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体系研究

时间:2022-05-02 03:50:32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体系研究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深刻展现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特点以及要求,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意愿以及根本利益。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财政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大财政投入,更好地支持我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本文论述了推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体系

农村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所以也就需要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而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无法离开财政部门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因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利益较低,投资回收的周期也比较长,农户以及其他私人企业缺少投入的积极性,加之农村基础设施发展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往往比较大,只依靠农户是很难加以解决的,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政府财政部门还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之主体。因为信息不够充分,激励体系尚未健全完善,农业资金投入途径相当乱,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具有总量偏低、结构不够合理、资金利用率不高等特征。为此,深入探讨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体系建设,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意义。

一、推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率。强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能控制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以及决策成本等,从而节约交易的费用,提升农业生产率。比如,四通八达的交通状况让农村和城市更为紧密地联结起来,让农产品能够更快和更安全地送达目的地。与此同时,农业所需生产物资也可尽快送至农业部门,而发达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以及销售设施还能控制销售与流通的成本,并能加快农业资金的周转率,提升资金利用率。与此同时,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肯定能提升农业生产率。

二是能够有效解决生产基础设施支撑力较为薄弱的缺陷。因为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无法充分展开,导致大多数生产性基础设施具有设施老化,新建与更新改造投入十分不足的问题。大量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建而轻管的问题,尤其是生态家园与文明村建设较为滞后,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改进难度较大,所以,目前的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尚无法有效支持农业经济的新发展。

三是能够改进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经营体系建设。以往,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所实施的管理主要为实物管理与设备管理,尚无法谈及资产经营管理等内容,现实之中存在着的无偿服务、供给、消费等造成供给愈来愈多而需求的缺口则越来越大。所以,建立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的经营体制也就成为了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重要办法。首先是经营性或者竞争性的基础设施要均应改制而成为公司制,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而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诸多服务均应收费。其次是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以价值管理为主体,并且以实物管理为辅的新体制。此类设施主要是以社会效益为其宗旨的,能够提供无偿服务或者低偿服务,其经费来源以财政投入为主,但是内部也应讲究经济效益。最后是全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均应尽量实施资本化与价值化管理,从而实现保值与增值。

二、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财政资金投入体系

一是要设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系,并且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责,让事权和财权能够得到有机的结合。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划分原则以及依据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构成之外部性,而受益的范围则是全国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中央政府直接承担,比如,农村义务教育等。对属于地方性管理的,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加以承担,比如,乡村道路建设、小流域水利设施建设等部分跨地区公共项目与工程可以以地方政府承担经费为主,而中央政府则主要是进行参与与协调。二是要选择适合于我国农村的投入方式,在最大的限度上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成效。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大量农村基础设施符合准公共产品这一性质,可运用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方式。在政府财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可立足于合理的制度性安排,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切实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并且应用政策性措施实施综合协调。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要通过合理地定位目标,分步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改进农民群众的基本生产条件以及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强化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防汛抗旱以及减灾体系的构建。农村公路、饮用水、电网、通信设施以及居住环境建设,改善文教、卫生等公共事业建设等。在此基础上,要持续改进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公路交通体系,提升自来水的普及率,从而确保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与安全。健全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农村群众文明生活的水平。

(二)强化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

要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地区的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对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农村的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应当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其一是要积极抓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建设。要依据分类指导之原则,运用农村自建饮水工程以及所在城市水管延伸等多种途径,让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其二是要强化农村公路建设。对于尚未通路的行政村,应当逐一开展认真分析调研,排出公路建设的具体时间表,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其三是要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要依据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之原则,健全完善形式多样、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机制。从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农村的实践来看,沼气技术可以在全国农村进行推广与应用,称得上是一种较低成本的污水处理办法。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持续加大对普及沼气技术所给予的补助;其四是要促进农村垃圾的集中化处理。要因地制宜地运用焚烧与填埋等多种方法实施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其五是要实现人畜、人禽居住之分离,更好地改进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

(三)提升项目决策与预算的科学性

要致力于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首先是要改进现行的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决策机制。健全完善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农民群众切实需求的基础设施投入决策体系,从而保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供需之间保持一致,这就要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并且减少信息所具有的不对称性,从而让农民群众更为准确地掌握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内容,提供更富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其次是要切实改变决策当中的“一把手”一言堂现象,在立项与资金投入前就进行科学的论证与民主参与,从而降低决策中的盲目性。最后是要加强对预算的约束,统一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更加严格地实施《预算法》,编制出更为科学的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投入预算方案,不得留下缺口,也不得虚列支出,并且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解决预算执行当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要减少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当中的随意倾向,维护其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四)建设适应于当前社会的集资体系

要想方设法积极吸引社会各界投入资金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加大政府投资对于社会投资所具有的引导性作用,政府应当持续增加在农业基础设施领域之中的投入。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往农业产业等诸多领域进行投入。要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所具有的资金拨动作用,运用补助与贴息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多种途径与各种经济成分开展农业开发建设,从而提升农业所具有的比较性效益,实现农业投资主体所具有的多元化。要大力支持那些经营规模较大、起点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建立起专业化的合作组织,健全对种粮农民收益实施综合补贴的制度以及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机制,从而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健全农业投入利益激励体系以及内在动力机制。要持续创新体制机制,更多地吸引各类社会资金,落实好社会集资。是满腔热情地对待捐资者。当前,农村社会中蕴藏着无偿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财力资源,重点是要运用合理的形式体现出社会对于捐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者的尊重,体现出投入人的价值。部分地方对于捐资修路与修桥者设立起功德碑一类的办法,是有价值的探索,能够很好地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受益主体较为明确、可实施经营性管理的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可把经营权、管理权甚至产权量化至自然人或者法人手中,允许其有偿利用,从而实现相应的经济价值。同时,引入外资与合作经营也是加大投入、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最后,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管理力度,提升资金使用率。要运用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予以直接支付,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资金的周转,有效避免出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被挤占、被截留与被挪用等问题。要强化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管,坚持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招投标制,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具有的特殊性,要积极克服传统意义上财政投入体系之弊端,真正立足于公共财政视角,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状况的财政投入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钊. 完善财政投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建议[J]. 经济师,2012(9).

[2]臧 滔. 浅谈财政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J]. 商场现代化,2013(6).

[3]刘永平. 关于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J]. 才智,2013(8).

[4]戴德华. 探讨完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J]. 现代经济信息,2014(1).

[5]张 婷. 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投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

作者简介:欧阳万福(1972-),中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财政。

项目名称:湖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研究(11YBA317)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HN76)

上一篇:试论水电前期设计监理 下一篇:对整合军事财力信息资源配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