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

时间:2022-05-05 02:06:04

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

摘要:由于近年来洪水等问题,对河道的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河道治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河势,裁弯取直,河道展拓宽和疏浚等。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可以使该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河道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及工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作为河道管理部门,应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成为当前很多水利同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确保了河道治理工程正常运行。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可以使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河道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及工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作为河道管理部门,应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成为当前很多水利同行所关注的问题。

一、工程概况

某河段(二期)治理工程从某国道公路桥下游130m处至后铺段河道,全长5.0km。主要建设内容:新建和加固两岸堤防,滩面平整、边坡护砌及排涝涵闸等。

长期以来,某河段两岸堤防损毁严重,基本失去防洪作用,特别是治理段河道宽浅、堤防损毁,浪费大量土地,影响城市形象,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严重威胁某城区及其下游安全。

二、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河道内非防洪工程管理不当,部分环节不规范

由于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管理的不当,同样可以影响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要求河道主管部门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验收和运营等环节都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为河道内工程建设项目的依法管理提供了保障。各级河道主管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明确职能,强化管理,加强河道巡查监管力度,使河道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但是在某些环节上还是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二)、河道管理力量不平衡,个别地方人员不足、资金困难

近年来,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管理任务日益增加。由于个别地方经济发展缓慢或政府对河道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致使该地区河道管理人员较少,投入到河道治理工程管理的资金不足,导致管理力量和力度相对薄弱,执法、维护和保洁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

一是领导重视。省市有关领导关心关注治理工程,多次到治理工程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听取治理工程有关情况的汇报,多次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现场解决有关问题;工程指挥部各位副指挥长经常深入村街、企业和工程现场,积极抓管理、抓督促、抓落实。二是各负其责。工程指挥部各科室按照职责和分工,在分管副指挥长的领导下,围绕工程建设和施工环境创建积极开展工作。三是突出重点。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个别人员不顾工程大局,阻挡工程施工,在工程控制区域内擅自突击搭建临时或永久建筑、栽植树木等突出问题,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展统一执法行动,强力打击违法行为,为治理工程提供宽松的施工环境。四是指挥部出资对护栏、仿木桩、启闭机、闸门等生产厂家进行考察,在施工企业参与的情况下,对价格、质量进行比较,择优选定供应厂商,统一定价,统一规格,统一供应。做到既降低成本,维护施工企业利益,又节省制作时间,加快工程进度。

四、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审查

科学的规划、设计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河道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为保持河道平顺和河势稳定。本着上下游、左右岸统筹的原则,治导线的规划以河道现状为基础,根据本河段的河床演变特点,除因势利导、根据弯道外,还必须尽量保持一个平顺宽阔的河道以利于行洪畅通和主要河势的相对稳定。

(二)、加大河道管理工作资金投入,配备人员合理化

积极探索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资金投入机制,举全社会之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政府也应正视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调拨相应款项投入到河道管理工作中来,还应增加河道主管部门编制,更新监管设备,使其人员和设备配置基本达到合理,确保河道治理工程规范、有序地进行。

(三)、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验程序

1、开工前期工程质量检验

主体工程开工前,监理部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体系、技术交底制度等作出认真审核;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进入工地的机械等都进行严格控制,凡未经监理部审定一律不准进入工地。一是主体工程、重要工程部位使用的外购材料(钢材、水泥、止水带、土工膜等)的质量,除有供货厂家检验试验记录、产品合格证等资料外,还须按规定取样复验、分类存放等。二是使用当地材料如砂、石子等,均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验,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复试。三是混凝土、碾压土料等试验必须按规定要求,在开工前及时检验,检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审定后,方能使用。

2、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检验

一是在项目建筑物混凝土浇筑、堤防填筑等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工程部位或完成工程量情况,及时分批分段取样,做混凝土强度及碾压砂砾料压实干密度等试验。二是外购的启闭机、闸门及机电产品、仿木桩、护栏等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厂内检验记录、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并按规定现场试验、检查验收,妥善保管。三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施工单位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作好记录,及时填写并评定、三检表、。监理单位根据自己抽检的情况,核定单元工程质量等级。发现不合格单元工程,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单元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每月底将施工质量情况由施工月报形式报送监理部,监理部汇总,并报监理月报到建管局,建管局根据汇总情况填写质量监督月报,报送省、市质监站。四是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工程中所用的混凝土统一使用搅拌站提供的商品混凝土,确保工程质量。某市建管局还要求在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钢材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或砂浆拌和物等中问产品取样与检测均按照现行国家和水利水电行业有关标准执行,要求取样组数满足规定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主体工程堤防堤身填筑工程质量的检测取样与评定标准均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有关条文执行;排涝涵、工作桥工程规模较小,混凝土试块试验等均按照《水闸施工规范》、《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3、细化法律法规条款,完善办理程序

对于工程管理的资料申报、审查和管理的过程,应严格控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以采取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专题交流会等方式,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和兄弟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从而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监管的力度。

总之,加大河道管理工作资金投入,配备人员合理化等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对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测,各项检测及抽检报告表明,河段治理工程堤防填筑、滩面平整、排涝涵闸等主体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月芳.河道管理[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汪敬洋.浅谈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管理[J].治淮,2004(09).

上一篇:桥梁加固的应用与评估 下一篇:海滨城市建筑外形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