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对理国主义问题的影响

时间:2022-05-02 12:27:54

大学教育对理国主义问题的影响

爱国主义是国民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深厚的情感,是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国家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之一。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现展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些都成为激发每一个国民爱国主义的源泉。在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就必然会产生爱国主义行动。爱国主义行动主要体现在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领土和完整;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和在对自己国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建立在对自己国家前途和命运理性思考基础上的。个人一旦形成理国主义意识,在任何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都不会受到动摇,也不会发生改变。将感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上升到理国主义,能够帮助一个人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时候正确面对复杂的形势,能够清楚地认识来自国外敌对势力的阴谋,主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感国和理国的相互关系

爱国主义一方面具有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要正确认识爱国主义行为中的爱国感性与理性不仅需要认识到两者的特点,也需要研究两者的关系和影响机理。一般来说,爱国主义精神的表达首先是由情感的形式表达的,再通过不断的反复和思考而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情感爱国往往不具有系统的理论形式,但是作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最初的心理阶段,是理国主义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而理国行为是爱国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对爱国主义本质的升华。受感性支配的行为通常强烈而短暂,而理性支配的行为则比较稳定而持续。从两者的关系来看,情感使人产生动力,而理性则使人辨明行为的方向和价值,两者应该是相互影响并相互包容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行为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感国主义的层面,应该随着自己科学、客观的认识和思考逐步上升到理性层面。

二.强化大学生理国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往往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大学教育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将这种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本文认为大学教育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大学思想政治公共课对大学生进行理国主义教育。

当前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公共课,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这些课程应该成为大学生理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平台和阵地。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正确认识理国。另一方面,在强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可以利用丰富的影音资料和图片展示等媒介更鲜明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吸引学生加入到课程之中,切实感受爱国主义的激励。

三.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理国主义教育

在过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着把爱国主义当作只是进行填鸭式教学的倾向,把大学生生硬地当作教育的受体,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抵触心理。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理国主义教育,有必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遵循思想道德教育基本规律的同时,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其主体地位。为此,高校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充分参与到理国主义教学之中。

四.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搭建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群体,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也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教学资源的重要平台,高校理国主义教育应该主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构建起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共享的优势,相互交流教学,共享理国主义教育中好的题材和资料,丰富本校的教学资源。当然,高校也需要各种网络工具和网络资源进行监管,强化信息资源筛选机制,针对出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弱化或者过激情况,及时作出应对,用强有力的公信力对大学生的情感进行导向,化解或者弱化恶劣舆论对大学生爱国情感造成的影响。

陈诗南,陕西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助教。

上一篇:作为人师,就应该教书育人 下一篇: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计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