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2-05-05 12:01:48

浅析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国际贸易的日渐频繁,对贸易专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经济学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经济方面较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底子薄。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问题,要改革创新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培养为当前现代经济社会所需的经济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

国际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大趋势,国际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国际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上,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国际经济学是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国际经济学是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他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研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最佳配置,以及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国际服务、商品、资产等交易以及对国内经济体系的影响,涉及到数量关系占相当的比重和数学模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还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更不能培养符合现代经济活动所需求的经济类实用型人才。因此,探索国际经济学科学有效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模式,对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乃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由于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运用较多,需要通过抽象的思维建立一个纯粹的理论框架,这对学生的逻辑推导空间架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擅长高等数学,这让学生在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上有很大困难。高校的大部分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依赖教材,力求让学生理解学习经济理论就数学模型,从而忽视了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让课程变得枯燥乏味,生涩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也让授课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缺乏压力和动力,最终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1.2人才培养计划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随之国际经济发展,社会对经济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中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外语水平上也有较高要求,这就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1.3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效果的好坏和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有直接的联系。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程结构设置。

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案例讲解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着明显效果。部分高校教师还是习惯单一的讲解理论知识。不能灵活有效的利用教学内容,做不到理论用于实践的教学理念。

1.4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师队伍有待加强。目前,我国高校参与经济类教学的大部分教师中,往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的内容只能来于书中的理论知识,很难切合实际的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对书上理论知识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深入扩展与社会经济形势结合起来。

2.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2.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所用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教育下的学生实践能力有限,所学知识与社会人才要求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注重实践。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能到达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此,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熟练掌握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方法。案例教学能很好的把空洞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充分的利用辅助教学软件。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已经在高校普及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形式,其能有效的丰富教学资源,使课堂变得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2推行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是一门涉外的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课程,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对外语交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国际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外语交流技能,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实践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英语属于普及外语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外语技能,但是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因有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运用技能,一方面开设如外贸函电、经贸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来加强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应用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多用英语,多说英语等方式渐渐实现课堂上用英语交流,充分符合人才培养计划,符合国际经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2.3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发展而来,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另外由于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学模型和空间逻辑等数学知识,所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科学合理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4 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要想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必须要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国际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对教师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能使教师获得更多的与专业教学有关的知识并拥有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冈.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5).

[2] 李坤鹏.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6.

[3] 王未英,崔新健.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

上一篇:贫困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下一篇: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