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家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7:16:48

在线家访总结

在线家访总结范文第1篇

一、电子家访的意蕴

1.含义

家访,有家庭采访、家庭访问、家庭拜访等意思。从教育学意义上来理解,家庭访问是教师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有效方式,简称为“家访”,其主旨在于解决学校教育过程中儿童和青少年的个别家庭教育问题。家访主要是指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主要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以及商讨如何共同教育儿童和青少年的方式与方法。那么,电子家访是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依靠电话、短信、微信、微博、QQ群、E-mail等一系列电子通讯与网络交流工具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商量出共同教育儿童和青少年的方式的一种教育工作形式。

2.背景

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家访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根据相关统计,我国手机用户的数量已达到11.46亿。全国家庭电脑普及率也达到15%,而处于发达地区的杭州、北京、上海的电脑普及率分别达到41.1%、38.1%和36.7%[2]。第二,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交流观念的改变。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在逐步改变,当然,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打电话、发短信、QQ聊天等已经不是什么时髦的东西,而是非常普通的交流方式。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也以打电话、发短信等作为主要联系方式。第三,生活节奏加快也是一个重要背景。在当今时代,学校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更加需要学习,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生家中与学生家长直接见面。同时,学生家长也忙于工作和学习,在高速的生活工作节奏下,电子家访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第四,教师登门造访不便。由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等原因,农村学校出现集中化的局面,离学生的家比较远,而在城镇中小学中,学生家庭分布在城镇的各个社区,往往距离学校也有一定的距离,在家校距离较大的局面下,电子家访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家访方式。总之,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电子家访应运而生,成为当前家访的一种重要形式。

3.分类

第一,在线电子家访。教师与学生家长通过打电话、QQ聊天、班级网页、家校通平台等在线的交流方式,来进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种形式可以视为在线的电子家访。第二,离线电子家访。通过QQ留言、MSN留言、E-mail、手机飞信、微博、微信等方式,学校教师就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反应给学生家长,而学生家长也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信息反馈,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此种家访可以称之为离线的电子家访。

4.优点

第一,节约教师和家长的时间。同传统家访相比,电子家访通过网上聊天或手机电话等形式来进行,其速度较快,能充分节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宝贵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工作压力。第二,能及时反映问题和反馈信息。一旦教师发现有什么问题需要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就能及时将这些问题反映给学生家长,同时也能让学生家长迅速作出反馈。第三,扩大了家访的范围。一方面,电子家访能让家长“走进学校”和“走进班级”,让家长能在“家校通”、“班级博客”、“学校网页”、“班级QQ群”等网络平台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学习与生活状况,扩大了传统家访所不具备的平台和范围。另一方面,电子家访使家长“看到”班级和学校其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状况,能更加立体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从而扩大了传统家访的范围。第四,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尴尬。一方面,部分学生家长在外地工作或工作时间忙,电子家访能有效解决教师与家长在时间上的冲突。同时,一些学生家长注重隐私,教师登门拜访与他们的作息时间相冲突,导致部分家长抵触上门的家访,而电子家访可以避免这一尴尬。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家长不善于与人交流,甚至部分家长在与教师的面对面沟通中有一种紧张感,那么,电子家访可以避免这个尴尬。

5.缺点

第一,电子家访的“冷漠”与“生疏”。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早就指出,教育是一种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和对话。但是,电子家访没有“面对面促膝谈心的交流”,也没有“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直接沟通”,所以使得电子家访让学生家长感觉“陌生”与“疏远”,以至于一些学者喊出了“传统家访无法替代”[3]。第二,家访信息不够客观。电子家访不能有效及时、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家庭和生活环境,不容易了解孩子家庭的真实情况。同时,电子家访中的时空差也会导致出现信息沟通不畅以及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容易造成家访信息失真,使得家访的信息不够客观和精确。第三,部分偏远地区、落后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缺乏能够支持电子家访的基础设施,使得电子家访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第四,电子家访客观上要求学生家长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是,一些学生家长素质不高,缺乏上网、发短信等方面的能力,将导致家访不能进行。

