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

时间:2022-05-04 04:20:45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练习。这就使得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留心生活,捕捉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因此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可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最终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比如要求学生随堂积累优美词句。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文章必须有优美的语言。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就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活。这样日积月累就会使学生获益匪浅。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应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应要求多读课外书、报刊、杂志,以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

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生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可读得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可读得扣人心弦、如痴如醉;写人的文章可读得欢蹦乱跳、活灵活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会产生深厚的兴趣。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轻松的事,下笔就能洋洋洒洒了。

四、勤动笔写,用好素材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以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其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国。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也就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说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其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其作文水平。

上一篇: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诗歌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