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质量构建与对策探讨论文

时间:2022-05-02 01:35:02

教师教育质量构建与对策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对策

论文摘要:学生的村长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构建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提高高职院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保障高职院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是由过去的中等职业学校或中专院校升格而来,教师队伍还存在结构不尽合理、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离国家所要求的高校教师素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高职院教师的质量,增强其教学、科研能力,对高职院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以下简称高职院教师教育)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我们知道,高职院教师教育是政府、教师培训机构、高职院校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工作质量的缺失都必然会妨碍高职院教师教育的顺利推进。在此,我们将保障体系的组织构成确定为:高职院教师教育的法制建设系统、高职院教师教育经费保障系统、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系统、教师培训机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以及高职院本体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系统。

我们进一步认为,上述五个子系统在整个质量保障体系中所处的层面是不同的。用发展的眼光看,“我国高职院教师教育也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一样走向‘校本化’。也就是说,要真正持续保障并提高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本体的力量,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此看来,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立足点,应该在于高职院本体。健全的高职院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整个保障体系的条件和支柱。在目前形势下,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对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法制保障系统

我们认为,高职院教师教育法制保障系统的构成,有如下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1)加强教师教育的立法工作与制度建设。立法对于教师教育来说,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制定有关教师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教师教育法》,就教师教育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学习类型以及设备、条件保障等措施,做出法律上的规定,并以国家的意志力强制实行。在《教师教育法》的指导下,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高职院教师教育的实施细则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加强执法力度,努力提高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教师的参与意识和法制意识。当今严峻的现实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教育的政策法规贯彻不力,导致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不高,以及由此而引起高职院教师教育状况的不景气。加强执法力度,就是要求各级领导者、高职院校及培训机构,提高认识,规范其教师教育行为。

(3)尽快开展高职院教师教育的司法工作。即司法机关对教师教育执法中发生的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职院校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权益不受侵犯,并得到有效的保护。由于诸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教师教育司法工作尚未开展。随着我国高职院教师职位竞争的加剧和依法治教的深化,高职院教师教育中的司法问题必然出现。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切实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4)加强高职院教师教育的法制监督工作,形成高职院教师教育法制监督管理系统。高职院教师教育法制监督,是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依据有关法规,对教师教育活动是否合法有效而进行的检查督促和纠举行为。我们认为,应将高职院教师教育教育督导工作列入教育督导工作范畴,制定出督导制度,并设立高职院教师教育专职或兼职督导员。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以形成完整严密的高职院教师教育工作监督体系。

2.经费保障系统

高职院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是指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财力支持。它由各级相关主体提供必要的经费,以确保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的稳定提高。我们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调查情况,提出如下高职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思路。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师教育不断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高职教师教育经费应实行政府、学校、教师本人教育经费共同分担的模式。”一般来说,在进行教育中,每位教师需要支出的经费项目有:学费、教材费(书籍/资料费)、伙食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学费是教师培训机构维持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费用,是教师教育成本的主体。由于各个培训机构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不同,所收取的学费也不一样,每次培训的费用一般在500——300。元之间,相对于其它的费用来说,这笔费用比较大,因此这笔数目较大的支出可以由政府斥资,并根据标准直接将经费拨给培训机构,以防教师教育经费的流失;教材费和伙食费具有个人消费的性质,可由教师本人分担一部分,学校补贴一部分;交通费与住宿费可由学校承担。这是因为在高职院校公用经费中,也有教师进修学习的费用。从现存经济发展水平看,一般的高职院校都有支付这些费用的能力。教师脱产进修学习有因公出差的性质,学校有承担其差旅费的义务。诚然,上述只是就有关高职院教师教育经费保障的主体及其具体操作,提出了些许的建议。我们认为,只要政府、学校和教师本人能够齐心协力,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费用,高职院教师教育经费保障系统必将是严密的。