二、电子家访的特点

1.家访的操作方式更加便捷

伴随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与家庭化,让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学校教师可以就某些学生的教育问题方便地与家长沟通联系。只要教师或班主任打开电脑,在网上打上所需的内容或插上形象的照片、图片,就能在短时间内传发给学生家长,而且可以是图文并茂。可见,电子家访能更加方便,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便捷性沟通,这是电子家访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2.家访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通常以“一对一”的方式呈现,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实现个性化的阐述和个别化的说明。同时,对家长家庭教育行为和方式的指导往往渗透在个别的联系之中,而且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内容也实现“因人而异”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因此,电子家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随机性。

3.家访形式显得灵活和多元

由于电子家访不受时间的约束和限制,即使在学生家长的单位里,学生家长也能自由选择合适的家访时间,对那些需要同学校教师交流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联系,因此,显得非常地灵活、方便、多元化。当然,E-mail、QQ等网络交流工具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内容,所以,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都具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权,即他们不但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而且可以选择各自喜欢的方式和途径,既可以选择邮件方式如给学校教师邮箱发邮件,也可以选择家教论坛形式如BBS之类的论坛,还可以选择微信、QQ之类的网络聊天形式,从而实现家访形式的多元化。

4.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民主和平等

电子家访的指导,缩短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延长了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时间。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一对主体,更具有亲和力。这样无形之中淡化了教师的指导者形象,而是以你说、我说、大家说的一种交流式、分享式、讨论式的形式出现,使家长和老师在互抛、互接球的过程中改变老师讲,家长听的被动式指导方式,从而增进彼此的情感,使教师与家长积极参与到互动式指导、教育工作中。

三、电子家访的实施策略

1.深刻领会电子家访的精神实质

家访是一项系统工程,家访系统化管理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助推剂[4]。可见,家访是一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之间协同教育的表现,也是“三位一体”教育的重要表征和实现途径。那么,电子家访是家访形式中的一种,也包含在协同教育之内,因此,电子家访的实质也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一种教育合作,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协同,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在学校学习愉快,在家庭获得更好的成长,同时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掌握电子家访相关的操作技术

前面已经提到了电子家访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那么,在电子家访中就需要改变那种信息素养落后的面貌和局面,掌握电子家访相关的操作技术。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提到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到的“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中小学教师需要进一步学习电子家访的相关操作技术,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教育信息素养。家访不是教师单一方面的教育工作,而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完成的,因此,学生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不断学习信息技术,从而为电子家访提供更加迅速、快捷的交流平台。

3.精心做好电子家访的准备工作

第一,做好电子家访的计划。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做好一定的家访计划,如一个学期家访的人数和家访的频率等方面,教师需要做好精心的计划和规划。第二,准备好电子家访的时间。在执行家访计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好家访的时间,尽管电子家访具有时空上的优势,但是,教师还是需要选择恰当的家访时间和时机,避免信息反馈不及时和信息反馈不客观等问题的出现。第三,选择好电子家访的通讯工具。当前的通讯工具比较发达,电话、网络等都是重要的电子家访工具,但是,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家长采取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现电子家访的高效性,达到家访的主旨和目标。最后,教师需要做好电子家访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提高家访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电子家访时,需要进行电子家访的系统化设计和规划,如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五小黄崇飞老师所采取的“访前五评”、“访时四介”、“访后三思”等系统化的家访设计,从而实现电子家访更好地为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服务。

4.实现家访的多元化

电子家访成为一种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家访的实践中去。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电子家访不是家访的唯一途径,也不是绝对最有效的方式,我们需要实现电子家访与传统家访的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凸显家访方式的多元化。在进行电子家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会选择性地进行电子家访,正如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毛乃佳老师指出的,“通讯发达后,家访其实变得更加便捷,一定程度上是加强了家校联系。但是,只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实现家校联系,相当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弱化了情感交流”。因此,需要实现家访的多元化,采取“一概而论”、“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5.加强电子家访的研究

