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2-05-01 09:55:44

一次函数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函数是初中生数学的关键一部分,但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有效地进行函数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共识.

一、初中生对于函数学习的现状

1.函数概念理解不透彻

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往往错解,没有做到灵活运用、解决函数,只是对解析式简单的认识,但是没有对函数本质进行深刻认识,往往只是画图,推出解析式,将坐标求出来,而对于函数的概念以及其性质没有很好地理解.

2.缺乏数形结合思想

解决函数问题应该将数与形相结合,这样才会使函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出它的魅力,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学生缺乏这种思想,他们经常是将它们分裂开,这样就致使一些相关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对于函数的意识较为薄弱

初中生在解决一些问题时,经常习惯用方程式来表示,然后再进行求解,而当遇到一些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一些同学就不能很好地找出,部分同学就没有这种函数意识,认为只要自己把问题解决出来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没有必要必须用函数.

二、初中一次函数教学策略

1.重视函数概念教学

对于函数的概念,初中阶段是从运动变化这个观点,用“变量”对函数进行描述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分别用x和y表示,对于x的任何一个确定值,y都会有任何一个确定值与它相对应,那么,x就是自变量,而y就是它的函数.”在这个过程中,就强调了一个“对应”,并且是单值对应.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初中生学习函数的核心,就是函数概念的三要素中相互对应的关系,且是单值对应.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自变量与函数既然是单值对应的关系,那么,在自变量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就是唯一的.第二,这两个变量相互联系,当一个变量在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概念形成的策略,从典型的例子出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概括出事物共同的本质,进而掌握概念.就是要注意举一反三,通过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例,锻炼学生的这种独立概括的能力.在学生得到函数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再去看其他的问题,看是否符合单值对应.另外,还应该恰当的运用一些反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函数知识.

2.注意联系研究方法

对于函数的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对于一般的函数,要研究其概念、图像、表示法等,对于特殊的函数也是要研究其概念、性质以及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对于用反比例函数进行教学时,就会先引入一些实例,比如说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等;其次就是下定义,给出函数的符号与文字的描述;第三,对函数的概念进行辨析;第四,给出例题;最后就是进行反思.这几个过程就体现出了函数教学基本的几个环节.在教学中,要适时进行先行组织策略,给学生一些“先行组织者”,对研究方法进行引导,这就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

3.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很多数学定义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有的学生在一节课中不能完成,需要几周甚至是几个月,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一个理解与消化的过程,进而掌握所学的概念与定义.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生活情境与数学实践,激起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兴趣,对函数的热爱,让学生积极参与函数运用的试题.数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中增加自己的信心,教师要开动脑筋,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学生乐于交流、乐于探究、乐于合作,让学生在这种平等放松的氛围中努力进取.教师要多列举生活中的函数的例子,在教学中真正的理解函数,进而理解函数的概念,认识函数的本质.因为生活中的实例是学生掌握函数的一种很好的材料,并且降低了函数的抽象性.这种实例可以是教师找也可以是学生找,之后,师生共同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在解题中去发现函数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能将实际问题加以解决,为以后的函数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更好地去学习函数.

综上所述,本文对函数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初中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教师要注意采取积极有效的函数教学策略,在善于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初中生学习函数的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珊珊.《一次函数》教学点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胡正军.一次函数教法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3]张晓荣.“一次函数”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7).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有效进行高三数学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