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郑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5-03 11:27:31

试论郑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中国诸多城市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城市平台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会加快城市文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背景下,对郑州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也是应此而生的,具有促进郑州经济快速增长、树立国际国内良好形象的积极意义。本文对郑州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原因。

【关键词】旅游业;郑州旅游;发展问题

郑州作为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省会城市,在保证其旅游产业规范运行的前提下进行旅游规划是推进郑州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郑州市的旅游发展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在2010年10月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中,郑州市游客满意度在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究其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郑州旅游行业人才流失、素质不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高级人才严重缺乏,专业毕业生流失过快

与郑州市旅游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不相称的是软件建设的滞后,是旅游中高级人才的匮乏。旅游管理者普遍缺乏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视和培养,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仅仅重视用人,没有系统的育人、留人机制。例如:作为一个优秀的导游必须不断学习,但是现在导游的工作状况让他们很少有时间“充电”;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到工作岗位就去带团,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在职培训;工作了好几年的老导游,也无暇去更新知识。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带来的结果会使相当一部分导游在为旅行社服务一段时间后,感到晋升机会非常小,当外界有适合条件时跳槽、转行就成了非常自然的选择。

因此,要想使旅游业呈现良好、持续的发展态势,首要任务应该形成一支精通业务、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旅游饭店、旅行社可以与郑州市的大专院校旅游院系合作,订单培养旅游人才,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研究并出台如何对外引进、使用、扶持旅游人才的制度。

(二)导游行业起步较晚,难以留住人才

1.郑州市导游行业工资低,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是导致中高级导游缺乏的原因。出现此类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前旅行社竞争还处于竞相压价的低层次恶性竞争阶段,旅行社为了降低成本,不愿意提高导游待遇。旅行社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没有相关的激励措施,唯一的激励手段就是惩罚,如采用扣除风险押金和带团补贴。甚至只要投诉涉及导游的,就无视导游的工作投入,把投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全部转嫁到导游身上,严重挫伤导游的工作积极性。

2.导游人员流失严重,优秀导游少,缺乏对本行业的忠诚度已成为我国导游队伍不争的事实。根据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调查显示,郑州的旅游管理人才一大部分流向了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类城市和沿海地区,另一部分则转行去做了营销、销售顾问或教师,还有一小部分选择了考研或出国。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如何维持导游人员对旅行社及旅游业的忠诚度已成为旅行社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工作时间不确定性,工作强度大,较为辛苦。导游带团时需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无固定工作时间,无法保证正常休息。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很多导游接连带团,处理比平时更多的突发意外事件,致使导游人员的身心疲惫不堪。

二、郑州旅游产业中出现的“瓶颈”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在各个地区对旅游业的思想认识方面,郑州市各县(市)区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平衡,个别区域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还不到位,旅游业发展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推动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措施还不到位。

第二,在旅游市场开发方面,近年来,郑州市的旅游专项事业费虽然有一定的增长,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效果较明显,但是与全国旅游先进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拉长入境游方面的成效不够明显,多层次、网络化的市场营销渠道亟待建立。

第三,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虽然郑州市的旅游产品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不高、旅游投入不足、产品精品化程度不够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款式陈旧,缺乏精包装细加工,难以形成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需要向深层次推进,与之相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旅游企业分散且规模小,旅游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旅游业本身是跨区域的,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它具有脆弱性、季节性和依赖性。这就要求旅游企业通过集团化经营,共享资源信息,提供规范化服务,以保障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

第五,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待提高。旅游业发展要求专业旅游管理人才具有: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全局观念;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未来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语言、网络语言和专业语言;明确把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就业方向。

三、旅游安全与相关旅游法规不够健全的问题及分析

旅游安全与相关法规不健全的问题之一:旅游保险不“保险”。原因是:

1.旅游保险在法律上无明确定位。《旅行社管理条例》主要针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很少涉及承包对象和承包范围,承包责任更无明确规定。

2.投保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缺乏明确规定。

3.出险后责任难以确定也是因为缺乏权威的仲裁和调解机构,导致旅游事故理赔困难。

4.多数游客存在侥幸心理,整体旅游保险意识差,尤其是自助游客,基本上处于无保险状态。

旅游安全与相关法规不健全的问题之二:国内现行的旅游管理条例相对滞后。目前国内的《旅行社管理条例》中产生的旅游合同和旅游服务的细节问题已经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速度,最能表现游客与旅行社、旅游饭店、交通部门之间法律关系的文本莫过于旅游合同。而中国《条例》实施细则中则对合同内容的规定笼统概之,造成许多旅行社自制合同,甚至不签合同。显然,一旦出现旅游事故、旅游投诉,找不到相关的法律条文,无法按章处理。

四、旅游公共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旅游接待与旅游交通等公共服务职能不完善。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受接待能力的制约,景区无法满足游客的停车需要,甚至是食宿需要;一些景区由于旅游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拥堵成为常态。这些都是影响旅游舒适度、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郑州市部分景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人员、讲解员数量不够充足,服务不够规范,准备措施不够充分,管理不到位。出现个别旅游设施设备有损坏、个别景点出现了围追兜售、景区客流密集区不能及时疏导等现象。

第三,少数景区景点对自身的旅游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景区景点急功近利,只注重经济效益,缺乏长远规划。可供旅游者体验、参与的旅游产品和项目较少;景区门票占整个收入的比重过大,产业链条较短;少数景区出现无秩序、无管理的商业化现象,引发部分游客的不满情绪和投诉。

五、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郑州市与其他旅游强市相比,存在着信息化平台建设薄弱,旅游信息化建设滞后的负面现象:

1.能够通过网络搜索的郑州旅游信息较少,新增景点和内容更新更是速度缓慢。

2.旅游资源未能共享,不具备像国内其他旅游强市那样实现网上订票、咨询、信息交流等实时互动。

3.旅游宣传品数量少,档次低,还未做到免费向公众发放。

4.各个产业之间缺乏协调,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速度。

5.旅游产品开发、旅游项目建设也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尤其是旅游纪念品方面太过雷同,没有突出地方特色。

鉴于此种形势,我们也应建立起完整的网络旅游信息平台,支撑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内在的需求是巨大的,潜在的价值也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李燕萍. 人力资源管理 [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06.

[2]袁亚忠,陈辉. 导游高流失率危机、原因、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与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