当前,尽管电子家访被广泛运用到家访中去,但是关于电子家访的研究却不多,从中国知网上来看,主要是一些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在思考电子家访的问题。对于电子家访的研究,目前来说,在中国知网上找不到10篇,可见,其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子家访,提高电子家访的实效性,有必要加强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总之,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电子家访在不断超越传统家访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但是,虽然电子家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不是唯一的家访方式,需进一步去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赵文华,马国彦.教师家访的教育功能探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4).

[2] 何彬.小学电子家访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 孙理.教师传统家访缘何渐行渐远.兰州日报,2010-10-13.

在线家访总结范文第2篇

一、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家长群,让关心永远在线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一所初级中学,学区范围几十平方公里,接纳来自多所小学的毕业生。很多学生离家都是非常远的,在开学第一天,我就跟所有的家长说,不管我们离学校的路程有多远,我们都应该把心聚在一起,孩子成才是家校共同的心愿。开学第一周,我们就对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摸底,最后选出五位家长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这五位家长有不同的职业,学生毕业于不同的小学,他们的时间相对自由,同时我们还通过社区干部了解到他们的口碑也很好,我相信他们会配合我们的工作,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接下来我便召集五位成员开了班级家长委员筹备会议,跟他们提出了我的设想,果然,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想法,表示全力支持我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建立家长群。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QQ等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现在很多班主任都会建立班级的家长群。笔者认为,家长群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我建立家长群后,设定班主任和家长委员会主任为群主,然后邀请科任老师和家长加入。接下来要做的是订立家长群的公约,我们首先确定建立家长群的目的是信息,传递资讯,交流心得,解决困惑,设好禁令。做好这些工作后就是信息的了,我们的内容主要包括每天的作业,集体活动的相片,学校和班级的重要通知等。对于学生成绩和表现的,我们把握一个原则,表扬要公开,批评要私聊。我们每天都安排一个任课老师和一个家长委员会成员固定时间在群上值班,主要是给家长答疑解惑,分享好的文章,发现有不和谐的声音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家长便把这个群当成最信任的朋友,他们能在这里捕捉到孩子在校的影子,感受到孩子成长的点滴,自然而然,他们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

二、定期召开远程家长会,让家校亲密无间

远程家长会对很多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传统的家长会一般每个学期开一至二次,召开一次传统的家长会对学校来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同时对家长来说,要放下手头的工作,要请假参加家长会,有个别家长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参会,在这种情况下,远程家长会作为传统家长会的补充应运而生。笔者较早尝试召开远程家长会,它具备快捷、方便、实时沟通,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特点。所以一推出便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欢迎。

召开远程家长会一般分以下几步。首先,在家长群远程家长会公告,我们一般开会的频率为每个月召开一次,时间为当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这样,家长都会很自觉地在这个时间打开手机,了解家长会的情况。其次,我们要准备好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汇总,把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发私信给每一位家长,同时,我们还要总结好近段时间班级发生的大事,表扬先进,唱响主旋律,相片及荣誉榜,一般每次远程家长会我都会制作一个微课,家长可以实时观看,也可以下载保存当做纪念。然后是班主任先在群上签到,接下来任课教师和家长签到,然后由任课教师发言,班主任总结,最后是老师和家长实时沟通。对于一些没有签到或者没有加入家长群的家长,我们会整理好会议记录发给家长或者打印出来由学生带回给家长签收。通过远程家长会,家长融入到了学校的教育当中,我们的教育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适时家访,在线不如见面

家访,是家校沟通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把家长当成朋友,家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在逛街的时候,到家长开的店铺里喝杯茶,路过学生家门口时,进去问个好,久而久之,家长也会把我们当成他们的亲密朋友。

