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05-05 11:58:09

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编者按: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发展定位,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期“高职与产学研”专栏为读者介绍了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和职业院校的成功案例。“高职与产学研”专栏旨在为更多高职院校提供交流成功经验的平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件请至:magazine@cutid.省略。联系电话:010-62510209,62510225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为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采访了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会长朱传礼。

迅速崛起的高等职业教育

记 者: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但不少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不够,请您给读者介绍一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朱传礼: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规模上看,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268万人,是1998年5.6倍,招生总人数占到了高校总数的53.1%;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总数为1091所,是1998年的2.5倍,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9%; 2005年高职院校在校生713万人,比1998年提高了11.3%,占本专科在校生总人数的45.7%。

从就业情况看,1998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2%,2005年上升到62%,北京、浙江等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2005年已经达到了80%,就业情况良好说明了社会的认可程度在提高.

从专业设置和布局情况看,专业结构和区域配置也日趋合理。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总数268万中,工科类专业占了107万,占招生总数近40%,比1998年提高了34%,2005 年工课类院校共406所,数量也在增加。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工科类学校和专业的增加,说明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向健康方向发展。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区域配置比较平衡,分布合理,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教师队伍看,2005年从教人员有26.8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有5.7万人,他们不仅懂理论,而且在生产环境中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不强调理论课的系统、体系的完整,强调实用性,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课为专业课服务。

上述几点数据表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占据我国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 者: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请您介绍一下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为什么高职院校如此重视产学研工作?

朱传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名称是从合作教育演化而来的。合作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即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中文译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这里的企业泛指用人单位)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项参与,事实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最重要模式,也是最为成熟完善的高级发展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被各界高度认同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功能,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突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零距离”服务。所以要求高职院校要注重实训,注重产学研的结合。让学生在职业的真实情境中得到锻炼,增长技能,才能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记 者: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机制和模式是什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朱传礼: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实践的主要模式有9种,分别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

这些模式和成功案例在我们出版的“必由之路”一书中已做过介绍。成功案例还有:直接提出了“生产育人”的河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强调五位一体的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不少本科院校这方面也做得很好,如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则在产学研培养工程硕士等更高层次工程人才方面做出了成绩。

“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记 者:您刚才谈到不少本科院校也很重视产学研结合,那么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普通高校有什么启示吗?

朱传礼: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普通高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首先是德育方面,事实证明,学生在实践中首先学会的是做人。通过实践,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深刻了,懂得了吃苦,懂得了奋斗。其次是能力方面,通过实践,学生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掌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能力强了,才能在将来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我们的教育方针强调教学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上述两点说明,产学研合作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符合社会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与企业的结合,与行业的结合,与实际的结合,不管是文、理、工、农,都需要走这条路,不管是职业教育、普通院校的本科教育还是更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教育都必须高度重视。

记 者:请您谈谈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及高校产学研合作展望。

朱传礼: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越走越健康。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它不只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期间,教学能够和生产结合,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掌握技能都很重要。很多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证明,产学研结合不仅受到企业的欢迎,也受到学校和学生的欢迎。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得到了锻炼,掌握了技能,而且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往往能给企业带来活力,学校为企业为社会输送了人才,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问题也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解决。可以说产学研结合实际上是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我们相信,这条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人 物 背 景

朱传礼,安徽肖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为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通信与广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调入教育部工作,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高教司党总支书记等职,现为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会长。

上一篇:大学科技园: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环境 下一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