3.教育质量评估系统

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是根据教师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对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由于评估具有鉴定、诊断、激励、调节等重要功能,所以在整个质量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重要的是,评估必然会引起主、客体双方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些,对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都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系统,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评估与资格认定,以规范其教育活动。二是培训机构对每一次教育活动的质量评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评估应有下列一些指标体系:教师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估,包括培训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思想、组织机构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估,包括教学管理的目标、教学管理的队伍、教学管理过程,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视其是否有一支思想过硬、教学过关、科研能力较强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另外,还应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设备是否齐全、教材建设是否科学、图书资料是否齐备,以及经费投人是否有一定保证等进行评估。对那些不能通过资格认定的培训机构,政府应及时提出批评、警告,屡次未能合格的,应删减其业务范围,甚至采取吊销其培训资格的处罚。在办学质量评估与资格认定的要求下,培训机构只有大力提高自己的教师教育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职院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健全

1.健全教师教育培训机构

作为高职院教师教育具体实施者的教师培训机构,在整个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培训机构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个完整的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必然要求各级培训机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的健全。建立科学的培训机构和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系统,首先在于各培训机构对高职院教师教育重要性要有正确认识。教师培训机构应该将教师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上加以考虑,狠抓质量,真正完成它们应该完成的各项培训任务。其次在于培训机构的各方面建设。国家应该在财政上保证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如校舍、教学设备、资料补充等方面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教师培训机构应该大力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保障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的重点所在。就教师培训机构来说,我们认为应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调整人员。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绩效考评,引人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对经过自学仍不能胜任教师教育工作的教师,要调离教学岗位。其二,充实队伍。一方面坚持高标准招揽人才,充实专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从高师院校、名牌大学、研修院所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聘请一批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又乐于为高职院教师教育献力的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2.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构建高职院教师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就在于高职院教师和管理者对继续教育要有正确认识,并在行动上进行积极实践。高职院教师应该认识到,新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岗位竞争日趋激烈,欲在教育系统中有所作为、或者稳固自己的教坛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否则,他们必将落伍并为聘任制所淘汰。所以说,参加继续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教师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他们不但要接受政府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任职学校安排或者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学习,认真反思,深人研究并大胆地实践。他们必须认识到,接受培训是义务,要求培训是权利,自觉参与是关键。当然,要切实有效地推进高职院教师教育,并确保教育的高质量,学校管理者的组织安排措施是前提条件。只有管理者将之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必需达标的工作去对待,教师教育工作才有可能见效。

在教师与院长对教师教育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校本培训”是高职院教师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又一重要途径。同时又能为“培养学习型教师/创建学习型学校”做好坚实的奠基工作。“‘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为基础,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是对已有的各种师资培训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的。”这种培训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培训需要产生于教育的实践,培训场地主要在任职学校。我们认为,要使校本培训成为高职院教师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力因素,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可实际操作、运行的校本培训方案框架。

3.构建合理的教师教育校本培训方案

首先,应当组建校本培训工作组,由院长牵头负责。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培训工作组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开发、组织及其实施,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有序性。其次,应当选定合适的培训形式和模式。可采用固定形式,或者以教研组、班级为单位的灵活机动形式。培训的固定形式,指的是学院规定每周工作日的某一时间(2节课为宜)为培训课时。培训模式有知识更新模式、能力提高模式、行为修正模式、实事求是模式、行动研究模式等等。“校本培训”是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家长教育子女能力等方面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现场讨论等活动,来培训全校教师(含职工)、院长、学生及家长的一种全员性教育形式。运用得当,“校本培训”应该是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的最佳方式之一。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构成,并且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又分别由几个子系统组成。可见,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上确保高职院教师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合力。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是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督导评估、政策指导等手段,规范教师培训机构的行为。通过经费保障、学校评估等手段,督促高职院校积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就首先确保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及时向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反馈有关信息,为教师教育工作的规划提供详尽、真实的原始材料。同时,教师培训机构应该苦练内功,具体实施高职院教师教育工作,切实保证教育质量。作为内部质量保障主体的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校本培训、培养学习型教师、营建学习型学校、教师进修等手段,积极地参与教师教育工作,并做到密切联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争取这些部门能对本校教师教育工作予以帮助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内、外部有机结合的高职院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高职院教师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创先争优实践活动的实施报告 下一篇:创先争优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