家访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要清楚本次家访的目的和要求,准备好同家长交流的详细内容。其次,要合情合理地评价每个学生,对学生要树立多元的评价观,不能唯成绩论,多肯定孩子的进步之处。此外,与家长交谈时要亲切自然,注意分寸。多数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心切,但对自己的子女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偏袒倾向,因此,当与家长交谈时,既要态度严肃,实事求是,又要轻言细语,留有余地,尽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和家长都切实地体会到教师的诚心和善意。

沟通从心开始,只要我们真正关心孩子,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孩子和家长,我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距离再远,心近了,教育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在线家访总结范文第3篇

精心策划,细致筹备,积极展开前期准备活动

本次活动4月份开始进入细致的策划准备,5月份开始面向浙江理工大学全校学生进行志愿者招募,共有800多人火热报名,经过层层面试选拔,最终确定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精英队伍,队员分别来自经管学院、服装学院、文传学院、信电学院等各个学院,每个队员在音乐、绘画、书法、体育、手语、摄影、乐器、计算机、游戏等方面各有特长。在确定了服务团成员之后,团队便展开了紧张的培训和前期准备工作。爱心善款募捐、图书募捐、助学结对等活动得到杭州市民和浙江理工大学学生的大力支持,浙江在线、青年时报、今日早报等媒体也关注着活动进展。

在杭州的前期活动:

爱心募捐: 5月份在市区举行的“捐一元钱,为山区贫苦儿童献一份爱心”大型公益爱心募捐得到杭州市民的广大支持,募捐爱心款一万余元。

图书募捐: 6月在浙江理工大学、朝晖街道社区、浙江大学求是社区举行了”捐一本书,筑一座知识长城”大型图书募捐 活动,在各个组织单位协助下共募得图书两万余册.

助学结对: 实践团队在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市进行各种宣传,号召学生和市民与贫困儿童助学结对,最终有17名洛阳山村孩子受到助学资助。

调查问卷: 7月份,实践队伍出发前在杭州市下沙各个工地展开了《留守儿童在杭父母对子女关注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得到杭州电视台的跟进报道。

牵手留守儿童:7月12日和7月13日,实践团的成员带着下沙建筑工地上的十几位来 杭留守儿童同游杭州海底世界和西湖,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活动在杭州电视台以《心愿行动》的专题形式报道.

出征启动仪式: 7月1日,实践团在杭州市青少年宫广场举行了赴河南洛阳义教的出征启 动仪式,同时现场结对洛阳贫困山区儿童。浙江日报和浙江卫视报道了当天活动情况。

深入实践,内外交流,全面投入志愿服务

XX年起,浙江理工大学每年暑假赴河南洛阳开展义教,今年是第三届。XX年"共享蓝天”浙江理工大学赴洛阳留守儿童教育社会实践团的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踏实努力的实践又不乏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7月16日,到达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马营小学之后,实践团20名队员都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投入紧张而兴奋的工作。每天队员都会开个交流会,分享一天的工作经验和讨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每天遂愿都以日记形式记录活动和义教生活。实践团同时与河洛志愿者协会沟通联系,相互间交流活动经验等。

兴趣教学: 在支教基地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马营村马营小学,实践团开展各种兴趣班,武术、棋艺、模特、手语、表演等新鲜的课程非常吸引山村孩子。

爱心图书馆: 在杭州举行爱心图书募捐,把爱带到河南洛阳,在洛阳市伊川县和嵩县的山村小学捐建了x座爱心图书馆

爱心连线: 杭州市民和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与洛阳市嵩县的17名贫困儿童助学结对,此次实践团特地分派了一支小分队前往当地走访被资助的儿童,并且让他们与资助人电话连线,让爱相通。

家庭访谈: 每天的家访,义教老师走进学生家庭,全面了结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生心理状况,以便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马营小学游园会: 马营村的孩子们课余生活十分单调,8月2日一场特别的游园会深受孩子的喜爱,特别的游戏和新奇的竞赛让他们兴奋极了。

放飞梦想: 马营小学的所有学生每人都亲手折了一只千纸鹤,写着自己的梦想。当他们认真地写下梦想的时候相信也在心中种下了美好的希望。义教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却可以给他们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希望孩子们早日实现心中梦想!

