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采购预算编制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04 09:37:16

军队采购预算编制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军队采购预算编制是军队采购预算管理的难点之一。文章针对目前军队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军队;采购预算;编制;对策

军队采购预算是确保采购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是预算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采购预算相对于一

般财务预算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钱物对应,预算明确具体、便于执行。应该说,集中采购改革需要编制采购预算加以规范,另外,编制好采购预算也有利于有效执行预算,强化军队预算的资源配置职能。目前,军队采购预算制度已确立起来,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军队采购预算管理的关键,军队采购预算管理首先要改革、完善军队采购预算编制。

一、目前军队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基本问题

从军队采购预算编制的最直接形式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没有明确到可以组织采购的具体的项目、名称和数量。单价填列偏离市场参考价太多,往往图省事取整了事。需求时间不祥,造成采购计划和采购组织陷入被动、忙乱的局面。性能要求一栏不填或者指定品牌,有违《政府采购法》的做法。

二、成因分析

(一)认识存在偏差

有人认为,预算编与不编一个样,反正最后执行的时候都不按预算来,因此存在走形式的情况。其实采购编预算和不编预算是有很大差别的,预算不仅是形式问题,而且是管理方法的科学性问题。预算难以执行,既有一些思想抵触情绪,更有预算本身偏离实际太多而难以执行的问题,预算管理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反映了管理思想没有跟上实际发展的现实,理论落后于实践。采购预算管理纵有千头万绪,其前提还是编制好采购预算。有人认为,一切都按预算来,没有了自由,因此不愿编采购预算。事实上资源总量是一定的,事前没有规划、计划预算,由此造成的无预算的盲目结果不是更自由,从长期来看而是约束更多。以上错误认识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如果这些错误认识不纠正,采购预算管理的诸多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为任何先进的思想或方法最终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没有人的积极主动的配合是很难有实际效果的。

(二)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评缺乏明确的标准,考评依据不足,往往以经验判断为主,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必要的历史数据支撑。没有考评指标也就缺乏有效的评价,没有评价,采购预算编制是否偏离了目标就很难说清楚。当前财务经费标准覆盖面比较广,实物编配标准则是处于“真空”状态。以办公用品为例,某一级单位不同部门应配多少电脑,其相应的管理、处置标准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编制人员在编制采购预算时感到无所适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目前财务管理是实行的“双轨制”管理体制,事业经费由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编制体制调整后,一方面财务部门人少事多的客观事实凸显,导致财务人员“忙”不过来,另一方面事业部门也不愿“放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双轨制”嬗变为事业部门编制分项预算,财务部门汇总分项预算形成单位预算。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一方面各事业部门不可能专配财务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于是大都由业务人员兼任,所以相对于财务管理尤其是预算编制而言知识结构不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各业务人员站在本部门利益角度出发编制的预算不免有失偏颇,在没有更权威的协调机构的前提下,难免会出现诸如重复建设等诸多弊病。不仅如此,财务部门采购预算编制人员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知识短板”。

三、加强军队采购预算编制的对策分析

(一)端正思想认识

首先,明确编采购预算和不编采购预算的结果具有很大区别。除了通常意义上的预算功能如增强约束,强化管理,防止腐败,规范采购活动之外,从经济学角度讲,编制采购预算可以大大降低决策的总成本。一项决策的成本不仅包括决策实施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即外部成本,也包括决策制订本身的成本,即决策成本。因此,决策总成本就为外部成本和决策成本之和。军事经济是个大系统,军事经济活动呈现出系统属性,如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层次性。当军事经济活动符合自身固有的规律时,军事经济运行状态良好,军事经济效益显著。实施采购之前搞好规划、计划,按照系统管理思想,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并按照预算实施采购,无疑会大大缩减决策总成本。反之,年初无预算或预算不具有可执行性,在实施采购时不断变更计划,反复决策,无形会增加决策总成本。其次,明确编好预算和不编好预算结果大不一样。有人可能认为反正预算编了还是不按预算实施,所以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其实预算的执行很大程度上是由预算本身决定的。如果预算反映了军事经济运行客观规律,何愁不按预算执行呢?编制预算不科学为预算执行不力“制造”了一个“合理”的借口,预算执行不按所编预算来反过来又弱化了预算功能,降低了预算编制积极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形成预算管理“编制执行两张皮”的痼疾。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采购预算管理要搞好,制度要完善,首先要编采购预算,不仅要编采购预算,而且要编好采购预算。

(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既包括了经费供应标准,也包括了实物编配消耗标准,既包括经费管理标准,也包括评价标准。第一,建立健全实物编配标准。编制采购预算就维持性经费而言,其实是在供应标准下的进一步明细,要使采购预算减少甚至杜绝重复采购、超标准采购等问题,就必须有明确的实物消耗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采购预算编制也相对变得容易的多。就建设性经费而言,建设经费都是项目经费,实行项目管理方法,编制采购预算实际就是要在申报经费预算时予以明细,便于上级审查。对于项目经费中能以标准加以明确的必须加以标准化。第二,建立健全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标准化有利于财务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军队是按照高度分工和高度综合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有精细的分工,这种分工并不意味着各自随意行动,而是不同部门、不同的岗位按照总体要求从不同的侧面履行各自的职责。各个环节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高度统一,密切配合,互相衔接,协调动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那些具有经常性和重复性特点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就形成了管理标准。大家按照科学的管理标准要求,做好各自应该做的事情,从而使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化、规范化。比如,信息传递和反馈工作,过去是依靠上令下行的指挥,信息传递迟缓,层层上报,层层下达,迂回大,效率低。通过管理标准化,可按分工职责规定的明确要求,直接向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传递信息并及时反馈,主动处理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建立健全考评标准。传统的预算考评指标往往从经费开支使用的角度出发设定,没有跳出经费开支的圈子,制约了考评的综合全面性。可以考虑建立以任务完成率为核心指标的指标体系对军队采购预算执行情况加以考评。

(三)着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军队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军队每一次改革对人才都提出新的要求,军队集中采购和预算编制改革要求是采购预算的背景,就采购预算管理而言,对采购预算管理人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财务部门自身要熟悉预算编制要求、原则、程序、方法、标准及各项财经法规,同时还要懂得一些采购业务知识、采购管理规定,如政府采购不得指定品牌,排斥潜在供应商等。熟悉市场价格,掌握系统论知识,才能编好预算,有针对性地提出预算编制修改意见。就目前体制来说,用好财务部门的审核权实际上就是要指导好各业务部门和下级单位编制好预算,而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预算编制演变为反复协商协调的过程,财务部门是负责牵头的部门也是把关的部门,因而对财务人员要求是比较高的,除此之外,还必须会使用软件进行预算编制工作,用模型进行经费测算和评价,甚至会用计算机语言按照军标要求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软件和制作网页等。对业务部门编制人员而言,除了要熟悉本部门的事业任务之外,还必须懂得一定的预算知识、法规,财务部门要加强指导,保证预算编制在源头上就不偏离预算目标。

参考文献:

1、万东铖.军事经济运行机制重塑[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黄瑞新.公共经济理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3、傅道忠.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6).

(作者单位:兰云波,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三队;孙迪,65639部队后勤处财务股,作者为股长)

上一篇:军队工程建设经费正规化管理管见 下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