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八种不良新闻文风

时间:2022-05-02 06:18:59

当前八种不良新闻文风

一、电视新闻“三段论”。关于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报道风格,在网上有人做了精彩的总结:前十分钟,各级领导都很忙;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各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戏言,如果列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变化最小的事物,那么,《新闻联播》一定位居前列。几十年不变,本应领风气之先的媒体如此僵化保守,如何让受众转变观念?当然,全国各地的地方电视台也都存在着这种毛病,一些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一些市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简直就成了当地领导的起居注,开不完的会,放不完的脸,让人不胜其烦。

二、报道频现“某某”类似《镜花缘》。当前,一些媒体在表扬性报道中敢于用被报道人的真实姓名,而在批评性报道中就只称某单位、某人,这种做法让人纳闷,这算新闻吗?新闻的五要素之一就是“谁”,媒体在报道中把“谁”变成“某”,这能让人相信是真的吗?这还不如旧时文人写的《镜花缘》,人家的可读性、文采都要优于今天的记者。再者,如果媒体出于一些利益方面的顾忌,而为富者讳、为当权者讳,这种立场恐怕也是站错了,因为一些阴暗的东西早晚会被曝晒于阳光之下,被媒体以“某”报道的对象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通过其他途径被亮相曝光,到时媒体的脸面往哪里放?

关于“某某”的用法,在最近关于H1N1流感的报道中也频频出现,如称患者为“吕某某”、“刘某某”等,这都是一些不尊重人的称谓,这些细节中往往更见精神。

三、“有关部门”口头禅。与上面所说的“某”式风格有些类似,现在一些报刊的报道中,充斥着太多让受众猜想的设疑,“有关部门”就是典型。媒体在报道中对一些事情想要批评,却欲言又止,最后以“有关部门”四个“万能字”作结,实在是虎头蛇尾。报道中不直接说出要批评的部门名称,有什么原因?是记者不知道应该由哪些部门负责?那记者的职责不正是调查真相嘛,就应该继续调查清楚。还是记者知道而故意不说明?那又为何?不说有什么好处吗?说了有什么坏处吗?这些问题想想清楚,还是说明白的好,千万不要再让“有关部门”成为记者报道的口头禅了。

四、言必称专家。可能是受西方深度报道多方求证的操作方法的影响,近些年来,一些记者在报道中也是言必称专家。不管大事小情,总要带上专家认为如何如何,并且往往报道中没有专家的具体姓名,让人不知该信还是不该信。这也致使专家声誉大大降低,如有媒体报道人造假鸡蛋问题,报道中找了个专家发表观点,这个专家称没有国家标准,无法鉴定这种鸡蛋的真假,以致读者嘲笑专家无用,连生活常识也弄不清了,媒体的这种报道不该是要让专家出丑给大众的生活增添些笑料吧?

五、夸夸其谈空对空。空对空是指一些报道行文不求准确、不做求证,只凭主观感觉反复讲一个事例,夸夸其谈,虚张声势。这种文风在媒体上也不少见,很多报刊上的文章让人看完后不知所云,或者人云亦云,翻来覆去还是那些事,多家媒体都自称是独家报道,其实,一看就知是用的通稿或者是多家记者一同采访的,这让读者有上当的感觉。在房产等问题的报道上,媒体各说各的理,各有各的论据,而且不断重复同样的论据和观点,但其实都是空对空,不着边际,这种报道对受众来说,参考价值不大,白白浪费资源。

六、把传闻当新闻。把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当成新闻来报道,这在二十年以前的媒体上很少见,而现在的媒体上却是隔三差五地就有传闻出现,可以说是“网风吹得记者醉,直把传闻当新闻”。就拿手机单向收费来说吧,媒体不知报道多少回了,往往隔不到半年就出来一回。这不,最近又有记者报道手机单向收费的事,但已经引不起受众的注意了,因为谎言说得太多,人们都懒得理了,爱咋着就咋着吧。

七、主题先行。现在,很多记者的采访就像是学生写毕业论文,先确定了选题,然后再找论据支持。如关于潍坊人事局要求一名干部帮三个毕业生找工作的消息,一些记者在随后对相关人员的采访中就给人以诱供的嫌疑,先设好了套,等着被采访者往里钻,这样,生拉硬扯的一篇新闻稿就出来了。记者是完成任务了,可没想到这样不准确的报道会给被采访者带来多少麻烦。当然,如果被采访人诉诸法律的话,也会给这个记者所在的媒体带来不少的麻烦。

八、过度包装。是指媒体的报道“穿靴戴帽”,在行文中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其核心内容却不多,很像一些商品的豪华包装,让人有踏空的感觉。如一些报道在开头少不了“在……的指引下”、“……以来”等套话,让人望而生厌,没了阅读下去的兴致。还有的报道链接了不少背景资料,但有些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东西,纯粹是画蛇添足摊大篇幅而已。

上一篇:公正和平衡地分配公民话语权 下一篇:因为热爱,所以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