锻炼品质,历练人生,弘扬奉献精神

实践团20名队员在洛阳伊川县城关镇马营村的支教生活艰辛而难忘。露天摸黑洗澡,用的是冰冷的地下水;还有每天的馍馍土豆都给了同学们特别的体验。每次家访看到村民艰苦无奈的生活状态,同学们总是深深感慨该珍惜当前的生活。

队员们在短短的20多天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天上各种兴趣班、下课走访各个家庭、排演文艺节目,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收获了最纯粹的感动,20名义教老师走的时候,孩子们追着汽车跑,呼唤着希望老师还能再来。泪流满面的我们坐在汽车里很想回头多看孩子们几眼,但又多么不忍回头看他们奔跑着哭着追赶。同学们一定都体验到做一名志愿者的感动和快乐。

奉献让青春更有意义,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收获成果,再接再厉,将爱进行到底

本次活动得到了杭州市红十字志愿者工作委员会、西湖区教育工会、洛阳市伊川教育局、求是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单位的大力支持,活动有浙江日报(2次)、浙江工人日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2次)、今日早报、洛阳日报(2次)、 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浙江卫视民生休闲频道、杭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5次)、洛阳电视台、浙江在线、人民网、中青网、大河网、中国经济文化网、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中国摄影在线、交通之声等x家媒体的x次报道, 实践调研的分析报告等仍然在往各大媒体投发.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才能让爱心的力量更加强大。

在线家访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长 ; 学校 ; 希望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30-01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他们生活在温馨并被呵护的生活环境中,导致一些孩子从小娇惯,不自觉地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靠爷爷奶奶照顾,这类孩子一是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加之“隔辈亲”容易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鉴于以上几种原因,很有必要家校携手使孩子成才成人,因此需要家长的配合来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 教师要与家长心贴心

教师想家长之所想,助家长一臂之力,家访是实施家校结合的重要途径,家长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的学习和借鉴,家长有时候比教师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为确保家访质量,家访时要做到: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的目的和要求,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地进行家访,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农村留守儿童,重点跟踪及时家访。通过家访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工作。另外,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教师也了解了家长的心理,并且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这样极大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二、教师要与家长手拉手

家长会是家校携手的第一平台,我们学校每学期期中、期末各召开一次家长会,期末进行一次家长接待活动,并积极探索家长会的新模式:第一步,由班主任组织所有任课教师,逐个分析学生的情况,研究对策,制定方案,然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分期分批召集家长会。第二步,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作品展示会,将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本、书法、绘画等展示给家长。第三步,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成果介绍会。由学生自己来总结班级的各项活动,这样,既培养锻炼了学生,又让学生家长颇为自豪。第四步,把家长会办成一个能够使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评价会。评价可以通过“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几个部分完成。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家长会,真正使家长了解孩子,让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达到家长学校共同哺育孩子,使其成人成才。

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

教师与家长开通了“家校一点通”。只要班主任通过教室内的电脑发一个信息,全班学生的家长就可以同时接收到该信息。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也可以单独发送信息。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教师用此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语言,可以让家长体会到学校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家长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系卡”及时与家长联系,把学校的看法、建议和要求汇报给家长;同时教师广泛征求家长的建议,双方共同采取措施。如在治理学生进网吧问题上,我们首先向家长通报学生迷恋网吧的情况以及上网的危害性,并对家长提供具体的建议。然后再通过“家校联系卡”把学校采取的具体措施通报给家长。这样家校双方分工合作,有效地遏制了学生不健康上网的问题。

四、举行“家长开放日”

