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基建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分析研究

时间:2022-05-01 11:01:56

有关基建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分析研究

【摘要】由于基建工程建设规模、繁简程度不同,施工企业的实力就不同,所编的工程造价资料的质量也不相同,因此应该根据基建工程的具体特点、多种方法相结合,灵活使用。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基建工程造价审计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从而保证通过工程造价审核。

【关键词】基建工程;造价;审计

一、基建工程造价审计的主要内容分析

基建工程造价审计主要由设计概算审计、施工图预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是审计检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价款结算报告是否按合同约定的建设内容,以及设计、设计变更和现场鉴定的工程量进行编制;其取费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有无将合同内应做而未做的工程量编入了已完工程量进行结算;有无高套定额、高估冒算、骗取工程价款、虚报工程量、人为调节工程成本等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考核建设成本、分析投资效果、办理交付使用资产的依据。基建工程组织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基建工程按批准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设完工后,均要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备技术说明书及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等要求,及时组织验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办理交付使用财产手续。审计机关在组织验收的过程中,要重点对建设单位编制的竣工决算极其财产交付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主要内容包括:

1、审计竣工决算编制依据。审查决算编制工作有无专门组织、各项清理工作是否全面、彻底,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审计项目建设及概算执行情况。审查项目建设是否按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各单位工程建设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概算内容执行,有无概算外项目和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的问题,有无重大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

3、审计交付使用资产和在建工程。一是交付的财产是否属于批准设计内的基建工程,是否符合交付条件,移交手续是否齐全、合规,有无因多交、少交而造成突破规模或资产流失等问题。二是构成交付固定资产价值的单位工程核算是否准确,有无将不同固定资产组成内容相互混同以及挤占建设成本、故意抬高造价、转移投资等问题。三是交付的流动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是否真实,备品备件、工器具的核算是否正确,有无超储积压的现象。四是交付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核算是否正确,支出是否合理。基建工程竣工时的在建工程是指已经进行施工并构成投资完成额但尚未完工又不影响投产的工程投资支出,以及虽己完工但尚未交付的固定资产价值。此时对在建工程的审计,需要核实在建工程投资完成额,查明未能全部建成、及时交付使用的原因。着重审查有无违反规定将自行增加的建设内容和新增项目列入其中。如属于正常在建工程,要按施工图设计核实尾工工程量,督促留足投资,继续建设。对停缓建工程和待报废工程要逐项核对帐物是否相符,有无有帐外物、损失浪费和私分财产的问题。

4、审计收尾工程。核实收尾工程的真实性。根据总概算和工程形象进度,核实收尾工程的未完成量,审定完成收尾工程所需投资额,留足投资。如果收尾工程不真实、不合规或者工程量错误,应督促建设单位予以纠正,防止新增项目列作收尾项目、增加新的工程内容和自行消化投资包干结余等问题。

5、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竣工决算报表审查竣工决算报表是否按规定的期限编制,各种报表的填列是否齐全并符合勾稽关系要求;账表是否一致,有无缺项和账表不符等现象;审查竣工决算说明书反映的数据和情况是否真实、准确,有无决算反映失实的问题。

二、基建工程造价审计策略分析

1、投资决策阶段造价审计对策。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应编制投资估算。写项目建议书时应编制初步投资估算,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编制投资估算,由于都是投资估算,所以误差较大,一般误差在+30%至-20%之间。这一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是:第一,项目模型还没有,估算难以准确;第二,此阶段业主往往是为项目能上马,长官意识比较强,投资估算偏小;第三,投资估算所选用的数据资料信息有时难以真实的反应实际情况。这一阶段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是力求把投资打足,避免“钓鱼”项目的发生。

2、设计阶段造价审计对策。一是方案阶段。应根据方案图纸和说明书,做出含有各专业的详尽的建安造价估算书。二是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含有作业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三是技术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这一阶段往往是针对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比较大的项目而设立的。四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招标、投标的工程,其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承包合同价、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是中标的施工图预算。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估算、概算、预算)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

3、招投标阶段造价审计对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工程建设项目达到一定标准以上的均须实行招投标。合同造价一般按中标价包死,到竣工结算时,实际上仅是对工程变更部分进行造价审核。因而在招投标阶段对标底造价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值得重视的是:一是应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其中的造价条款。二是通过细化委托编标合同内容,来进一步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编标责任和义务,促使其规范谨慎执业,具体可采用“质量与中介机构经济社会效益挂钩”的办法,如“在审标时或其他途径发现的每1%的质量差错率扣10%的委托编标费”等形式实现。三是招投标结束后,在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加强对合同的签订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造价条款(合同条款的一词、一字及一标点符号之差,极可能引起造价的大幅上升)。四是在竣工结算时,可选几个项目,对原项目审定标底造价进行全面计算,详细编审,编标单位应对所编标底质量负全责,审标单位应对经审查后计增或计减的造价负全责,并对原标底因编标单位技术及舞弊引起的累计错误超出规定误差范围负一定连带责任。

4、施工阶段造价审计对策。在施工(工程实施)阶段,主要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拨付工程款,同时考虑因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造价提高;考虑到设计中难以预计的而在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考虑到业主提高标准,指定材料、设备而引起的工程费用的上涨;合理确定结算价。

三、结语

建设工程的造价审计工作贯穿于周期全过程,与基本建设的每个阶段都紧密相联,每个阶段的审计工作都对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实行对基建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内容分析与对策研究,才能真正发挥基建工程审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翠珍.工程造价审计的思考.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

[2]张文武.浅谈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财会研究.2008

[3]张敏.工程造价审计应把握的三个环节.审计月刊.2008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和网络信息化的应用 下一篇:试论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