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活动视角下的复合型英语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时间:2022-05-05 02:46:12

国际活动视角下的复合型英语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外学者都已经进行了诸多的研究。本文在国际视野下,并结合国际活动,采用专业人员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查阅法等对舟山体育局、舟山市团委、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运学院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为本地高校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提供切实的参考。

关键词:国际活动 英语专业 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类学习者在学习知识中有较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这使得高校在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时所设置的课程分布散且不精,最终导致高校在人才输送上与社会需求脱节。为了尽可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时应最大程度地做到因地制宜。本文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结合国际活动,分析研究当地高校如何选择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浙江舟山群岛新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别具风格的海岛景色以及深远的佛教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1]依靠当地独树一帜的旅游资源,舟山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为国际活动的举办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大桥的建成,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现如今,国际活动在舟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举办的次数日益增多,同时规模也不断扩大。 国际活动的举办,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如今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是否能够满足社会、怎样满足社会需求都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供需不符的矛盾也逐步凸现出来。本文则从实际出发,围绕该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在舟山举办的国际活动的类型以及类型走向,从而提出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课程设计。望有助于解决英语专业人才不能较好地与当地举办国际活动所需人才接轨的问题。

一、复合型人才的国内外研究

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外学者都已经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在国内,例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的探索。进入竺可桢学院的学生,首先在第一学年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又能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来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兴趣爱好。接着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取主修专业。在专业基础上,又设有辅修课程,积极实践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在国外,例如Middesex 大学(1998)法语系,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了各类辅修专业。英语专业学生选修计算机、体育、生物等偏理工科的专业课已经屡见不鲜,选修美术、设计、对外汉语等专业的则更为常见。总体来说,英语专业正在不断地和其他专业相互渗透融合,这是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国内,正如戴炜栋教授所指出的,复合型培养模式是非英语国家在特定的发展时期特有的产物,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仍是未来改革的方向。[2] 但是在培养多能型人才时,存在着技术不足、基础不牢等各种问题。当代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克拉克・克尔(2001)年指出,当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时,它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与逻辑不再是它唯一的诉求,其外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是它必然要回应社会的使命。[3] (从国内外已有研究中都能看出,培养英语专业的符合型人才是社会的要求也是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现已有的成功教学事例也不断涌出)因此,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切忌盲目从大流,应结合当地的社会特色和社会资源,正确设定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方向及框架,切、切实际地回应当地社会发展需求。

二、国际活动的举行状况以及当地高校英语专业参与率分析

本文以一年多的时间中(2015~2016),曾在高校招募英语专业翻译者的国际活动以及知名度较高国际活动为研究对象。如自2015 年起举办的国际海岛旅游节、自12 起年举办的国际女子公路自行车赛,此外,包括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舟山国际沙雕节、国际青年女篮亚特拉斯系列赛、岱山国际海岛运动风筝邀请赛、国际眼看舟山各类国际活动等,并成立调研小组,实地访问了舟山市团市委、旅游局、体育局、外事办等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多渠道采访参加国际活动翻译工作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在校留学生等后获得以下数据资料:

(一)国际活动翻译人员组成比例分析

在舟山,国际活动的举办正处于上升期,总体情况如下:国际活动配有专业随行翻译的百分比为10% 左右。而天数较短、规模较小的国际活动只招募大学生随行翻译,比例在30% 上下,两者结合大约在40%。从所占百分比了解,专业翻译和学生翻译实则在舟山基本需求都在50% 左右。相比较之下,专业翻译人数不到临时招聘的高校学生的二十分之一。对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大学生,有机会在大学期间参与到此类国际活动中去,提高自己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就业、融入社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以毕业生身份跻身专业翻译行列、成为随行翻译员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学校为了培养英语专业“一专多能型”的学生,在开设选修专业课时要紧扣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二)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国际活动的调查

本次面向舟山群岛新区的当地高校,主要是以浙江海洋大学定海与长峙两大校区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固定发放,以及(浙江海运学院、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以及浙江海洋大学其他专业学生进行随机发放以及网上发放)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以及有效率都为96%。大一人数为7 人、大二31 人、大三47 人。总计人数为85 人。总人数少于预计比例,从诸方了解,究其原因在于人员重复率高、变动少。深层原因在于承办方或者主办方考虑到翻译者的基本能力素质、专业涵养以及对舟山地区的熟悉程度等,在年级段上有具体要求。

