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文化思考

时间:2022-09-21 02:23:01

关于“旅游”的文化思考

[摘要]本文从大文化的视角出发,来考察“旅游”的本质,指出旅游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文章指出,正确处理旅游中文化含量与文化品质的关系,是优化旅游文化、发展旅游事业的必经途径。文章界定了“文化旅游”的概念,论述了“文化旅游”的范围和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化;旅游;旅游文化;文化旅游

一、引言

旅游既是一个效益不菲的产业,又是现代生活一个重要内容,发展旅游业对于振兴经济,实现我国经济转型,丰富人们生活内容,开阔知识视野,提升人们幸福指数,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文化学理论出发,探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阐明旅游的文化属性,界定文化旅游的概念,指出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差别,提出从优化旅游文化入手,提升旅游品位的途径,对于发展旅游产业,打造旅游精品是大有裨益的。

二、关于旅游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特性,是人之为人的唯一标志。通常所说的“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人有文化,其它任何生物(包括灵长类高等动物)都没有文化。

因此,在众说纷纭的文化定义中,有一种最易于被人接受的说法便是,所谓文化,就是人化。所谓人化,就是按着人的意志,认识和改造外在和内在世界的行为和结果。

人化外在世界,包括人化自然界和人化社会界。人化自然界的结果,产生了城市、乡村、工厂、矿山和旅游区以及种类繁多的人工造物等,产生了物质文化、创造了物质文明;人化社会界,产生了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以及法律、法规、道德等,产生了制度文化、创造了制度文明;而人化内在主观世界,改变了人的自然属性、知识素养和道德观念等,则产生了精神文化、创造了精神文明。

由此可见,文化之于人类,具有无所不包的广泛性,凡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不仅工作和学习涉及到文化,而且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也都是文化范畴,集吃喝玩乐学于一体的旅游,自然也属于文化的范畴。

说到旅游,从景区开发层面来讲,是人化自然山水,在原生态自然界,注入人文因素,将其改造成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旅游区,这是一种物质文化;从游人观景层面来说,游山玩水、访古问幽、体察民风、陶冶性情等活动,又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可见,发展旅游业既包括景区开发的物质文化建设,又包括寓教于乐的非物质文化建设。

如果把旅游看成为一种消费品,那么,其品位与一般消费品并无二致。一般说来,消费品的品位取决于两种价值,即物质性的使用价值和精神性的审美价值,通俗地说,既耐用又美观,既好用又好看。比如,人们买一件棉衣,既要求防寒耐穿(这是物质性的使用价值),又要求新颖美观(这是精神性的审美价值);然而,两种价值并非是等量齐观,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满足,越来越追求审美价值。

作为消费品的旅游自然也是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中精神需求的满足,越来越追求旅游中审美价值的提升,或者说,只有充分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的旅游,才是高品位的旅游。

那么,什么样的旅游才能达到这样的品位呢?回答是:充分“人化”的旅游,或者说,具有文化元素的旅游。

从旅游场所来讲,原生态自然区没有经过人为的改造,没有“人化”的痕迹,因此,没有文化可言;而已开发的旅游区,经过人工改造,留下了“人化”的成果――旅游区人工建筑、道路、设施等物质形态的文化和历史人文、神话传说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旅游效果来讲,旅游与野外考察是不同的,比如,以科学家的眼光看巫峡的神女峰,只是一块人形的石头;而以旅游家的眼光看神女峰,却有一段催人泪下的神话故事。这就是科学考察与人文旅游的差别,这种差别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差别。

原生态自然区的探险,只是对天然地形地貌的踏查,没有历史人文的介入,所获得的教益是极为有限的;而旅游景区之游,不仅优美的自然景观使游人赏心悦目,而且也使游人经受历史人文的洗礼,开阔知识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三、旅游文化的优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文化密切相关,或者说,旅游产品的品味取决于,文化的含量和文化品质。

文化的含量是指人化程度的大小,而文化质量则是指人化效果的好坏。文化含量与文化质量,有时是彼此促进、相得益彰的,有时又是相互矛盾、二律背反的。

在原始洪荒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微乎其微,大自然依然保持着原生状态,因而物质文明极其低下;到了现代,工业生产高度发达,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却劣化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这说明在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发展文化过程中,存在着正确地处理“人化”行为的量与质的关系问题,即改造自然的深度与适度的问题:改造的不够,文明不发达;改造的过分,自然被劣化。

所以,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既要增加“人化”的深度,增大文化的含量,又要调和“人自”关系,确保“人化”的适度。这个过程便是文化的优化。

以此类推,旅游文化的优化就是,既要在旅游产品中增加文化的含量,凸显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又要处理好旅游产品中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如果从文化的量与质两个方面,来对我国旅游现状进行文化考察的话,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既存在着文化含量不高的弱点,又存在着文化品质不良的瑕疵。

