让我来握呢?他伸给我的手不但看起来毫无生机,握起来更象一条死鱼,冰冷、松软、毫无热情。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他的心可能和他的手一样的冰冷。他的手没有让我感到对我的尊重,他对我们的会面也并不重视。这种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怎么会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握手在商业社会里几乎意味着经济效益。以上二个例子仅仅因为一口痰、失礼的握手而导致经济合作失败。

礼仪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深入人心。如:创业人士在上海外贸学院选修的最热门的课程,不是会计法则或国际法的奥秘,而是更为严肃的课程:礼仪风俗。学生有1600多名。因应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奥运的举行,人们掀起了学习礼仪、饯行礼仪的热潮。政府也在推波助澜,如政府出台政策在公务员在职培训时,增加礼仪课程的学习内容,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政府的形象,创建更好的透支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礼仪彰显企业的文化价值

1.礼仪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已形成了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多极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新格局。各市场主体为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使用的经济手段也越来越多,礼仪也被当作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礼仪是表现企业对客户人性化的服务和关爱的重要途径。服务和形象的竞争力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根子。而服务和形象,最终还是要人来体现。文明礼仪――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礼仪也是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中国古老的商业谚语就有“面带三分笑,顾客跑不掉”、“没有笑颜莫开店”、“童叟无欺”和“诚实经商”等。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形象,微笑吸引着幸运和财富。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来自美国金融巨头查尔斯・斯瓦博,当他被问到如何成为富豪时,他诙谐地回答:“我的笑容价值百万美金。”在英国最大的超级市场连锁店三斯波里,服务台上挂着英文缩写成“微笑”的大牌子,作为企业的口号――SMILE。Smile(微笑)Manage(管理)Interact(互相影响)Listen(倾听)Enthusiasm(热情)这个企业的“微笑”(SMILE)口号囊括了成功形象的五个理念。大凡国际化的企业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考评标准。在全球化条件下,工业企业提升服务和形象的竞争力已经成为现代竞争更重要的筹码。

2.礼仪促进经济合作

当今国际交往越来越需要能与人合作的人才,与人合作之时才能实现自身的产出利益的最大化。善于与人合作人际关系好的人,办事容易命顺达。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遵守人际交往的“布吉林”法则。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资本,同时也是一个人影响力大小的客观反映,而这需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人际关系,以及与之相符的生活质量,与之对应的就是相应的经济产出。在信息化时代,不接受别人的价值观,无法与人合作就会导致落后于不发展。信息就是财富,得体的礼仪,良好的社交能力则是收取这个财富的手段。不愿获得信息的人等于把自己逐出了财富的家园。机遇意味着财富,这是人们的共识。美国机遇学大师卡尔・彼特说:“抓到机遇抓到命,摸到机遇摸到金。凡是机遇都并不是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而是需要人们用智慧的大脑去破译。”聪明人会抓住每一次机遇,更聪明的人会不断地创造新机遇。

三、礼仪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国一贯重视和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我们传统文化的实质就是一种伦理道德文化,各种形态的传统美德是它的价值表现形式。礼仪渗透在文化、制度和道德之中,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历史证明,传统的礼仪道德对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成为协调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要求各种经济活动都要严格按照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信守合同等规则来运行,并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来保证。礼仪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被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去参与竞争,服务于市场经济,它在塑造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方面,在协调各方的经济利益与矛盾方面,在协调经济实体内部的各种关系,增加内部凝聚力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海尔提倡“真诚到永远”,兴业银行承诺:“世界什么都在变,惟有我们的真诚不变!”这些“真诚”无疑为他们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已认识到:卓越的经济效益来自卓越的企业,卓越的企业来自卓越的员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礼仪的员工群体才能创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国际上普遍奉行的礼仪是:忠于祖国、不卑不亢、求同存异、重信守诺、尊卑有序。诚实信用的名誉是世界上最好的广告,仅仅因为诚实信用的名誉,很多大商行、大公司的名字和品牌就价值数百万美元。卡耐基说:“如果还没有找到诚实的美德的话,那我们也应该在诚实的品质和名声方面进行投资,这不仅是发财的门路,同时也可以深深地感染和影响别人。”诚实讲信用就是一座丰碑,他人深受影响信任你,自然可以获利。所以,由于一贯讲真话而获得的声誉,要比由暂时欺骗所获得的好处,其价值要高千百倍。

诚信已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同时它也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必要基础,并且确实能够为中国带来实实在在的机遇。就此而言,每一个坚守诚信的中国人,除了主观上为涵育个人的高尚人格,客观上也为树立“诚信中国”的世界声誉做出了一份贡献。事实上,诚信不仅为企业带来财富和成功,诚信本身就是一笔具有重大价值的宝贵财富。在跨文化交流中,重信守诺也是很重要的礼仪规范。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守时代表了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大家风范。商业界的人士都明白,商业活动中某些重大时刻会决定以后几年的业务发展状况。因此,在对外交往中,热爱祖国、新手诚诺,恪守良好的商业道德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实力的提高,更是与之相符的文明礼仪文化素质的飞跃。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增强对其它民族文化的敏感性认识,尊重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人人注重礼仪的学习和提高,真诚合作,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鲁江: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6

[2]汉纳・比奇:中国人苦学西方礼仪[J].时代,2005.11

[3] 胡宝林:细节决定成败全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278~279

[4](加)英格丽・张Ingrid Zhang.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世界形象设计师的忠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90~191

[5]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8

[6]宿春礼:非权力影响力的七堂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98

[7]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5

上一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下一篇:经济系统中的正反馈动力学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