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粮玉米水分检验与储藏

时间:2022-05-05 07:30:50

潮粮玉米水分检验与储藏

一、玉米的籽粒结构对玉米储藏的影响

玉米的胚约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左右,占全粒重的10~12%,组织疏松,玉米在储藏过程中的许多变化,如吸湿性、生霉、发酸、变苦以及呼吸量大小等关键变化都取决于胚部。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是通过胚部进行的,干燥的玉米其胚部含水量小于整个籽粒或胚乳,玉米胚部含有整个籽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酸度始终高于胚乳,由于玉米胚部还含有较多的糖分、蛋白质和脂肪,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完整玉米生霉首先从胚部开始。由于玉米的胚大,带菌量、破碎粒多于其他粮食,在保管中比其它粮食更容易发热霉变,轻者品质降低,重者失去食用价值。因此,玉米较其它粮食作物难储藏,在储藏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降低粮食损失。

二、 潮粮玉米水分使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检验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执行的是GB5497—85标准。其中105℃恒重法为标准方法,它是在105℃温度下烘3小时(油料烘90分钟);而定温定时烘干法是采用130℃烘40分钟。由于这二种方法测定操作时间长,不能适应生产工作中的需要,因此,我们近年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的是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水分。

由于它测定时的快捷省时,工作中给我们在检验测定水分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测定水分时与标准方法比较存在一定误差。首先要保证被测样品具有代表性,在使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时必须与标准方法测定出的样品结果相对照,用标准方法测定出的值来修正谷物水分测量仪的误差。我们垦区玉米收获时的玉米水分一般在25%—35%之间,我们先用105℃恒重法测定出一个30%水分的玉米样品,该样品在用谷物水分测量仪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与标准方法对照,这样我们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测量水分在25%—35%之间的玉米所测量的结果就缩小了误差,另外再辅助感官检验的配合,我们用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出的水分结果就相对准确了。

三、玉米的储藏

(一)玉米粒的储藏

1、玉米粒入仓时要做到分水分、分等级入仓

我们地区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量在25%—35%,收获后日照条件差,水分特别大的玉米,要随收随处理;水分低的可以根据情况临时储藏或推迟处理。由于湿玉米果穗脱粒时易造成较多的破损粒,带菌量增大,增加了吸湿生霉和虫害的危害机会,所以为了安全储藏要对入仓后的玉米进行分水分、分等级储藏。

2、玉米粒适合低温密闭储藏

根据玉米的储藏特性,适合于低温、密闭储藏。一种是干燥密闭,一种是低温冷冻密闭。我们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水分玉米降到安全水分是很有困难的,因此,除了对部分玉米烘干降水外,基本上是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储藏。

3、玉米粒储藏要做好防虫处理

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米象、大谷盗、拟谷盗、咖啡豆象以及各种蛾类等玉米的胚乳比较坚硬,胚部比较松,害虫一般先危害胚部,破坏胚的组织,从而为霉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对防治甲虫和蛾类幼虫我们所在地区多采用冷冻处理,而后密闭压盖,还可采用塑料幕布压盖或密封缺氧;对已经生虫的玉米可用过筛或熏蒸的方法除治。

4、 玉米粒的除杂、净粮是安全储藏的必要措施

玉米中含有较多的未熟粒、破碎粒、康屑以及穂轴碎块等,这些物质的吸湿性强,呼吸量大,带菌量大,孔隙度小,湿热容易积聚,易引起发热、生霉,招致虫害,因此,玉米在散堆前一定要进行一次过筛,除杂净粮。

(二)玉米果穗储藏

玉米果穗储藏方法是典型的通风储藏,我们垦区玉米的播种面积大,收获时间集中,烘干能力不足,玉米收获时籽粒水分在25%—35%,由于果穗堆内空气流动大(空隙度51.7%),又值低温季节,因此,尽管高水分玉米果穗的呼吸强度仍然较大(10-20毫克/小时/100克干样),还能保持热能代谢的平衡,堆温变化较小,在冬春季节长期通风中,玉米果穗也得以逐渐干燥,这样就无形中降低了晾晒中的成本和时间;果穗储藏时籽粒胚部埋藏在穗轴内,只有籽粒顶部角质暴露在外,可以有效防止虫害;穗轴内养分在初期仍可继续输送到籽粒内部,增加籽粒养分,在穗轴上继续进行后熟,提高玉米的品质,玉米果穗储藏对我们垦区的现状非常的实用。

(三)玉米的钢网仓储藏

玉米果穗钢网仓储藏方法与玉米果穗圆仓或仓库储藏对比,玉米钢网仓储藏,有着极大的优势,近两年我们垦区的钢网仓储藏给我们的玉米果穗储藏解决了极大的难题。玉米果穗钢网仓储藏方法的优点是:1、防雪、防雨,节省苫垫物资;2、通风好,易干燥;3、防鼠;4、节省晾晒场地。我们应根据播种面积和玉米的产量,适时增加钢网仓的数量,这样不但节省了处理费用,又可以解决时间紧、任务大的矛盾。

随着我们垦区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做到丰产又丰收,把收获的湿玉米及时的销售、玉米烘干、钢网仓玉米果穗储藏三者方法相结合,及时掌握玉米市场销售价格,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认真做好玉米的检验和储藏,适时销售,真正的为农民增产增收,积极调动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164095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粮油市场管理办公室)

上一篇:聚落与场地在建筑设计中的探究 下一篇:西红柿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