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5-05 11:22:59

加强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

演示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多年的生物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加强生物学演示实验的教学。

一、实验前认真准备,强化自身实验技能

生物学属基础学科中的自然科学,演示实验是自然科学教学最有效、 最直接的教学形式之一 。在讲课时,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示范操作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学生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的演示不仅要规范,还要熟练,做到有条不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的提高。每次演示实验前,我都要向学生说明演示实验的目的、实验准备的器材和材料、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的效果以及实验的时间。为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我一般准备两套实验仪器,万一失败可及时补救。另外上课前还要反复试验证实实验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如讲《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节时,教材上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课前3-5天,我就开始准备这些实验,先自己做一遍,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第一个实验是演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第二个是演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第三个是演示《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需要氧的参与》,让他们明确做这三个实验的目的分别是: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了能量、植物在呼吸作用中放出二氧化碳和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氧的参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使教学过程紧凑,有条不紊,在强化教师自身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总之,教师只有课前把实验准备好,才能在课堂上操作自如,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二、强化演示实验的探索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通过做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并努力营造“问题情境”,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寻找出某些联系,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在让学生观察《人的心脏模型》一内容来了解人的心脏的结构时,我首先出示模型图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找到心脏的四个腔,然后提出以下问题:与心脏四个腔相连的血管都是什么?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和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在做演示实验过程中,从所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这样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同学们迫不及待想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三、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一些演示实验,仪器简单,易于操作,效果明显。把这样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操作,这样增强了实验过程和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实验中得到充分发挥。如讲《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植物体内能否散失水分》演示实验,让学生可以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做,也可以将一个不漏气的干燥的透明的塑料袋套在一片叶子上或一个枝条上,袋口一定要扎紧。将这个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塑料袋的内壁有许多小水珠出现。这样,在讲该节内容时,教师再对该实验加以演示说明,学生通过事先观察到的现象就可迎刃而解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散失大量的水分。又如在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章时,本课开始的一个演示实验《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可改为学生实验。教师可指导学生操作,当他们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时,他们兴高采烈,体会到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释放出氧气这一事实的真实性,便很容易地接受和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四、增加演示实验,优化理论教学

生物概念的形成和理论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概念,寻求规律,得出结论,验证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多增加演示实验,优化理论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如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脉、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这几个概念以及心脏四个腔相联通的血管这些知识,难于理解;对于动脉血管中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的不一定是静脉血这一事实难以理解。过去讲解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但是它是怎样搏动的以及它的一些功能学生却从都没有亲眼看到过。我就用“人体血液循环电流模拟装置”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当接通电源后,可以看到心脏在不停地舒张、收缩,看到血液在不同血管内呈现鲜红色、暗红色两种颜色流动的情况,便会绘声绘色,动态的呈现出来,也把同时进行着的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一抽象的生理现象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了,弄清了易混淆、不易理解的知识。这样便活跃了课堂气氛,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思维开始活跃,产生了积极的探究的欲望。

总之,生物教学中加强演示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对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因此,应大力提倡实验教学。

上一篇:浅说物理教学与提升学生素质 下一篇: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