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边界:基于动态效率的分析

时间:2022-05-01 01:41:29

企业边界:基于动态效率的分析

[内容摘要]企业边界是企业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同的理论分支对之有不一样的见解。本文在批判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用边际交易成本解释企业边界论的基础上,从企业的知识、能力出发,按照动态效率标准对企业边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边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企业边界;知识;能力;动态效率

作者简介:周清杰,

男,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 100037

收稿日期:2006.9.2

一、企业边界的决定: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一)企业的可能边界

为论述企业的边界问题,在此我们以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为例(见图1)。

在图中,我们假定该企业只生产一种有市场所需求的产品X,这是企业存在的基本逻辑前提。按照生产工艺,产品X的生产需要三种原材料或中间产品B、C、D,并假定B的上游产品是A。从理论上讲,该企业存在多种可能性边界:(1)企业边界的下限。企业从市场购买B、C和D,自己只负责产品X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然后把X卖给经销商。(2)企业边界的上限。企业承担产品X的所有环节,自己生产A(以及B)、C和D,并自己组织销售到用户的手中。(3)介于企业边界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其它各种选择,如企业从市场购买A、C和D,自己生产B,并生产出产品X,最后卖给经销商;企业从市场购买B和D,自己生产C,并生产出产品X,最后卖给经销商;等等。

既然企业有多个可能边界,那么,它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实际边界呢?下面我们首先看一下作为现代企业理论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最优边界论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中,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企业的边界。企业的规模将停留在一笔交易的市场边际交易成本和企业边际组织成本相等的地方。②市场边际交易成本大于企业边际组织成本,则企业将选择内部化;反之,企业将选择市场交易,即从其他经济主体那里购买。这就是企业的“自制还是外购”(make-or-buy)决策问题。因此,一个理性的企业会选择把企业的规模停留在自己生产或从市场购买时边际组织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的地方。在图1的例子中,企业只需要根据这种边际成本原则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最优边界了。

为了更清楚地整理以上的逻辑,我们不妨将以上问题抽象成图2情形。图中横轴表示某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图谱,这些活动(A)按照市场交易的便利性大小程度依次列出,纵轴(DMC)代表某一项经济活动在企业内部进行的成本与从市场交易的成本差额,即边际组织成本减去边际交易成本

图2中的经济活动,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区域:最左端的区域ΔMC(-∞,-a),即从纵轴到A = A1的垂线区域,在这一区域,经济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为无穷大;最右端的区域ΔMC(b,∞),即垂线A = A3以右的区域,在这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成本为无穷大。在这两个区域之间为两个过渡区域,左边的区域ΔMC(-a,0),某项经济活动的市场交易成本较大;右边的区域ΔMC(0,b),某项经济活动的组织成本较大。

事实上,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上图中ΔMC(-a,b)的区域,或者说是从A1到A3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的结果既可以在企业内部完成,也可以从市场交易中获得。按照该理论,(A1,A2)中的活动边际交易成本大于边际组织成本,适合于企业“自制”或内部化,而(A2,A3)中的活动则相反,边际组织成本大于边际交易成本,不适于企业“自制”,而适合于“外购”。因此,该企业最佳的经济边界在A2处,即ΔMC = 0的地方,此时,企业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

(三)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边界论的局限性

首先,该理论在企业边界决定上所使用的组织成本标准,仅为企业组织上产生经济活动时所发生的部分成本,并没有涵盖与技术相关的生产成本。显然,对于企业而言,后者不仅是其边际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与组织成本存在互动关系,因此,按照以上理论计算出来的最优边界是不准确的。

其次,即使不考虑成本概念上的缺陷,新制度经济学边界理论的适用范围仅相当于图中从A1到A3的区域,有一定的局限性。换言之,只有当企业和市场都可以提供某一项经济活动时,或者说两者具有相互替代性时,我们才可以通过边际成本的比较来确定企业的最优边界。显然,该理论不适用于图中的两个极端区域。对于处在A3以右区域中的经济活动而言,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表明企业能力不是无限的。而对于(0,A1)区域中的经济活动来说,它们是由该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具有绝对优势的“内核”,是本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无法提供的,体现了该企业对市场的独特贡献。这两个极端区域,要么企业不具备组织生产这些活动的可能性,要么不具备从市场购买的可能性,都是边际成本原则所不能解决的。③

