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养的研究和实践

时间:2022-05-03 10:20:02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养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质量等方面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全面提高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因此,我们说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是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也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灵魂。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87-02

近几年,我国愈来愈重视职业教育,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办学机制的制约以及人才教育模式、结构、质量等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现在教育的普高热,使大批的初中毕业生,特别是优秀初中毕业生涌向普高,造成职业教育招生难,且生源质量较低,这样就为制约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使我们的教师面对素质较薄弱的学生比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样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如何使他们在良好的培养环境中主动学习,不断提高,提高素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使他们在校成为既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又掌握了高超技能、全面发展的准企业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1 做好现状分析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在长期的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中职生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职生普遍存在“三多三差”现象。三多即学生来源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得多、家长对孩子遇到问题束手无策的多、家长对孩子教育认识偏低的多;三差即学生基础知识差、行为习惯差、学习能力差。由此造成中职生基本综合素养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1)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信心;(2)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缺乏;(3)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所学专业更不了解;(4)学习缺乏内在动力抱着混文凭的态度;(5)忽视个人内在因素和发展潜力,不能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五种中职生基本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学生就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知识层面、精神层面、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等方面都与企业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将会对学生终身发展影响极大,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他们在获取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我认识和主动选择人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在工作、生活中自我实现和掌握所需的能力和态度,为社会培养适应出时展需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 确定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

教育部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所以,只有根据学生实际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实现目标。就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来看,我们为学生制定以下5个目标: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素质目标、职业素养目标、身心素质目标、社会能力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确定培养内容,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通过综合素质培养方案,让学生在不同W习成长的不同时期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入校教育开始,通过一系列形式各异、主题不同的主题活动,使学生明白事理,规范行为,懂得感恩,了解社会,积极奉献,陶冶情操;第二,要想实现学生的文化素质目标,就必须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从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入手,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学习,团结协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树立自信;第三,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把工作过程、工作岗位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不断体验岗位,适应岗位,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第四,为了使学生身心素质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突出能力培养,充分体现培养过程的“多元化、立体化、社会化”,在培养方法和手段上灵活多样,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形成各种能力素质培养之间的有效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把学校、家长、社会、企业等各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地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构成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和家长、社会、企业服务教育的主体网络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注重培养过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

我们可以按照“规范―养成―提升―创新”的教育培养过程,让学生用心去做,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是一个人的成功之宝,养成良好习惯就养成了一种优良素质,而且能受益终身的素质,好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更有头脑、更容易使人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构建校园竞赛文化,分阶段、分层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以提升,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规范―养成―提高与创新这几个阶段,既是独立的过程,又是统一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循环的过程,它们密不可分。前两个过程是第三个过程的基础,只有前两个过程做得好,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前两个过程是中职生整体提升的过程,而第三个过程则是我们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过程。

4 构建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

我们的学生他们各自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我们之前习惯带着以成绩这一结果性评价的惯性思维去评价学生,导致学生一直没有得到学校教育的尊重,所以我们要搭建真正能发挥其优势树立其自信的评价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在享受到成功喜悦。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多元的、发展的、全面的,这是由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质内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这是我们职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不单纯地体现在职业学校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必须与普通教育区分开来,在进行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评价体系:(1)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段评价;(2)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3)进步程度评价融入总体评价中。

5 德育评价纳入综合评价中

学生是教学特色的体现者,学生素质更能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培养方法,不仅对学生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仅要让学生为将来岗位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更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一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其训.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庄西真.职业学校自主性问题的再思考[J].职教论坛,2007(8).

[4] 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上一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革与思考 下一篇:汉语对英语语言教学的作用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