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用缺失角度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时间:2022-05-03 07:27:33

从信用缺失角度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摘要:伴着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之一的信用问题逐渐映入人们眼帘并得到了大力关注。本文主要从信用缺失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缺失 融资 分析 策略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中小企业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层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融资难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究其原因,信用缺失无疑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伴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之一的信用问题逐渐映入人们眼帘并得到了大力关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环境差等相关问题,笔者主要从信用缺失角度来谈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概览

所谓“信用”,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归纳与总结,可大致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广义上来说信用表现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狭义上则表现为“以资金为纽带的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信任”之上。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信用问题已经得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金融业表现的更为明显。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来看,融资主要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其融资信用主要包括相关承诺以及兑现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诺与兑现是呈现中小企业金融信用的重要体现。

但是,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来看,并不是十分乐观。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之中,信用缺失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无还银行贷款能力或者根本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的广义缺失来看,整个社会缺少信用记录、信用调查、评估、担保、管理等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再加之对于信用披露度并不高,直接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问题较多,亟待改观;由于中小企业融资信仰整体较低,这使得其很难达到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的贷款的。例如,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需要达到A级之上,银行对那些BB级,或者小于BB级以下客户的贷款申请往往不予接受。可以说,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整体状况较差,直接导致了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二、成因分析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产生的成因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往往靠自有资产建立,无论是从其注册资本、人员数量以及利润来看,都相对较少。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往往较弱。许多中小企业往往想要快速的追求短期利润而无视企业信用问题。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信用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经营者的信用意识不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企业信用文化根基不稳,进而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之中造成金融信用的缺失,其突出表现即为逃废银行贷款本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水平整体较低。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之中对于相关政策以及相关流程的不清晰,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与管理不规范、不稳定等等。

第二,除了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信用缺失问题外,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外部信用环境也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相对薄弱,作为整个社会信用基础子集的中小企业信用现状直接受其影响,这直接为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环境;政府以及相关法律在对广大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之中所起到的作用欠佳,其宏观调控作用并没有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这直接许多不守信用的企业与单位成本降低,而信用较好的企业深受其害,同时,良好信用的企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守望信行为的负强化现象愈演愈烈。

三、提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的对策分析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基本内容之一。对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提升对策的分析与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奖励与惩罚力度

纵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问题,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对企业最大化利润的追逐。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奖励与惩罚力度是一项有效措施。对于那些信用较好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当能够在多层面为其提供便利通道,给予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对于那些不守信用、恶意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企业则采用法律手段给予严厉制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重塑中小企业信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整个大环境信用缺失现状的改变。

(二)加强监督力度,采用多元化监督手段

对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调查与监督,应当实事求是的采用多元化监督手段进行合理的监督。不能够像传统监督时那种“一检定终身”的方式进行监督,应当结合不同的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监督手段。

(三)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

信用是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也是中小企业最终实现其利润重要途径。因此,可以说“诚信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因此,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抑或对于整个社会金融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来说,都具有着重要意义。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构建,将信用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之中的“利器”,改善整体的融资条件与环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相关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高丹卡.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归因及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

[2]王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艾志琳.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6

上一篇:企业低成本战略的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下一篇:时下中小企业困境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