实际上,主流企业理论对企业最优边界的分析实际上暗含着一些严峻的假定,而在我们看来,恰恰是这些假定条件是决定企业边界的关键因素。例如,按照主流企业理论的逻辑,在企业选择将一项经济活动内部化(如通过自己生产获得某个原材料C或中间品B)时,实际上是假定企业一定有能力完成这项活动。这些能力包括企业家说服要素所有者将要素投入到企业家设计的生产计划中,包括完成这项生产工艺的技术条件和调动、协调各种资源的管理才能与组织能力等。而当企业选择市场交易(如从市场上购买该原材料或中间品)时,实际上是假定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有能力生产并愿意提供这些产品,至于这种假定是不是符合事实就成为模型以外的事情了。因此,如果忽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等生产因素以及市场其他主体的能力结构而讨论企业边界的决定问题,其结果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我们认为,生产性特征是企业的本质,也是企业边界下限决定的核心因素。一个企业的规模无论如何小,也必须至少掌握着产品生产工艺的一个环节(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哪怕是经过对B、C、D的简单组装而生产出X)或至少向用户提供一种劳务,企业不可能把产品生产工艺中的所有环节都交给市场来做。④“自制还是外购”决策中提出的企业边界问题,更多的是由企业的生产能力决定的。对于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企业只有从市场购买一条路可走,而有些东西则是从市场上无法购买的,唯有通过自己生产才可获得。

更为重要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边界的分析,属于典型的静态分析方法,忽略了长期背景中的动态效率问题。这种分析思路显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学习机制对生产组织成本的影响,也没有涉及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对成本的影响,更无法对企业战略性经营行为进行经济学诠释。针对这一缺陷,我们将在下面的问题中用动态效率标准加以修正。

二、能力、知识与企业的边界

(一)企业的能力、知识与企业边界

在新制度经济学以外的诸多企业理论分支中,像演化经济学、企业能力理论等均关注企业的生产性特征,把企业组织看作是一个能力的集合。 [4][5] 这些理论认为,企业的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主要资源或资产,是让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的特殊才能或特殊物质,是企业异质性的内在决定因素。

企业能力的基础是企业拥有的知识,因此,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决定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是企业都有的核心能力,其基础是企业拥有的意会性知识。⑤这些知识蕴含在企业的关键技能、惯例、组织文化和制度中,其形成和积累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和难以复制性。企业中的意会性知识与行为个体的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在“干中学”获得。它们既存在于企业组织中,也存在于企业的专业成员如经理、财务专家、营销专家、技术工人的头脑中。依存于企业组织的意会性知识是企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其中既有成功经验的积淀,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它们构成企业特有的知识,一般不因企业成员的更迭而变化。依存于企业各个成员的意会性知识是个人专业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人生体验的升华,它们深深地植根于行动中,并受到个体所处的环境约束。

在基于能力、知识的企业理论中,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所决定的。 [3][6] 按照这一理论,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既是替代的,又是互补的。其互补性体现在图2中的两个极端区域,替代性则体现在中间的过渡区域。企业边界的下限或“内核”,即最左端从纵轴到A1的垂线区域是由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的,市场无法提供、复制这部分活动。在企业和市场可以相互替代的(A1,A3)区域,企业和市场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其中(A1,A2)中的活动是企业相对于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A2,A3)的活动是企业相对于市场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A3是企业边界的上限,在这一点以右的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企业的能力范围,必须依靠市场上其他主体的生产才能获得。因此,企业的实际边界总是处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某一点上,其具置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确定。

(二)学习、核心能力的演变与企业的动态边界

从静态看,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知识载体,从动态看,企业还承载着知识的生产、储存、创新等功能。企业在经营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新知识,淘汰不合时宜的旧知识,企业的能力也在学习中逐步提升。而随着企业能力的提升,企业组织生产某项经济活动的边际成本会下降,成为将企业的实际边界逐渐向外推移的主要动力。因此,学习机制是企业边界在长期中逐渐外移的助推器。

然而,作为企业核心能力基础的意会性知识,却会因为显性化过程让企业边界呈现收敛的趋势。⑥因为随着其他组织对意会性知识显性化和转化的不懈努力和执著投资,那些原本意会性强的知识可能变得更容易编码和交流,而本企业关键人才的外流则会加剧这些知识的扩散速度,扩大知识扩散的范围。这样,一个特定企业所拥有的竞争对手无法效仿其核心能力,在意会性知识显性化、转化和扩散中可能变得平常,丧失其市场价值。我们可以用表1来描述企业知识和能力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不同期限下的知识扩散与核心能力演变

综上可知,在长期与短期两个视野下,企业的边界存在很大差异。因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会在竞争对手的学习和知识扩散中贬值,将不再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企业内部的学习和创新会给企业的核心能力带来新的内容,推动企业的扩张。图2中企业边界的上限和下限会在学习机制和意会性知识的显性化中发生变动,企业边界内所包含的内容也会因各项经济活动的次序变化而产生质的改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和市场的共同演进会不断改变企业与市场的相对优势,在长期中,企业的边界是动态的。

三、企业边界的决定:基于动态效率的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研究的视野由短期拓展到长期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边界理论不但在解释工具上存在一些缺陷,其判断标准也是不妥当的。边际成本原则体现的是厉行节约的经济观。从短期来看,这种标准似乎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我们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把学习机制、显性化纳入到企业的演化过程时,就不得不抛弃这种不合时宜的标准了。