三、英语专业已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作为“东海鱼舱”的舟山,在其第一产业渔业的带领下,以对外贸易公司为就业目标的英语专业学生,其在校学习课程涵盖了电子商务、外贸函电、港口物流等。根据国际活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有如下发展方向:

(一)英语专业+旅游知识

2015 年,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的开办昭示着舟山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会更加迅猛。2016 年9 月,第二届国际旅游大会也同样如火如荼展开。浙江海洋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浙江大学舟山分校区的研究生都参与其中。2015 年9 月,浙江新闻客户端举办了“国际眼看舟山”的活动,舟山中学的外教老师、浙江海洋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以及各国在校留学生都参与其中进行互动。此外,国际沙雕节等也同样招募了当地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从活动的类型上着眼,高校为英语专业学习开设旅游知识课程,具有可观发展前景,也符合当地的社会需求。

(二)英语专业+佛学知识

舟山享有“海天佛国”的美誉,宗教文化也同样是旅游资源之一。普陀山尤负盛名,是佛教徒的朝圣地之一。此外,在普陀开设有佛学院,处处蕴含着佛学文化。特色的佛教建筑、悠久的佛家文化结合海岛风景,别具风味的“普陀印象”吸引了大批游客。2006年,中国首届国际佛教论坛就在杭州以及舟山举行,这无疑是一个拓展方向。英语专业辅之以佛教知识是以旅游资源为先决条件的,是对于方向一的细分,专一于普陀区。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解“印象普陀”演出文化、熟悉普陀各景点,合理并且中肯地满足国外游客对中国佛教文化的了解的需求。(当地高校可开设佛学文化课,有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避免不要的冲突)。据调查2016 年9 月浙江海洋大学设有了佛教文化选修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功开课。浙江海洋大学同时开设有旅游英语课程,然而学习的旅游景点与本地区的旅游特色不符,建议当地高校融入本地区的佛学旅游资源。

(三)英语专业+体育赛事

英语+体育专业模式即是目前最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复合型人才的英语培养模式[4] 舟山举行的体育类国际活动,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海洋特色。根据此点,舟山本地高校可为学生开设帆船课、海钓课、海岛野外生存课等具有海洋特色的课程,做到与国际活动接轨。浙江海洋大学已部分设有此类相关选修课,然而课程设置人数少,英语专业学生选修此类课程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现有课程基本为实操,对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而言,难度系数大,而且过偏向于操练用于评判的理论知识过少,无法有效的培养此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英语专业+体育类的复合型人才时,当地高校要对体育课程本身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有必要进行精简,降低学习者技能掌握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提高学习者理论上。此外,其他国际赛事,例如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自行车赛、国际篮球赛等等都是常见的体育赛事。针对常见的国际活动,应首先开设理论知识学习课程,掌握具有贯通性的术语,期间伴随大学体育课程选修,再进行长期的专业化学习。本地高校在国际视野下能够专注培养具有体育兴趣及基础能力的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力。

学校教育在“人本位”的基础上要做到“社会本位”。即当代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高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做到‘术业专攻’也要做到‘多能’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在现代社会中,中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以及英语在普通市民中的普及率迅速上升,削弱了单一交流型英语专业高校生的竞争力。为增强自身竞争力,各高校应根据2000 年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现今高校在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时,存在发展方向不明确、偏离社会需求、课程设计不合理等种种问题。本文是在分析国际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适用于本地高校的‘一专多能’的英语专业人才,希望当地高能进行课程改革,加快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书恒,郭伟,施晓冬,朱大奎.舟山群岛资源特点及其在长江三角洲中的地位和作用[J].经济地理,2006(03).

[2] 戴炜栋,张雪梅. 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

[3] John P. Smith III&Mark Girod. John Dewey&psychologizing the subject- matter: big ideas, ambitious teaching, and teacher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3:295,307.

[4] 李川.青海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英语选修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服务浅析 下一篇:高考改革下英语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