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实施家校牵手的重要方式,要想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必须让家长经常到学校里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向家长开放课堂教学,同时举办家长咨询活动。在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时,精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将学生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从而让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五、建立家校回执单,消除学生管理真空

建立家校回执单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学校向通校的学生每天发放家长回执单,要求家长填写到家时间、离校上学时间和学生在假期间做了些什么。这样学生放学回家了没有、到底在做什么等就一目了然。寄宿生在周五放学后也同样发放家长回执单,让家长也根据回执单的表格对孩子在家的活动情况和到家离家时间逐一填写。通过家校回执单的操作,真正消除学生管理真空现象。

六、重视学校与家庭共同作用

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作用,在当今社会,学生的校园生活和课外生活被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许多新的突破,例如手机短信、“一线通”、电子邮件、网上在线交谈等形式,使得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变得十分快捷。因此在实施家校合作时一要做到: 强化学校指导:由学校对家庭提供一定程度的整体指导服务,包括:健康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介绍、家庭教育指导等;强化沟通反馈:课外生活纳入学校视线;校园生活纳入家长视线;学生应对校园生活和课外生活有良好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智商、情商的健康发挥,才能使学生追求自我超越的境界;加强单亲家庭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使他们在学校就能感觉到家的温暖,感觉到亲人就在身边,真正让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成人成才。

在线家访总结范文第5篇

师爱如母爱

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乔颖认为要教育好学生,老师就得像母亲一样,才能收获孩子们的信任。多年来,她用母爱温暖每一名学生。学生生病了,她顶着烈日送学生去看病;学生中午没吃饭,她为学生买来午餐;学生之间出现了争执,她顾不上吃饭就赶去调解;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她牺牲休息时间去家访;她还经常把有困难的学生接到自己家,辅导功课,为他们洗衣做饭……在爱心的抚育下,乔颖欣喜地看到每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很多处在辍学边缘的学生,都在乔颖的爱心召唤下重新回到校园。2011届毕业生李强因家境贫困,曾一度打算辍学。得知情况后,乔颖多次进行家访,并表示自己将承担李强读书的全部费用。最终,李强没有辍学,而且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鞍山市重点高中。

为学生用心良苦

考试时,乔颖从来不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监考,甚至有时她会故意出去,让学生在没有监考老师的情况下答卷,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学生。学生们也懂得乔颖的良苦用心,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学生都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即使没有监考老师,也能遵守纪律完成考试。

孙伟是公认的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但他的脑子反应很快。于是,乔颖不断抓住时机鼓励他专心听讲,主动回答问题。当孙伟犯错误时,乔颖并没有严厉地加以训斥,而是心平气和地教导他。乔颖还在孙伟的作业本上点评:“把字写得工整一些好吗?你写的字有进步啦!老师感到很高兴!”渐渐地,孙伟的状态有了很大转变,字写得越来越漂亮,成绩也不断提升。

学生要进步,老师也得进步。乔颖不断总结经验,学习研究教育理论,参加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撰写了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并在多家省级刊物上发表。

既当恩师又当朋友

乔颖发现,教育学生单纯靠母爱般的温暖还不够,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他们的一些想法是不会对老师说的,所以只有和学生们成为朋友,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当下学生上网这一普遍现象,乔颖召开了关于电脑网络知识的主题班会,彻底为孩子揭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明白电脑网络就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在学生允许的情况下,乔颖一一记下了学生们的QQ号,利用休息时间经常在线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解决了很多后进生的思想问题;乔颖有时还利用网络给学生们发去试题,并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答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班级中“网瘾”最大的学生是林琳。有学生向乔颖反映,一个社会无业青年在网吧里向林琳要钱,还恐吓说不给钱就打他。乔颖赶紧找到林琳询问,发现确有其事。弄清情况后,乔颖便每天都主动陪林琳回家,当起了“守护者”。一路上,乔颖以这件事为例,给林琳分析了上网玩游戏成瘾的危害,还列举了大量因上网玩游戏而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例。深受教育的林琳主动向乔老师保证,以后一定会认真学习,再也不玩游戏了。而乔颖也给了林琳一个承诺:“帮你尽快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来!”

