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时间:2022-05-05 02:04:55

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为26%;国外报道,DVT的发生率为30%~50%。了解DVT发病的原因及高危因素,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8月―2009年2月骨科手术141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62例。年龄在19―85岁。股骨干骨折53例,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转子骨折41例,胸腰椎压缩骨折8例,双侧胫腓骨骨折1例。

2 护理措施

2.1 确定高危人群: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血栓病史、下肢骨折、髋部手术、膝部手术、大面积损伤患者,以及手术时间长、手术范围大、长期卧床、高龄、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患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2.2 做好术前宣教:详细询问病史,将高危人群列为重点,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后果、危害、注意事项,让患者提高认识,对本病有足够的重视。灌输预防为主的理念,为后续的护理干预打下基础。

2.3 术后的卧位:术后协助患者抬高下肢20cm―30cm,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尽量避免膝下垫枕或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术后定时更换,每1―2小时翻身1次,避免患肢长时间受压。

2.4 药物预防:应用抗凝药物,术后12―24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一般用药10天左右。严密观察用药情况,若刀口渗血较多或引流量增多,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5 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可靠的方法。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一般患者麻醉过后活动足趾,做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由远端至近端被动按摩患肢。术后第一天做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舒缩活动,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功能锻炼的基本原则是主动为主,被动为辅,循序渐进,以病人可以耐受为原则。

2.6 饮食指导: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预防大便干燥的双重效果,避免因便秘而使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同时应禁烟,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及血粘稠度增高。

2.7 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注意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患肢疼痛、肿胀或发绀,应警惕包扎过紧或血栓形成,一旦出现肿胀,禁止冷热敷,热敷增加局部耗氧量,加重病情;冷敷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疼痛和建立侧支循环,勿在下肢用力按摩和剧烈活动,以防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

3 讨论

骨科术后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并限制患肢活动,静脉血流淤滞和血管内膜损伤易发生DVT,血栓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防重于治。我科对术后141例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术前健康宣教,通过、饮食、早期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仅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生率为2.1%。

上一篇: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 下一篇:心内科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