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

时间:2022-05-05 06:44:22

浅析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提升,人们对水质要求逐渐上升,对水质安全越来越重视。水质检测可以通过专项技术对城市供水数据变化规律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水质变化内在联系,对城市水质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出发,对影响水质检测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提升水质检测准确性的具体措施,现结果如下。

【关键词】水质检测;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1 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水质检测主要是依照监测项目指标要求对水质中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实现水质数据采集的技术。该技术采集内容主要包括水质状况综合指标及水质有毒物质指标两大类,其水质状况综合指标包括温度、浑浊度、PH值、色度、生物需氧量等;水质有毒物质指标包括有机农药、重金属等。水质检测中需要针对上述内容建立数据模型,对指标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研究,从而达到对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控制提供依据,并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到预期的要求和规定的水质标准。

水质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水质检测可以针对各项元素和指标,对可能影响供水安全的因素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消除供水安全隐患。该监测技术能够从各项水资源指标出发,对水质进行评价,提升了饮用水及地表水的控制效益,水质调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该检测还可以通过各项有毒物质分析,增加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生态建设效益,为绿色家园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影响水质检测的因素

水质检验操作环境较为多样,操作流程较多,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当前影响水质检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1)水样来源:检测水质是判断该区域水质状况的基本,如果水质来源混淆,后续水质检测工作都是徒劳无功。当前水质检测的过程中许多人员都没有对检测点进行合理设置,没有建立专门的制度对检测水质样本进行保护和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样来源控制的有效性。

(2)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水质检测结果。在实施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没有依照检测需求和水质环境合理设置检测方法是造成水质结果准确性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是影响水质检验分析的关键。许多检测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只是通过常规水质检测操作对水质要素进行分析,导致检测数据与本质数据天壤之别,严重影响了水质控制的工作效益。

(3)检测仪器:检测仪器是水质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效果与水质检测准确息相关。在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严格依照说明书操作,没有对仪器进行定期送检,缺乏完善仪器保护及仪器管理体制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仪器检验操作的准确性,导致检验质量大幅降低。除此之外,在操作的过程中检验仪器被外界因素污染或检验药品失效也可以造成水质检验准确性下降,导致水质检测质量受到制约。

3 提升水质检测准确性的相关措施

(1)合理设置水质检测点:水质检测点在设置的过程中要依照不同的水域环境和水质状况选取合理位置,保证水质采样的准确性、标准性、有效性。例如,地下水检测的过程中为防止污水产生的块状污染影响水质采样结果,可以适当将水质检测点设置在同流域平行方向上,防止块状污染导致监测结果受到限制;在蓄水层、渗透井水质检测的过程中要依照渗透度指标合理设置水质检测点,最大限度缩短检测点距离,防止出现距离较远导致的水质监测不合理现象的产生。总而言之,在设置水质检测点的过程中,检测人员要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扩散对水质状况的影响,消除污染物分布对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检测的过程中人员还要控制好检测环境,消除外部环境对取样结果的影响,保证水质检测点状况与水域水质相符合。

(2)合理选取水质检测方法及检验管理体制:传统水质检测的过程只是通过常规仪器设备对水质状况进行检验,各项数据结果准确性受到很大制约。在当前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单位要加大对专业仪器设备的投入,对不同水质环境下的检验方法进行明确,确保人员能够选取合理检测操作,最大限度改善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在检测的过程中,监测单位还要加大对检测仪器和设备的管理,对上述仪器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各项仪器设备精密度指标与检测需求相统一,从仪器上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检测单位要对各项水质检测步骤严格把关,建立检测管理制度及检验流程标准和规范,确保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最大限度改善水质检测指标及结果的准确性。

(3)合理设置水质检验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在设置的过程中要依照水质环境合理选取。常规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要对不同时期采样指标进行合理设定,保证水源采样频率与实际水质变化规律相统一,从本质上提升水质检验的准确性。例如,人员可以将采样指标确定为水期,依照枯水期和多水期合理控制采样频率;人员可以将采样指标确定为季节与降雨量,依照降雨量的多少、密集时段合理控制采样频率。在特殊区域采样的过程中,检验人员要建立长期采样体系,每月一次,对数据实施检验分析及处理;在常规区域采样的过程中,检验人员要在不同指标分类的时期实施一次测量,水质状况变化频繁区域可以采取两次测量,将数据汇总,实施对应分析及处理;饮用水应依据CJ/T206规定进行采样。具体采样频率设置时可以依照水质变化,在保证水质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

(4)加强水质检验队伍建设:在对水质检验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检验单位要对人员检验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对人员检验素质进行改善,确保人员能够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各项检测操作。检验单位要对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及在岗培训,确保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水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要对水质检验流程、细节进行全方面讲解,确保人员能够严格依照检测规范落实各项检测内容,提升操作的规范化、合理化;要加大对人才的引入,通过高质量人才提升整体水质检验的效益,改善水质检测工作面貌。除此之外,在水质检验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检验单位还要强化对人员工作的考核,将绩效考核与工资结合在一起,对检验人员工作进行奖惩,提升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效益意识、质量意识,保证水质检测工作协调发展。

4 总结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逐渐深入,水质指标状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在对水质检测准确性进行提升的过程中,检验人员要合理控制水质检测点设置规范性,提升水质检测方法及管理控制的有效性,检验单位要创建专业检测环境,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双管齐下,形成良好的水质检测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双林.可持续的水质管理政策交易的作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9.

[2]熊莎莎.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4).

[3]张译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J].科技传播,2011(15).

[4]于立婷 赵振华 陶海强.几种水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与优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3).

上一篇:岩土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问题 下一篇:解析化工制药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