在线家访总结范文第6篇

有学者说:“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每一所学校各具特色,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学校“特色”不是自己标榜的,应该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点滴积累、反复验证逐步形成的。天津市和平区第五幼儿园自2001年开始进行家园共育实践探索,解决家、园教育脱钩,缺乏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等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大成效,逐步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具有本园特色的家园共育教育模式。

一、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框架

在十几年的实践研究中,通过不断转变观念,和平区第五幼儿园从改变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旧有关系人手,以“家园共育,为幼儿一生幸福奠基”为宗旨,形成了家园合作共育的新型伙伴关系,逐步凝练“家园共育,共同成长”的办园特色。作为教学园长,笔者带领教师团队从多角度研究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不仅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家长、园所的共同成长,幼儿园的整体教育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推动了园所的特色发展。

1.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内涵。

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家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承担教育责任,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形成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一致性的良好教育氛围,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尝试在“共”字上下工夫,探索实现“共育”“共享”“共成长”逐层递进的目标,形成家园合作共同体,促进幼儿、教师、家长、园所的共同成长。

2.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框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目标,从三个角度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一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目的是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分享科学的教育方法;二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目的是帮助家长形成主人翁意识,分享育儿经验;三是家园双向合作教育活动,目的是建立家园共育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在具体操作中形成了三大策略及三大组织职能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实现共育、共享、共成长的目标,逐步形成办园特色。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框架详见图一。

二、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操作策略

结合理论研究和幼儿园办学实践,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操作策略主要有三个:

1.专业指导式策略。

专业指导式策略是指在以幼儿园为核心开展的家园共育活动中,主要由承担着调研、指导、答疑等职能的“成长在线”团队发起和组织活动,团队成员由幼儿园聘请的专家、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及有专业特长的家长组成,通过爱心家访、家长有约、成长在线、教育论坛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

如,“成长在线”活动,团队利用幼儿园网络全覆盖的优势,及时进行在线答疑、微信回复,帮助家长解决育儿中的热点、难点甚至突发问题。为确保交流既快捷又专业,幼儿园制定了《家园共育网络互动制度》,并针对家长育儿中的共性问题,组织团队成员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实现教育指导零距离。

2.合作共享式策略。

合作共享式策略在幼儿园、家庭双向开展的共育活动中,由“家园合作会”发起和组织活动,并承担着组织活动、信息传递、教育研究等职能。家园合作会由家长推举出的家园活动积极分子和各班教学组长组成,通过“助教一加一”、成长记录册、家长开放日、快乐妈妈俱乐部、魅力五幼网站等途径,营造平等、尊重的氛围,相互交流、共同研究,达成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形成教育研究共同体。

如,我园的“助教一加一”活动,是在原有家长资源库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吸收了家长的同事、朋友、亲属加入其中,为家长助教活动注入了活力,使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我们利用资源库信息,聘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做健康顾问、文学顾问等,使他们参与到教育研究中来,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家园教育观念的一致性。

3.交流分享式策略。

交流分享式策略在以家长为核心开展的家园共育活动中,由“家长互助组织”发起和组织活动,承担着调查、服务、宣传等职能。家长互助组织是由热心家长组成的,负责调查家长的需求,通过家长交流空间、家长沙龙、快乐亲子体验营、教育拓展基地等途径,为家长提供相互学习、分享育儿策略的平台。

如,在家长互助组织发起的“快乐亲子体验营”活动中,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和家庭,分享社会多元文化。他们定期开展郊游、参观等活动。亲子体验营已经成为家长间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亲子释放亲情、幼儿游戏交往,从而扩展了教育的空间。

