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实施“研学后教”小组学习的策略

时间:2022-05-01 04:12:33

在初中地理实施“研学后教”小组学习的策略

“研学后教”改革的抓手在课堂,“研学后教”的课堂要体现下列三大要求:有研学案的课堂、有学科课型特征的课堂、有小组学习模式的课堂。“研学后教”的小组学习课堂模式是采用分组学习,通过小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从而达到课堂教与学的高效化,有别于一般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重视小组划分

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小组学习的组织前提,是“研学后教”课堂的基础。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小组的划分好坏关系到“研学后教”的课堂能否顺畅运作。主要的步骤:(1)民主选举组长。刚开始,我在班上让每位同学选出八位你认为很负责并且很佩服的组长,把投票数进行统计,选出前十名候选。根据学生的选举,由我和班委会成员进行商讨,最终确定出八位同学为组长。(2)确定组员。召集八名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一般5-6人为一组,在划分小组过程中,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划分,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学习小组。所谓“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而“同质”则是使不同小组整体结构基本平衡。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各组有相应比例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3)确定小组。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让组长选组员、抽签。具体是由组长拿纸与笔,对组员进行挑选,要求男女生尽量做到平衡,每个小组的成员优良差基本平衡,老师先把组员根据一定方法和比例事先分好,然后让组长抽签分定组员。(4)微调小组。学生分配下去后有的往往不一定恰当,老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调整,如学科的搭配,男女生的比例,学生能力的差异,学生性格的差异。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确定好组员和小组长,“研学后教”的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二、小组长负责制

小组长确定后,教师还要组织小组长进行培训,教给他们一些管理小组的方法和技巧,要求组长做好带头作用。小组长负责小组同学纪律、学习等各方面,要掌握学习进程、安排发言顺序,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地图的判读、绘制、研学问题的解决等。教师对合作任务不明确的小组要落实分工;对偏离主题或有困难的小组要加以引导帮助;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教师则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如《亚洲》的一节有关自然地理的学习中,结合研学案,利用手中现有的地图,让各小组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找出该区域主要地形区及分布、气候类型及分布,主要河湖的分布等,然后小组内部互相讨论、交流、互学,最后小组展示成果。

三、明确组员分工

小组确定下来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个人的责任。在小组管理中,每个小组配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维纪员。小组长承担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如发言离题的同学,小组长要给予提醒,违纪的要能给予批评;记录员承担记录小组各成员意见的任务;发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阐明见解;维纪员负责控制小组噪音,维持小组纪律,协调讨论和交流的进行。明确研学小组内部分工,责任到人,让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事情做,特别要让学困生有事可做 ,让他感到组内缺了他不行。实践中我还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平常表现平平甚至是后进生,会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现。这都是依靠课堂上同伴互助、互勉,促进取得的小组及个人的进步。

四、研学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

“研学案”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课堂的学习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在课前设计“研学案”时,教师要“三研”:研学生、研教材、研教学方法。在研学问题的设计上要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创新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问题的深度要适度,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热情。如在讲述《南方地区》时,提出研学问题“联系所学知识,为什么广州地区的传统民居的坐向大多都是背北向南的,屋顶呈“∧ ” 状?”学生对这些身边的地理问题兴趣甚高,连平时一些厌学但头脑灵活的后进生的闪光点也被激活,他们学习的兴趣会变浓,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上一篇:让和美文化充盈校园 下一篇:薄弱学校走向优质学校过程中的校长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