在长期中,企业不可能用静止、一成不变的眼光评价某一项经济活动的经济价值,决定这项活动的取舍。因为企业面临的环境是不断演化的,企业本身也可以通过学习机制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重塑能力结构,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所掌握的能力体系都是一个动态的体系,某些能力(包括核心能力)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学习、模仿、对意会性知识的投资而逐渐丧失其原有价值,另外的一些原本不占优势的能力则可能因为企业自身的学习、积累而不断提升,成为未来企业核心能力的新元素。在此背景下,企业在短期中决定购买的一些交易活动可能在长期是不经济的,应该内部化,而某些在短期中适合于自己生产的活动可能在长期中应该从市场购买。⑦这样,在图2中企业和市场可以相互替代的(A1,A3)区域里,企业根据制定的发展战略,在短期可能会放弃(A1,A2)中企业相对于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也可能会进行(A2,A3)自己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些活动。无论企业作何选择,其目标都是培育企业的长期持续竞争力或核心能力。

所以,在知识爆炸,市场、技术环境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决定具体能力的取舍,而必须考虑自己在未来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为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持续竞争力进行战略谋划。一个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应该是从培育企业长期持续竞争力的角度来考量经济活动的取舍,决定企业的边界的。 [7] 只要是有益于提升未来核心能力的产品生产,即使在短期从市场上购买更“经济”,也应该内部化。在生产实践中,企业虽然牺牲了短期效益,但“干中学”机制可以帮助它积累经验,培养出更优秀的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在未来改变企业生产的相对劣势。而某些具有静态效率的经济活动,如果不符合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也必须忍痛割爱,予以放弃。当然,这种战略决策在制定中不仅需要有详尽、科学的市场调研,分析讨论,还要依赖于决策者或企业家的预见力和直觉,因为在不确定环境中,企业关键问题的决策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

四、结语与启示

本文对企业边界问题的分析,表明新制度经济学在“自制还是外购”问题上仅仅关注静态效率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文章认为,在着眼于长期的框架内,企业不能囿于短期中的得与失,而应考虑如何在现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发展战略,按照动态效率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出自己的可持续竞争能力,实现基业常青。

本文得出的相关结论,对于打造中国企业和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很有些启发。按照本文的逻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度流行的“以市场换技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等观点,基本上都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主张的翻版。这些观点只看短期,不看长期,过分强调市场效率,忽略自主创新,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IT产业、家电产业、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诸多产业均遇到了类似的发展困境。这些产业要么是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方,只能赚取整个价值链中极为可怜的一部分利润,要么是已经沦为外国产品的组装地,没有了自己的技术,有的产业甚至已经基本消失,只能在国际市场上永远扮演产品购买者的角色。我们认为,那些关系到我国经济竞争力和代表未来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的行业,以及那些欲追求基业常青的企业,都应认真总结,建立积极的发展战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企业要创造机遇,把握机遇,既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带来的便利性,又不迷信国际市场的效率,始终把提高自身长期可持续竞争力或核心能力作为终极目标。唯有此,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才更有希望。

注 释:

① 在经济学中,企业通常是指购买或雇用生产资源(包括要素和原材料)并组织这些资源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经济组织。所以,为了语言叙述的简洁和准确性,在此我们以生产型工业企业为例来说明企业出现的原因,而暂不考虑其他类型的经济组织。在此我们还假定企业生产最终产品所需要的中间品是异质的。

② 科斯的一些追随者,如詹森、麦克林、张五常等认为,企业实际上是用要素契约代替了市场上的商品契约。按照他们的观点,也可以把企业内的组织成本看作是交易成本。

③ 事实上,即使是新制度经济学所擅长的企业和市场可以相互替代的领域,它所使用的边际原则也是有问题的。有关这一点,我们放在后面讨论。

④ 例如,在企业外包式生产中,企业只需掌握产品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如产品的设计和产成品的商标或关键元件的生产),而将产品的加工制造外包给其他企业。

⑤ 哲学家波拉尼(波拉尼,1967)用它创造的“意会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概念是指那些无法清楚表达的、个性化的知识,如来自个人第六感的直觉、对某项活动反复实践后掌握的技巧、凭经验学会的概略的做法(rule-of-thumb)等。

⑥ 显性化是指意会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⑦ 在此,我们忽略了企业学习过程与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马克・尚利.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96.

[2]理查德・纳尔逊,悉尼・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982.

[3]尼古莱・J. 福斯、克里斯蒂安・克努森.企业万能[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999.

[4]野中郁次郎.知识创新型企业[J],哈佛商业评论11/12月号,收录于彼得・F・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91.

[5]周清杰.企业“黑箱”解析――动态企业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6]Langlois, R. N. and Robertson, P. L. Firms, Markets, and Economic Change: A Dynamic Theory of Business Institutions [M]. London: Routledge. 1995

[7]Silver, M. A Model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with Supporting Evidence[C], in Enterprise and the Scope of the Firm: The Role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199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政府信任、企业信用结构及其相关性的经验研究 下一篇:激励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及相关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