三、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成效

通过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使我园教师实施家园合作的意识不断增强,不断地总结推广家园合作的策略方法。随着家园共育职能机构的建立,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家园合作共育制度”“爱心家访制度”等家园共育“十六制”。优质的教育和“家园共育,共同成长”的办园特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一方面,家长参与、合作的愿望与热情不断高涨,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充实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幼儿园师资和教育的不足。同时,家长也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中获益良多,家庭教育水平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在家园合作共育良好氛围中,家长、教师、幼儿园以及幼儿各个主体有机互动,在共育、共享、共成长的教育目标指导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今后,我园将进一步依托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构建,着力打造“家园共育,共同成长”课程,为园所特色可持续发展蓄力。

专冢评述:

一般而言,学前教育指的是对3-6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要健康成长,需要来自教师、家长及社会等各方面的精心呵护。由此来看,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的本质所要求的。围绕家园共育,陈蔷老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和研究。

陈老师认为,理想的学前教育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作用的结果。自2001年至今,她持之以恒地围绕家园共育进行探索,在十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她带领团队通过不断转变观念,从改变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旧有关系人手,以幼儿园、家庭双方参与幼儿教育过程的共育模式为载体,逐步构建了家与园合作共育的新型伙伴关系。其所构建的家园共育教育模式,在理念、策略及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该教育模式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促进了教师、家长的成长,推动了幼儿园的特色发展。

在线家访总结范文第7篇

1 QQ群简介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在群内除了聊天,腾讯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针对QQ的交流功能,可以总结出QQ适合于班级管理的几个基本特点:①技术要求低,便于学生使用,QQ只需要在网上申请,根据注册的要求完成简单的网上注册就可以拥有;②及时交流和反馈,QQ能够实现及时的在线信息交流,又能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或投票,发起参与者的实时或非实时的讨论。使班级管理不再局限于学校,而获得更多的家庭、社会的关注和评价;③信息的即时与实时开放,通过QQ空间可以从展示个人走向集体,既能表现自己,也能使他人受益。

2 几点优势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是一项繁忙又细致的工作。班主任要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而且现在学生大多受到家长的溺爱,沉迷网络。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班级QQ群构建起一个数字化的管理和德育教育平台,可增加班集体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1 改善沟通,加强交流,进而改善师生关系

现实中,绝大多数班主任对学生比较严肃,学生对班主任望而生畏,如果面对面交流,许多学生一声不吭。但在QQ聊天中,班主任的网名、头像、日志等等,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兴趣。有时利用QQ表情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心理距离。当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时,就会主动与班主任交朋友。打开话夹子,与班主任交流,这时,班主任可以慢慢引导,让学生吐露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近期瞬间的心情。当捕捉学生的动态变化时,班主任趁热打铁,及时给予点拨和鼓励。

2.2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生活

QQ群中有一个群相册,照片记录的是学生成长的点滴记忆,高中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时代,正所谓“我的青春我做主”,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当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把日常生活中比较有纪念意义的场景拍摄下来,例如:体育运动会上学生积极比赛的情景,文化课上学生激烈的辩论,班会课上学生的才艺表演等等都上传到相册里。时间长了,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他们的人生留下美好记忆。同时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开设“我的梦想”,为他们记载理想之言;“心灵沟通”让学生写下要对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所说的话;“收获园”为自己记载每个学期所获得的进步和荣誉。这样的电子档案,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型学生档案,并且具有开放性。这种方式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了解和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让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成功和快乐,同时,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且这些文字材料可以长久保存,随时调取,是日后写班级活动总结的很好素材。

2.3 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QQ群具有群体性、互动性和便捷性的特点,能在群中信息、存储文件,共同分享资源,群中成员可以将资料发到群共享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在第一时间,从群中下载,阅读内容,分享资源。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收集一些相关学习辅助材料,放到QQ共享里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进步。除此之外,还可以放些震撼心灵的文章、人物传、事迹等,自然而然地灌输德育教育。

2.4 家访方式的“零”距离的沟通

上一篇:线下家访总结范文 下一篇:线上家访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