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

时间:2022-05-05 10:21:42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

【摘要】文章在对现有资本成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发现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问题,还有存在投资者和创业者素质不高的问题,这也是文章的创新点。此外,在研究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素质教育

一、研究背景

所谓中小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它们既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也有它们的特殊特征。中小企业除了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自负盈亏、服务于生产服务流通等领域的企业共有特征外,还有依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建,一般是大企业的服务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等特有特征。《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4年版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为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企业。

根据对各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均已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欧盟国家中小企业产值占其总产值的55%。美国中小企业产值占其总产值的50%以上,并解决了全国超过50%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且其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大企业发展乏力的情况下,其为社会提供了86%以上的新增岗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而融资问题又是一个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所以,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有重大的意义。

二、资本结构相关理论

资本结构研究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资本结构理论是由Merton Miller 和Franco Modigliani在1958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中提出的。MM定理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无税条件下的MM定理,这时的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无关,企业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考虑公司所得税条件下的MM定理,这是的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有关,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债企业的价值加上税率与负债的成绩,即这时有税盾效应;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存时的MM定理,这时单个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是难以确定的;考虑到企业的风险和股权成本随着债务比率的上升而增加,债务成本先下降后上升,故而通过权衡,可以获知最佳的资本结构。

虽然MM定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其限制条件逐渐放宽,但是其仍然具有明显的经典经济学的限制,是纯理论性的,实际操作性不强。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实的需要,后来经济学家逐渐放宽MM定理条件的限制,发展出了委托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控制权理论。

市场是不完善的,存在信息不对称,进而产生了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二是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委托理论认为,经营者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可能损害所有者的利益,相同的,所有者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也可能侵害债权人的利益。企业的资本结构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向社会传递企业的状况信息,高的股权比例预示着企业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存在很强的成长空间。而当企业的股价认为被低估时,企业会进行债务融资。

优序融资理论根据资本成本对各种来源的资本进行了排序,认为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最低,债务融资的成本稍高,而股权融资的成本最高。一般情况下,企业更愿意选择内部融资,然后才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的整体融资状况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即大多数的融资为银行贷款,其中绝大多数的资金都贷给了大型的国企以及规模很大和效益很好的私企。而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障碍很多。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困难

难以取得直接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均受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规模和形式都受到制约。而且,我国的直接融资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及时取得所需的资金。商业银行不愿意放贷。我国的商业银行行业集中度很高,资金主要控制在少数大型商业银行,他们更愿意贷出大笔的资金,而不是接手小单。民间资本融资成本高,发展受到限制。

(二) 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

1. 体制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2011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了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没有市场,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现在已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的经济体质仍然存在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先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通了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但是,其交易程序与主板市场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问题在于上市的条件限制。上市的条件和指标限制将绝大多数的企业挡在了直接融资的门外。

2. 中小企业的特征决定

尽管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各不相同,但是各国的界定还是存在一些相同之处。基本都从企业员工数、企业形式、企业规模、企业经营业务和地域范围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了界定。在各国,中小企业都是规模小、人数少、经营业务单一、地区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效益不稳定,经验风险高,管理水平低。所以,根据经济理性和资金的逐利性原则,这样的企业对资金没有吸引力。

3. 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商业银行行业集中度很高,资金主要控制在少数大型商业银行手中,他们更愿意贷出大笔的资金。其次,就是因为做小额贷款的成本高,于银行不利,他们更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没有那么开放,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周期比较长,成本比较高。

4.法规建设不到位

某些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许多法律条款的设定可能会阻碍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甚至在有的方面,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例如在风险投资方面。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机构。

四、国外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决办法

尽管中小企业融资难至今仍然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以美日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方面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至今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地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融资模式。研究他们的融资模式,将有助于研究找出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之道。

(一)日本的解决办法

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可以分解为四个层次的融资: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政府主导的机构融资、金融机构支持的融资、民间资本融资。证券市场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在JASDASQ市场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取得大量的直接融资,该市场有完善的交易审查、实时监控和信息披露系统。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投资基金和机构,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提升融资效率,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还设立了专门的投资机构和信用升级机构。成熟的金融机构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设立主力银行,专为一地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贷款。在日本,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可以得到政府从政策和经济上的双重支持,他们可以从政策性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获得税收优惠。日本的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积极性很高。

(二)美国的解决办法

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涌现了一批敢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基金,该种融资模式已经支持了美国超过10万家企业的发展。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权威的信用评级和担保,促使中小企业获得资金。其健全的NASDAQ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更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渠道,这两种融资方式不仅使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而且其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额度相对较大。

(三)欧洲的解决办法

为促进其中小企业的发展,德国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与支持,在政策方面给予大量的支持。由于其资本市场不如美国发达,所以主要的融资还是通过债务融资。政府提供的政策性贷款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在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极大的优惠,例如税收优惠、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机构给予利息补贴等。英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证券融资和内源融资。其最大融资促进方式特点是,通过政府投资机构的投资来对资本进行引导,促使资金流向中小企业。

五、结论及建议

由第二部分的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无论哪一种资本结构决定理论,都只能解释现实中存在融资方式的一部分。事实上的企业融资实务,通常涉及各种理论分别解释的各个方面,最后的融资决定通常是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以后,取得相对更优的融资方案。相对更优,既要考虑到融资成本和融资方式,还要考虑到融资方案的可行性。企业的融资过程就是一个权衡的过程,是对各种利弊整体择优的结果。

自2007年以来,我国先后产生了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基金、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这些融资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仍然有它的局限性。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主要还是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现代融资模式不足。

我国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做出努力:

(一)政府更积极的参与到中小企业融资

主要应做到资金的投入、政策的支持与引导等。例如应设立国家投资机构,参与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对民间资本作出引导,汇集更多的社会资源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律,但是并没有与之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指明政府应该如何做,如何调动民间资本等。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商业银行业的发展,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既能更容易地在一级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也能通过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融资。还应该加强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

(四)加强对我国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教育

增强创业者对投资项目的分辨能力。由理论分析可知,企业的价值本身并不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成本,而是由企业的成长性决定的。看一个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要看企业所在的行业前景,小企业的经营者和经营模式。这些都取决于创业者的素质,一个好的创意,加上好的经营策略,一定不会找不到投资者。

参考文献

[1] 宋晓梅.资本结构理论:基于公司控制权考虑的研究[J].新世纪经济管理博士丛书,2009(11):24-30.

[2] 静婷,王淑梅.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会计,2010(02):11-12.

[3] 邓文慧.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探究:结合JASDAQ市场的融资机制[J].中国商贸,2011:117-118.

[4] 安春梅.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2009(05):73-75.

[5] 蔡芳.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1(36):124-125.

[6] 王永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J].浙江经济,2011(05).

[7] 费宪进,郭舒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区域集优债务融资[J].浙江金融,2012(05):38-40.

作者简介:李世慧(1962-),女,湖北十堰人,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会计师。

上一篇: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拓展中间业务 下一篇: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