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发挥便携式添乘设备作用,提高线路轨控质量

时间:2022-05-02 04:52:48

分析发挥便携式添乘设备作用,提高线路轨控质量

摘要: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需要有优良的轨道线路设备。怎样使生产效率提高,确保行车的安全以及全面增加轨道设备的质量,这是一项工务部门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目前在线路修养工作之中所存在问题,说明了怎样在现场指导生产中运用便携式的添乘仪等。

关键字:发挥;便携式添乘;线路轨控质量

中图分类号: TM7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为了切实提高生产的效率,确保行车的安全,当前的路局和工务段在管理线路设备时,已经由只看重静态质量的状态向着静态质量的状态结合动态质量的状态转变考量的阶段。因此各个相关的部门需要认识到,就增加轨控质量来说动态检查是多么的重要,并为工务段、线路车间增加添乘设备,根据人工添乘来进行轨道病害的检查和每个月的路局轨检车所检测情况与线路设备静态检查数据相结合,进行现场的指导生产。

一、便携式的添乘仪所用的检测原理

便携式的添乘仪在测量里程时,运用的是卫星定位的技术,运用轨道和车体动力的响应,再收集车体的振动信号,然后间接的反映出线路的状态。便携式的添乘仪比较敏感于各种不平顺而引起的车体振动或者是晃动,尤其是非常敏感线路的各种变化率而引起的反应,其能够定量检测车辆以及机车的垂直和水平加速度,并对线路维修进行指导。

二、线路修养工作之中所存在问题

(1)一些工区虽然很重视添乘设备所报出的偏差,但是由于现场检查的水平是有限制的,就会有不能根治所检查出来的问题以及复核问题的单一情况出现,导致了一半左右的问题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致使同一个地段接连出分。

(2)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一些工区在轨面的养护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而结构的养护投入人力较少,使得设备病害得不到根治,日常的生产计划被打乱,这不但会浪费很多的物力和人力,还会有很多的有害作业产生,反而将设备真实的状况被掩盖住了。

(3)工区比较重视对考核有影响的三级出分,而很少关注发现的小的偏差,这样做纵容了小病害的发展,经过日集月累小病害最终发展为了三级病害。

三、运用动态检查来对工区养护进行指导

(1)动态检查的关键是对线路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出现严重超限的超限处所,那么静态检查线路几何尺寸也一定会有问题存在。车间需要组织工区对添乘所查出来的出分地段进行全面的检查。在对动和静现场进行对照复核时,一定要注意检查复合的不平顺,因为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所检查出来的病害有可能会很少,但是在机车的动态运行的情况下人体会感到不适。

(2)对于有成段并且重复出分的地段要加强抽查的力度,与工区所上报的有关于病害整治以及所反馈的资料进行对照,到现场进行检查是不是全部、及时的整治消灭完毕。

(3)要组织力量对连续成段出现出分地段的车间进行综合的维修。只进行一次的添乘检查其结果只能对当时线路的状态进行说明,所以工作人员在分析时应当对添乘设备的自带软件进行充分的运用,将一段时期检查的资料调出来并和现在的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一定会有可以遵循的规律。根据分析能够辨别哪一段路线重复且有很多的出分,还能够辨别出各个车间的工区间所存在的线路质量的差异。通过这些方法,车间能够找出重点的地段,然后进行整治,并且工区和工区之间可以比较、竞争、学习和分享经验,这有利于全面提高线路设备的质量。

四、落实各种制度

1、建立起对超限病害进行动态检查的反馈机制:就调度科的管理人员来说,其需要将每一次的添乘数据及时的用电子邮件发送到病害所在的车间,然后车间要及时的通知相关的工区。工区、车间以及调度科这三级要及时的备案动态检查出来的二级及其以上的病害,使其有据可查并有利于总结和分析。

2、工区和车间接收到了病害的通知之后,需要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核实,将病害产生的原因查找出来并进行分析,如果有三级的超限地段,要由车间的主任(或副主任)亲自去现场进行调查并组织人员进行整治。调度科及安全科的管理人员要现场调点的处所,尤其是接连有三级偏差出现的地段以及有重复出分的地段,和线路工长与车间主任相配合,一起到现场进行核实和分析,及时的将整修的方案制定出来,进行现场的指导作业。

3、对超限病害进行动态检查,工区、车间以及调度科都要准时进行逐级的反馈。各个线路的车间需要把上一次所检查出来的整修二级和三级超限病害的情况,向调度科进行反馈。调度科的动态分析工程师要分析和统计每一周添乘所检查出来的情况,将所在的问题找出来并通报线路科、安全科进行讨论获得整改意见,在每个月与路局轨检车所检测的情况结合静态周期性检查数据,将动态检查分析报告总结出来,并提出下个月各个车间的维修计划建议。

五、建议

1、一般来说,现场病害的程度是与偏差值的大小成正比的,但是在进行运行时被一些外物所干扰或者是由于一些车型以及机车有不太好的稳定性等情况发生,这些都会引起检测值的偏大,这说明了对于车体的加速度来说,其大小不但与列车运行的速度、机车构造以及车况有关系,而且还与轨道的几何状态有密切联系。

2、由于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有一些工区和车间没能够充分的重视小病害,如果任由小病害发展下去其一定会成为大病害,增加了修整的难度。如果同一个阶段存在很多个小病害,在进行动态检查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人体感受以及加速度,所以车间一定要重视小病害,督促工区及时的进行养护。

总结:对于线路的动态质量来说,其基础是线路的静态质量,但是动态检查只能作为辅助的工具,其最终的目标是对轨道的静态偏差进行控制。所以想要完善和增强轨控的管理方法,仍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徐洁,莫善军,梁栋,刘雯,江捷. 轨道检测数据在铁路工务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09).

[2]王惠银,王曙光,李俊奎. 动态质量监控在线路养护维修中的指导作用[J]. 铁道建筑技术. 2009(S2).

[3]陈俊辉.浅谈轨道检查车检查资料的有效分析及运用[J]. 上海铁道科技. 2006(06).

上一篇:城市道路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研... 下一篇: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