首先,用文化含量的标准,来为我国一些旅游景区打分。那么,不客气地说,我国许多开放的旅游景区,文化考试成绩是不及格的,甚至还存在着“文盲”旅游区。人们风尘仆仆花钱旅游,却在旅游区内嗅不到人间气息,那里几乎没有“人化”的痕迹,游客看到的只是草莽的原生态环境,体验不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意蕴。如果说南北极没有“文化”,似乎还说得过去,因为那里不是收费的旅游区;但是,旅游不是极地探险,凡是挂牌的旅游区,就不能没有文化意识和文化成果;然而,一“文”不鸣徒具虚名的旅游区确实存在。

与此相反的例子是,旅游景区开发过度,大有人文景观颠覆自然风景的趋势,破坏了真山真水的旖旎景色,把旅游区变成了人如潮涌、喧声鼎沸、叫卖声不绝的闹市。过去曾有过“北京看城头,南京看石头,杭州看丫头”的俏皮嗑,如今应改成“入园不观景,头脑要清醒,留心防小偷,买卖皆陷阱”的警示语。游人以如此心态进景区,怎能收到应有的旅游效益?旅游区过度商业化的歪风当止!

其次,用文化品质的标准,来为我国一些旅游景区打分。那么,不无遗憾地说,我国个别的旅游景区,文化品位之低下是令人瞠目的。

目前,国内各地为发展旅游业,都千方百计地增加旅游项目中的文化含量,同时也积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除了有意识地营造品质高雅的主题文化公园外,还发挥文化产业的创意功能,在一般天然景物中注入人文元素:一段古迹、一个民俗,都能成诗入画;花 草树木、奇峰异石,皆可融入神话传说,使自然景观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个天人合一、格调高雅的旅游产品……

神州大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优化旅游文化提供不竭的创作素材和源泉,太平盛世是我国产出传世旅游精品的时代。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出现一批新时代的“神女峰”、“望儿山”、“鸡冠洞”和“蝴蝶泉”……

后代子孙也一定会像我们赞赏先祖遗留的旅游景区那样,欣赏我们这些“先人”为他们开发的景点……

四、关于文化旅游

以上说的是旅游文化,至于说到文化旅游,那完全是另一个概念。

关于文化旅游,目前还处于炒作概念阶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有两个含义:从经营者立场来说,它是一种以旅游为招牌的文化展销,即以文化内容打造旅游品牌、招徕游客,目的在于强化旅游的商业性;游客立场来说,它是以旅游为契机的,一种文化寻根性的劳务消费,在旅游过程中,认识异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通过绘画、音乐、文学、工艺品等文化载体,接受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的教育,开阔知识视野、拓展人生经历。

如果从游客的角度来界定旅游文化的概念的话,它就是通过旅游体察和感知人类文化内容的行为总称,它泛指以鉴赏异域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

文化旅游大致包括生态文化游、历史文化游、艺术文化游和民俗文化游等四个方面。

生态文化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的理性认识和人文关怀的总称,因此,生态文化游既包括从科学理性出发认识自然,又包括从人文情感出发亲近自然。比如,千岛湖畔有座奇美的石林,从科学角度考察,它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即钟乳石(碳酸盐)的溶洞;从人文视野欣赏,千岛湖石林景区,最具魅力的景点是张良洞,洞内有一石桌,名棋盘石,据说当年张良隐居此时,与其师黄石公下棋的地方。

历史文化游是以观赏先民遗留在旅游景区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目的的旅游,其中物质文化是指古代建筑和金石书画,非物质文化是指古代典籍、历史故事等,如南京的明孝陵和中山陵,北京的颐和园的建筑群和画廊等。

艺术文化游是人们以观赏文化主题的景区和景点的旅游,比如,参观长春的石雕公园、哈尔滨的冰灯公园、上海和济南等地的大观园、以及大型古装影视拍摄场地等。

民俗文化游是人们以观赏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目的的旅游,比如,观赏内蒙那达慕运动会、傣族的泼水节、遍布各地的龙舟赛,壮族的“三月三”和白族的“三月街”等。

目前,热衷于文化旅游、潜心于文化寻根、追求文化享受,已成为旅游者的一种新风尚,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光明的前景和广阔的空间。

开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提升旅游品位,增强旅游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弘扬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国文化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五、结语

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旅游业的经营和管理,还是对旅游者的引导和启迪,都是一种文化行为。

在旅游产品中,如何增加文化含量、优化文化质量,这是关系到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增加旅游效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限于作者的水平和篇幅,本文对此课题只略抒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一篇:静候产业转移抑或选择全新技术产业落后地区产... 下一篇:社会转型中的“农嫁女”权益侵害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