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文批改系统的设计与创新性研究

时间:2022-05-04 10:21:53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的设计与创新性研究

摘要: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语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ASP等关键技术设计基于Web在线作文批改系统是以现代教育技术提倡的先进教育手段服务于作文写作,创建有效作文批改的得力助手。本作文批改系统的及时反馈、强大交互性等方面使写作批改过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创新。

关键词:作文批改;反馈; 现代教育技术;关键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27-01

1 引言

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主要构成环节,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作文写作与作文批改,使学生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在"被咨询者"的主导作用下进行行之有效的作文写作是我们开发作文批改系统的出发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考,强交互性、及时反馈、资源共享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即我们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开发了在线作文批改系统。让写作批改过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写"到"学生加工写"的想法。本文对自己设计的基于Web的作文写作及批改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及创新点进行说明和探讨,以求自己在已有的设计创新点上有一个更高的提高。

2 总体设计

2.1 总体结构。

本系统的结构体系是建立在Web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的基础上。B/S又称三层结构。其浏览器主要作用便于用户浏览页面,Web服务器进行逻辑处理,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数据存储和维护。

2.2 目标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目标是,学生在老师讲授完作文类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后,可以选择进入该系统进入对应作文写作练习。可以随时与老师保持联系,解决作文课堂学习中的盲点。老师则可以对学生提交的作文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元化的作文批改评价。此系统可以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帮助,使其增加对作文的写作兴趣。最终,学生可以通过同一页面查阅自己写的文章和老师批阅过的文章,形成对比性学习,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3 数据库设置。

本系统的数据库主要包括教师表、学生表、写作表,且与网站能够实现动态链接。三个数据表之间是通过登录名来实现链接的,可以相互调用,并且针对学生写作和教师批改作文采用了flag标记,使整个管理有序,避免了数据的冗余。

2.4 界面设计。

本系统界面设计主要有学生、教师注册界面;学生写作及参看作文界面;教师批改作文界面。整个界面的设计都考虑到人性化原则,实用性原则。学生注册界面如图:

(1)所示 教师注册界面与同学注册界面相同

3 关键技术

基于Web的在线作文批改系统能够对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提供一个强大的交互空间,这得益于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技术的有效利用。在此系统的开发中,我们从分析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到有效交互,尝试了多种实现技术,最终我们利用ASP+ADO相结合作用于作文批改系统。数据库采用Access实现,开放的数据库连接方式可以使分散的异构的数据库用标准的SQL语言查询。Flag标记的使用,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顺畅。

强大的在线编辑器的嵌入式用,使整个作文写作与批改更加人性化。比如,老师在写评语时,可以插入鼓励的话语,让同学感觉更加亲切等等。

实现了强大的交互性和资源共享性。

4 创新点

(1)遵循现代教育技术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设计的本系统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服务同学,

方便同学设计。

(2)嵌入大型在线编辑器并能实现人性化运用,比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可通过插入图片、导入音频等等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写作。

(3)Flag标记的应用使整个运行系统顺畅,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效率性。

(4)学生查看作文时,可实现同时查看老师已经批阅的一篇作文和这篇作文未被批阅前的情况。对比查看作文,更加明确自己的错误点,有利于进一步对错误的改正,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5)插入在线字典工具,可方便同学查询词语等,进一步辅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6)本系统的整个设计都是以教学设计为依托,以创新教育的"创新学习"为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和再加工。

(7)解决了以存在的作文批改系统交互性、人性化的不足,能够有效地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符合现代教育技术[1]对创新教育的要求。

5 结束语

在线作文批改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作文写作并且能够成为教师批改作文的得力助手。进一步可以更好地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对创新教育营造"充满活力"[2]的教学氛围的要求。在我们进一步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将要借鉴Wiki的相关功能,实现"生生互评作文",让作文批改上一个高度,更好地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批改别人作文的同时,也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优点。在线作文批改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有着不断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09:26-36.

[2] 王泽钰.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2:52-54.

作者简介:高楠楠,女,1990年9月,籍贯,山东济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上一篇: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AB案评析 下一篇:球磨机在选矿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