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陶冶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5-02 07:28:41

关于学校陶冶教育的思考

摘要:陶冶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研究陶冶教育方法,应注意树立陶冶意识,提升陶冶教育的能力;注意传授与陶冶的有机结合;注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学校陶冶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学校陶冶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38-01

陶冶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能科学充分地利用,就会与其他德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陶冶教育并不是与知识教学相对立的教育方式,而是弥补知识教学的缺撼和不足,与之相辅相承。进行陶冶教育,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其间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心血和智慧。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用陶冶法,应注意把握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陶冶意识,提升陶冶教育的能力

陶冶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陶冶教育的认识、观念、操作等提高到自觉的程度,使陶冶教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性、目的性和常规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树立陶冶意识,才能充分挖掘、营造和利用陶冶教育资源,变无形为有形,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同时,陶冶教育功能的实现,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必须仰仗于教师陶冶教育能力的提升。“要有效地运用陶冶教育,就应该象钻研语言传授、实际训练那样,去研究陶冶教育的规律和应用艺术。从表面看来,情境陶冶比语言传授、实际训练似乎简便得多。其实,在陶冶这种表面上‘无求’、‘无言’、‘无形’之教的背后,所‘隐藏’的教育者对陶冶情境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以及运用教育艺术的教育机智,是异常精细而复杂的,需要教育者进行大量的、不间断的理论思维和组织工作。”[1]具体说来,在进行陶冶教育时,教师需具备挖出来、溶进去的能力。所谓挖出来,就是恰当选择、利用周边的道德教育因素;溶进去,就是适时、适当和适量地体现道德教育。我们主张的是:挖得准,溶而不露痕迹,象“着物物不知”的春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心存陶冶之念,身怀陶冶之能,那么陶冶之树必将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二、注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学校陶冶教育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在对人成长的影响因素中,幼儿时期主要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学阶段则是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初中阶段,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平分秋色;到了高中以后,则主要是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校德育的有限性;认识到培养公民道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陶冶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学校应主动做好家庭、社会互相配合中的协调工作,使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成为陶冶教育的促进因素,而非消极影响。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影响源,在培养公民道德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学生懂得家庭成员间高尚的道德关系,浓厚的智力氛围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教育价值,也懂得运用正确的教养方法。而“有些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家长对社会义务的态度,会把学校在儿童身上培养的一切善良、美好和积极的东西加以破坏,以致全部抵销”[2]。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甚或创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督促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以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创造良好的家庭陶冶空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例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和各种宣传工具(报刊、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与调节,善于挖掘社会环境的教育资源,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响,指导学生吸取健康的精神营养,提高抗精神污染的能力和自觉性。在社会教育环境建设中,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变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为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事实上,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已有许多人为积极的陶冶教育做出了有益的努力。

一位哲人兼诗人曾吟道:爱像光一样静静地拥抱一切。当我们写下心底涌起的文字时,当我们构造属于自己的文学魔方或文学大厦时,当我们将作品重新“改装”搬往荧屏时,千万记住一点:有无数双清澈渴盼的眼睛在期待着、期待着!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3]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而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为了对抗“黑网吧”,上海市卢湾区所有19所中学,在全国率先将学校电脑房改造成“绿色网吧”,对区内所有中学生开放。[4]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单单要有良好的智力,还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与人交往的技能等。在注重智商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情商的发展。

觉悟起来的作家、亮丽起来的荧屏、警觉起来的家长和一直蓄意待发的学校,携起手来,一定会为陶冶教育营造出绿色的成长空间。

三、坚持传授与陶冶的有机结合

有效发挥陶冶教育的作用,不能只让情境自发地影响学生,需要配合以启发、说服、控制和引导等教育方法。并且,只凭陶冶教育也不能完全实现德育的理想。陶冶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知识传授仍然有其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传承了无数道德的规范、道德的律条以及“关于道德的知识”,陶冶教育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基础上进行,必须把传授与陶冶结合起来。只有把关于“道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更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清醒,才能使陶冶教育有更加丰厚、肥沃的成长土壤。

参考文献:

[1]王逢贤. 爱的教育陶冶教育新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文科版),1980(2):79-82.

[2]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5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参考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参考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1.

上一篇:舞蹈服饰与民族舞蹈相融的艺术探析 下一篇:高中京剧艺术鉴赏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